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
贤亮“壮哉镇北堡”,德纲“一笑解愁肠”
易中天:尊敬的尹明华社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全场鼓掌)谢谢德纲老弟精彩的开场白,不过我郑重声明那两套盗版碟都是别人送的。(全场笑)
郭德纲:是张贤亮先生送的?(全场大笑)
易中天:贤亮先生还没有呢,您也送他一套吧。(全场笑)我的书回头由出版社送,我没有,因为他们扣着我的书不给我,说是供不应求,要先满足读者。
那么在我正式开始我的规定动作之前,我想先向今天同台演出的……呃……不对,害人啊,这个。(全场大笑)先向同台演讲的两位嘉宾表示我的敬意。今年11月份我有幸拜访了张贤亮先生,在他那个镇北堡西部影城。外面看也就是一土围子,其貌不扬,土得掉渣。确实在掉渣,他们后来喷了什么东西,就不掉了。(全场笑)但是那里面非常精彩,从里面走出了近100部中国的影视作品。张先生全部用电视机在他的百花厅里面张扬着,成功地创办了一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这个事我们说得很多,但是做得都不太成功,就是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文化产业到底是文化还是产业。我个人认为,它首先是产业,其次是文化,所以张先生成功了。我参观了他的镇北堡影城以后非常激动,当时写了两句诗,后来凑成了一首五律。现在把这首诗送给张先生———
荒野一堆土/居然八阵图/捉刀写世界/仗剑走江湖/
大隐何妨市/立言未必书/壮哉镇北堡/真是不含糊(全场大笑,鼓掌)
今天和我们同台演讲的还有郭德纲兄弟。这小兄弟的相声我特别爱听,最喜欢的是《我这一辈子》,以此为题也献一首诗给郭德纲———
我这一辈子/ 活得不容易(全场笑)/吃力不讨好/两头都受气/
妙人郭德纲/排忧有良方/释怀不必酒/一笑解愁肠(全场大笑,鼓掌)
……
郭德纲:谢谢,谢谢!
易中天:还没完那———
郭德纲:哦还有,继续,这是第二套了。
易中天:大家一齐笑/赛过放鞭炮/(全场笑)拍手送瘟神/艳阳普天照!(全场鼓掌)
郭德纲:谢谢,文学性太强了。(全场大笑)
传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致敬完毕,进入主题。今天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这个题目我觉得出得非常好。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可能吗?这里面可以引出三个问题:一、是否可能;二、为何可能;三、怎样可能。
先说第一个,是否可能。我的答案是:可能。实际上我刚才献给两位嘉宾这两首诗还有另一个用意,就是做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诸位可能注意到我献给张先生的诗是一首格律严整的五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是完全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但是我最后用了一句大白话:“壮哉镇北堡,真是不含糊。”我用了一句口语。而我献给郭德纲兄弟的这一首诗是打油体,但是我当中用了古诗的写法:“释怀不必酒,一笑解愁肠。”我就是想做一个试验:把传统和现代,把雅和俗,把古代和当代链接起来,对接起来。因此我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或者说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我们就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何可能。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为什么可以对接?对于传统文化为什么可以作现代理解,我的观点是:传统非他,乃当下之积淀为传统;现代非他,乃过去之发展为现在。
传统是什么?传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就是我们先民以及我们民族几千年来一个一个的当下,由一个一个的当时的现在积淀而成的。很多东西在过去可能是新锐,后来就变成了传统。前些天我和德纲老弟在天津领奖,“新锐奖”。他在我前面,他领了就走了,不愿给我捧场。(全场笑)颁给我的是叫作“新锐年度
不是传统变新锐,而是新锐变传统,每一个新锐将来就是传统
实际上,传统都是新锐变成的。比方说《诗经》,这是传统吧?当时是什么?当时是田间地头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什么?就是“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又是晚上,(全场笑)哥哥什么时候进入你的梦乡”。(全场笑)都是一样的。你去读《诗经》嘛,“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不就是小妹妹晚上睡不着嘛,不就是哥哥什么时候走进你的梦乡嘛。(全场笑)
那么唐诗宋词是什么?唐诗宋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全场大笑)这是实话。而且我们看这个唐人的故事啊,唐代诗人去喝酒,几个艺妓在那儿唱诗,他们就打赌:我们中谁的诗唱得多,谁就是诗王。
当时的唐诗宋词,比如,柳三变的词,有井水处就有人唱,白居易写的诗他要拿去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懂,他才能拿出去发表。所以唐诗宋词就是当时的《涛声依旧》,就是当时的《相约九八》。
四大名著就更不要说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三部,《红楼梦》不是,《红楼梦》另当别论,四大名著中有三部,就是在茶馆里说的。就是由当时的非著名相声演员,(全场大笑)或者是由当时著名的非相声演员来说的,对,就是非相声演员,(全场笑)因为是评书演员。他们在那个时候都是新锐啊。
而且我们看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五言诗就是新锐,因为此前是四言诗。曹操的诗还主要是四言,到了曹植就是五言诗,后来陶渊明、谢灵运这些人都写五言诗。后来钟嵘的《诗品》里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诗为什么后来取代了四言诗?因为五言诗是新锐。但是五言诗到了唐代又变成了传统,因为后来七言诗出来了,词出来了,曲出来了,小说出来了,我们整个文化就是这么发展的。所以不是传统变新锐,而是新锐变传统,每一个新锐将来都是传统。而传统又不断地变着脸地发展为现代,发展为新锐。我们的每一个新锐,我们每一个新潮流其实都可以找到传统的影子。所以传统与新锐,传统与现代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它们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可以转换的。
可以和现代对接的传统,是表现了人性的传统
