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当心了!iPhone可能的三大死因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15 16:50: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苹果iPhone让2007年热闹的开始了,听着乔布斯天花乱坠的吹捧,看着这部遮遮掩掩的苹果手机,不禁让人万分激动又满脑狐疑。人们既盼望能早日触摸到这款神秘的手机,又害怕在触及iPhone的一瞬间,失望的情绪同时产生。这也难怪,iPhone在多年的传说中已经具有了神话的色彩,谁又想让这样的梦马上变成冷冰冰的现实呢?

在乔布斯将iPhone公布于众后,公司的名称“苹果计算机公司”即刻改为“苹果公司”,消费电子的路线因iPhone而明确。苹果iPhone被认为是继1984年苹果Macintosh型微机,2001年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后的第三个革命性的产品。苹果iPhone的意义非同一般,如果说MAC苹果机和iPod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的话,那么iPhone便是计划很久的主动变革成果,苹果iPhone被赋予的重任会成就经典,也会毁灭神话。

虽然不情愿,但是我们还是要给乔布斯和他的iPhone泼上一盆凉水。苹果试图“重新设计手机”,但面对大众已经定型的消费需求和思维,iPhone真的创造颠覆性的未来么?苹果iPhone所具备的新颖设计,人性化操作和“革命性”通讯方式能让所有人为之买单么?iPhone与iPod是对各自的市场进行互补,还是来个你生我死?我们不妨先让乔布斯闭嘴,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成为苹果iPhone的死因。

● 硬件配置:标新立异的苹果是否在手机领域继续成功
苹果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有着不同于传统的配置单,无论是红极一时的iMAC还是如今独领风骚的iPod,几乎每款产品都会有一两项让人琢磨不透的“另类”功能或者配置。这次苹果高调推出的首款手机产品iPhone依旧沿袭这一思维,固执的放弃目前主流的使用需求。如果说这是所谓的“Apple文化”,那么对于手机,苹果可能自负的有些过头。

(未完,请翻页)

第二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iPhone矛盾的功能配备。作为一款手机,可更换的电池十分重要,手机每天24小时的使用时间不同于iPod音乐播放器,毕竟很少有人会不间断的听着音乐直到电池耗尽。显然,手机电池的寿命会远远小于同等的iPod电池寿命。即便是苹果公司表示会在售后服务中提供电池更换,但这更像是为iPhone增添的附加收益,消费者的主动性被完全扼杀。对此,苹果的固执很有可能成为“幼稚”的表现,也可能最终成为iPhone不受认可的重要原因。

在存储方面,苹果iPhone提供的4GB和8GB容量空间在手机领域的确前无古人,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不停增长的消费需求,这种固定的存储模式将很快被市场淘汰。目前,GB级别的存储器已经不再稀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大体积的文件的需求,或许8GB的空间存储歌曲还称得上是“海量”,但作为个人移动终端的手机,绝不是存储音乐和视频文件这么简单。

漂亮外表下的iPhone让人难以琢磨

(未完,请翻页)

第三页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iPhone的那颗200万像素摄像头。目前,200万像素摄像头几乎成为了手机的标准配置,而定位高端的iPhone并没有做出突破。虽然乔布斯表示,在拍摄功能上,新开发的图像技术会获得出色的效果,但并没有指明拍摄的附加功能,在这方面,诺基亚N系列和索爱的K系列还将是苹果iPhone不可逾越的鸿沟。

● 市场运作:苹果会为单纯付出代价
苹果的固执还体现在iPhone的市场运作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上。在苹果手机诞生之后,人们就开始关心到底什么时候能够买到iPhone。对此,乔布斯给出的答案让人难以理解:iPhone手机的服务支持确定为美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Cingular,而根据苹果与Cingular签署的协议,在iPhone手机上市后的前6个月内,Cingular将成为iPhone手机的独家服务运营商。而6个月之后,其他运营商才可以销售iPhone手机。

这里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小视:苹果iPhone会不会因此死在市场推广上?

