百立丰 笑谈“山寨手机”

互联网 | 编辑: 孙迪 2012-09-26 11:24:00转载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山寨”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山寨普遍代表着一种不正规,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和“盗版”划了等号,而网上(百度百科)也将“山寨”解释为“某些品牌的假冒品”。而被灌于“山寨”最多的行业,则是处于科技前端的IT行业,例如“山寨手机”。“山寨文化”甚至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被各大媒体争相解读。

2012年可以称之为“智能手机年”,IDC估计中国将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而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面对并应战拥有强大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以及市场经验的国外厂商。对于国内厂商而言,想要在短期内形成技术壁垒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接触本土市场,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才有可能创出一条路来,而前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则是这条路的一扇门。对此,拥有丰富海外市场经验的百立丰科技有着独到的见解。

百立丰早在8年前就介入了手机市场。与很多国内品牌不同,百立丰首先选择海外市场进行开拓,并获得了不菲的成绩。由于近期百立丰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被一些媒体归为“山寨品牌”,百立丰中国区市场总经理汪总表示“心态很好”,并表达了其对“山寨”的看法。

首先,何为山寨?是不是国人不很熟的国产牌子都叫“山寨”?汪总表示:“山寨,如果要定义,可以看企业经营的目的如何?是否外观技术只是单纯的模仿,材料以好充次,并以短期盈利为目的。”如果按照这个定义界定,恐怕国内很多品牌都是“被山寨”的。很多国内品牌的产品由于定价比较低,被消费者认为“山寨机”,并认为其质量低廉。其实,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来说,手机使用的核心芯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压缩成本并不会降低手机的质量。国内厂商由于品牌处于劣势,更愿意以薄利多销的形式打开市场,可以说这与国际品牌的运营思路存在差异。

其次,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国内很大市场难以被国外品牌满足,从而催生了很多“按需定制”的国货,可以说这个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前进的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国际品牌也会从“山寨机”中汲取灵感。例如韩国《朝鲜日报》就报道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2008年,一款被称为“Anycat”的山寨手机使得三星大为紧张,因为它与三星当年主推的大屏幕触摸手机“OMNIA”极为相似。在将这款山寨手机拿到总部分析之后,三星发现它的功能和技术不亚于“OMNIA”,售价却只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再说说百立丰,一个中国百姓还不是耳熟能详的品牌。百立丰2005年就进入了手机领域,过去几年重点开拓海外市场,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33个分支机构,发展了100多家品牌合作伙伴,建成了500多个服务网点,并在2011年取得了全球手机销售量2000万部的好成绩。在进入中国市场不到半年的时间仅运营商月销售就超过30万部,如果说这样的企业也是山寨的话,那我们欣慰地发现中国的山寨企业真的从此站起来了。

实际上百立丰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与国际市场经验,针对国内市场,面对众多的竞争,需要慢热进入角色。其在国内推出的第一个品牌乐丰,与联想的乐phone手机发音撞车,曾经引来了不少争议,但实际上百立丰在全球28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拥有乐丰完整的商标注册权。今后“山寨”的负面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最终会随着国内崛起的一线品牌而消失。而“山寨文化”完全可以正面解读为“更匹配国内消费者的产品与服务”。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