有人会不同意,说不对吧,我们理解:现代就是反传统,现代就是和传统对着干的。其实反传统正好证明传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传统是可以忽视的,我们就用不着反传统了,何况反传统它也是传统。比方嵇康就说过,“非汤武而薄周孔”,就是要非议商汤周武的革命,要批判周公孔子,这在魏晋时期它也是反传统。所以反传统它也是传统。因此我们的问题就不是要不要传统,而是要什么样的传统。那么,要什么样的传统呢?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和现代对接的传统。那么,什么传统是可以和现代对接的呢?我认为就是那些表现了人性的传统。实际上我们讲反传统,是要反对那些传统文化当中非人性的东西,比方说女人裹小脚。这个要吗?不要。比方说女人要守寡,要守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也是传统,这个传统我们要吗?不要。为什么不要?反人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继承的是传统文化当中那些人性的东西。
而且事实上传统之所以要继承,就在于传统中有人性。什么是文化?文化非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人都是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只不过由于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不同,因此才有了不同的文化,但是核心都是生存和发展。所以人性是最重要的,人性是永恒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的明月怎么能照到汉代的关?实际上秦代的关,汉代的关,唐代的关,宋代的关,这些关隘,这些宫殿,这些建筑,这些物质性的东西都是可以替代的,是会消亡的。但是人性就像明月一样是永恒的,永远地照耀着我们。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我认为就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就叫作“以人为本”。
传承文化归根到底是让我们当下的每个人活得更好,活得更幸福,活得更现代
刚才我讲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是否可能,为何可能,现在我回答第三个问题:怎样可能。
我认为就是三条。第一要有现代视角,就是要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传统。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讲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体解剖是猿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人去看动物,比动物看人看得更清楚。同样我们现代人站在我们现代的立场,用我们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历史,看古人,我们有时候会比古人看得更清楚。
不断地有媒体追问我:你讲历史,都站在一个现代人的立场上,你能保证你讲的就是那个历史吗?你能保证你讲的历史是真实的吗?我的回答是,讲历史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历史之同情,就是你在阅读历史著作或者讲述历史的时候,你要在那一瞬间仿佛回到那个时代,根据你掌握的材料去尽量地还原历史的场面。但是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一定是现代的。只有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才能更深刻
第二点就是现代理解,也就是以一种现代的方法去理解它,但是有一条是基本的,就是共同的人性,永恒的人性,这是不会变的。
第三点就是现代表述,也是马克思说的,“研究的方法不等于表述的方法”。很多人总是把这两条混淆起来,它看到我们的现代表述或者是我们的那种接近人民大众的表述,他就怀疑你有没有研究。其实没有研究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的表述的,好的表述都不简单地是嘴皮子
那么,现代视角、现代理解、现代表述,这就是传统与现代对接怎样可能的答案。而且我们之所以要提出现代视角、现代理解、现代表述的这样一种实现方式,根本的原因在于,我认为现代化是文化传承的目标,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传承文化。难道就仅仅因为文化不传承不行吗?不是的。我们传承文化归根到底是让我们当下的每个人活得更好,活得更幸福,活得更现代。所以现代化是文化传承的目标,这就叫“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就是传统文化现代理解的方针。因此我和《百家讲坛》其他主讲人,也包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编导及全体同仁,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我们把这16个字当作我们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的历史使命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有多少非议,不管有多少责难,不管有多少批评,我们都当仁不让。谢谢!(全场鼓掌)
易中天
“我的节目原本是根大萝卜。萝卜的特点是:草根,多少有些营养,怎么吃都行,什么人都能吃,说得好听就叫‘雅俗共赏’。这根萝卜在肉锅里煮过,现在端了出来。有人说好吃,有人说不好吃,有人只吃到萝卜,有人品出了肉味,都很正常。如果不喜欢,完全可以改吃别的。萝卜不会有意见,菜农也不会着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如此而已。”
易中天,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读城记》、《帝国的惆怅》等著作。被评为“当代中国2006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在《百家讲坛》,易中天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形成了独特的说史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他的演讲,灵动中见生气,轻松间出风情,奔突之际现神采,气度的流变,情韵的播撒,精魂的锋芒,风俗人情的揭秘,都融会其中。正所谓“谈古不论今,不是易中天”。近期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更是创纪录地以55万册起印,其学者之平民气度、笔墨之幽默劲健、言语之丰富底蕴,令该书一上市就受到读者的热情抢购,5个月内即达140万册。喜爱他的年轻观众还自称“乙醚”,在网上建了“易中天吧”,已有数万帖子,他的博客点击人次更是超过50万,甚至有女孩打出了“嫁人就嫁易中天”的旗号。
来源:网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