对此,苹果公司表露出的信心并不能揭开人们心中的疑问。对苹果手机的期待人群并只是美国人,也不只是欧洲人,而是来自全世界。苹果在产品销售渠道上的做法,又让人感到十分的另类,原本可以迅速占领的全球市场却被拉长了战线,亚洲市场会空等着2008年的到来么?

与产品设计不同,对市场的不同寻常的对待方式并不能取得“Apple很另类”的效果。反而,在市场供需关系出现矛盾之后,便会有不法渠道进行填充。历史证明,这种事情难以控制,这也势必会对苹果iPhone的销售造成重大的影像。

此外,据称在两年之内不会出现非Cingular版本,这就意味着苹果iPhone的市场就那么大,乔布斯想在08年取得惊人的市场份额实在值得商榷。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苹果iPhone的multi-tuch技术可能会让美国和欧洲用户操作自如,不支持3G也能使这些用户方便的使用WiFi热点上网浏览,但如何满足中国汉字的输入和如何在中国这种国家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这恐怕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手机领域,汉字输入法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苹果抛弃了物理键盘和手写笔,是不是也就抛弃了中国市场?乔布斯肯定不会对中国人的需求不闻不问,但这块市场如何区占领,目前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参考。

关于3G,苹果iPhone似乎也只考量了美国国情,但美国绝不是苹果的最终战场。对此,我们还需保留意见,谁敢保证iPhone不会接二连三的推出不同的版本呢?但至少目前,苹果的做法并没有让不能随时享用WiFi的人们看到希望。而苹果iPhone不支持第三方程序,没有游戏,不支持Office办公软件等“特点”,也将成为失去大量市场的因素。

● 领袖之痛:做新一代手机的开路先锋谈何容易
苹果公司要做手机,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今,苹果手机终于问世,并大张旗鼓的宣传iPhone“将‘彻底改观’通讯领域,并‘跳过’当前一代使用起来相当麻烦的智能手机。”很明显,苹果iPhone已经摆出了一副做手机开路先锋,舍我其谁的架势。

仔细研究苹果iPhone的问世过程,我们却发现iPhone已经错过了大好的机会。对于苹果手机迟迟不见踪影的原因,有分析称乔布斯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当初音乐手机市场前景不甚明朗,贸然进入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第二,苹果iPhone会打乱iPod已经建立的商业系统。

但iPhone的做法却十分矛盾:如今,音乐手机领域已经刀光剑影,苹果的加入只会让局面更为混乱,而先前涉足这一市场的索爱、诺基亚等手机品牌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向前卫的苹果公司在这方面确实有些保守。iPod的市场固然成熟,但iPod第六代作品却迟迟不见踪影,想必也是为iPhone让路吧。

错过了音乐手机这一市场的苹果,并不会心甘情愿的将“领袖”的位置抛弃,于是着重宣扬的人性化操控重新将iPhone定位为手机革命的“领袖”。尚且不去分析这一称谓的价值,单从苹果iPhone主要的产品优势来看,iPhone要么是如同iPod一样的绝世精品,要么是苹果公司的终结者。

以上言论并非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在MP3播放领域,苹果先入为主的占据了市场,并凭借品牌优势保持了客观的市场份额。而音乐手机市场已经在苹果公司瞻前顾后的时候迅速扩张,索爱、诺基亚等品牌的音乐手机产品比iPod更具性价优势。即便是苹果iPhone有iPod文化为依托,但两者的关系更大的是相互替代:如果iPhone比iPod更具优势,那么iPod的市场就转让给了iPhone,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手中紧握的还是原有的收益。

当然,乔布斯还有一张网络牌,但我们不难发现,iPhone的“革命性互联网终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诺基亚等手机巨头在此领域已经颇有建树。

以上三方面问题,可能成为苹果iPhone将来失败的原因,但这只是分析问题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对苹果手机的诅咒。在手机在外观性能雷同的“克隆时代”,苹果iPhone确实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此我们希望以上问题只是一厢情愿,乔布斯早已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为我们都想看到一部完美的iPhone。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