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安全问题凸显 七成用户遭安全事件

互联网 | 编辑: 周黎俊 2012-11-26 00:00:00转载

尽管中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连续数年呈下降趋势,但当前国内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日前第15届AVAR国际反病毒安全会议在杭州召开,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主持的《2011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同期发布。

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48.87%,较去年的60%又有所下降,并且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参与调查用户遭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比率也高达68.83%,网络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及其应用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凸显。

68.83%用户曾遭遇安全事件

据悉,此次发布的《安全报告》涉及调查部分的用户数量超过1.96亿,手机用户超过870万,采样数据真实反映了当前国内网络信息安全现状,极具权威性。

一方面,中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已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网民的安全意识逐步提升。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48.87%,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并且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而在用户采用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措施方面,超过85%的用户安装了防病毒软件(85.57%),78.21%的用户使用了防火墙,基础安全软件的使用率较高。随着腾讯电脑管家、金山等安全厂商在反计算机病毒及安全知识普及方面的持续投入,近年来网民的安全意识已经逐步提升,同时抬高了病毒入侵的门槛。

另一方面,国内网络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2011年,68.83%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未修补网络(系统)安全漏洞”(57.26%)和“弱口令或缺少访问控制”(39.62%)仍然是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网银、网购等网站及其用户仍然是主要被攻击目标。

下载仍是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络下载或浏览、局域网和移动存储介质等途径传播。其中,病毒通过网络下载或浏览进行传播的比例为82.69%,与之前相比较有大幅度的上升,下载维持了其垄断地位,连续四年排在病毒传播主要途径的首位。

调查显示,移动存储介质也是2011年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65.38%。大量挂马网站的存在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根源之一,另外,用户对于免费资源的危险程度认识不足,大量木马被捆绑在下载的程序之中。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计算机病毒主要造成密码、账号被盗、受到远程控制、系统(网络)无法使用、浏览器配置被修改等破坏后果,与2010年相比,均呈上升态势。其中,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比上一年增长了35%,占62.96%,跃居病毒危害的首位。恶意用户可通过修改浏览器的起始页面指向指定网址,从而提高点击率或指向挂马、欺诈网站。

“竞合”成安全行业必然趋势

“在安全问题上,不仅需要安全软件厂商的努力,而且需要相关涉及用户隐私和金融安全、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协同作战。”在AVAR大会致辞中,腾讯副总裁曾宇如是说。

腾讯电脑管家作为国内安全开放平台的积极推动者,与微软、赛门铁克、金山、小红伞等国内外知名安全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并先后与百度、中国反钓鱼联盟等互联网企业与机构组建了网络安全联盟。

面对日益复杂的反病毒、反网络欺诈的现实,曾宇呼吁“让互联网回归最基本的安全与纯净,行业竞合。”而这一倡议的提出,也得到了大多数参会企业的赞同,包括国内的金山、瑞星、江民、百度到国外的卡巴斯基、NEST、诺顿、微软等,均表示支持腾讯。与会专家在未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达成一定共识,这对中国网络信息行业发展或将产生积极意义。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