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四年赚40亿 征途欲四季度上市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20 21:31: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1月17日晚,酒过三巡的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输了一个“赌局”——他的一位下属一口气喝了近一瓶48度的白酒而没有醉倒,作为赌注,史玉柱输掉了他戴的那副纯金边框眼镜。

不过,一副眼镜的损失相比他的另外一场“赌局”的收获而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到现在,我投资的两只银行股赢利近40亿元,”如此高的获利以至于连史玉柱自己都感叹,“完全靠运气,连我自己都觉得不该赚那么多钱。”

目前,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公告,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民生银行(600016.SH)3.15704亿股,为第8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1%,按1月19日收盘价10.14元每股的股价计算,总市值约为32.01238亿元。同时,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公告,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华夏银行(600015.SH)0.912亿股,位列第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7%,按1月19日收盘价7.69元每股计算,总市值约为7.01328亿元。

过去四年,史玉柱陆续从冯仑、段永基等老朋友手中收购了大量的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股份。过去四年,这两家银行完成股改,顺着中国资本市场复苏的大势,股价一路飙升。现在,他手中的银行股市值已经将近40个亿,这足以让史玉柱成为2006年金融股牛市的全国最大赢家之一。

不过让史玉柱仍不满意,他说自己并没有在银行股的投资上投入太多精力,因此缺乏成就感。他要炒作一个更大的股票——在今年第四季度将他的征途网络游戏打包到纳斯达克去上市。

朋友间的生意
史玉柱的银行股大部分都是从朋友手里收购过来的——在他看来,这样谁也不用提防着谁,交易成本比较低。

2001年,在拿出2亿多元还掉自己当年在珠海欠下的债务之后,由于脑白金的高额利润,史玉柱的账面上还有近5亿元的现金。这时候,史玉柱开始想到了投资,“既可以做公司发展的战略储备,又可以控制公司的多元化冲动”。

当时,史玉柱考察了国债、基金、信托甚至房地产等众多行业,但是最后他还是决定投资银行股。在他看来,国债等投资回报太慢,房地产虽然是暴利行业,但是跟公司的发展战略不相符,他不想再重蹈覆辙。

经过和多人的商谈,史玉柱预期今后银行会高速发展,同时相比其他投资,银行商业模式清晰,并且很稳定——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只要资金量足够大,利润就很高。“就算是十年之后还,这种模式的赢利还是会非常稳定。另一方面,全国性的银行一般不会破产,上市银行有证监会和银监会的监管,相对来说犯错误的几率要小一些。而且,就算是全国银行要出问题了,国家也要管它。”

而当时,众多民间资金仍在逐鹿房地产的惊人暴利,银行由于回报期长,一些民营企业并不看好银行股。

“华夏银行的股份是慢慢凑起来的”,按史玉柱说法,2002年间,他多年的老朋友段永基任四通集团董事长,四通集团有6000万股华夏银行股份被法院冻结要拍卖,史玉柱替段永基把钱还了,在进入拍卖程序前把股份拿了过来。不过,史是否就此“白拿”,其语焉不详。

不久,史玉柱又等到了一个机会。2003年9月华夏银行上市前夕,证监会提出,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持有股份太高,必须转让一部分。“就几天时间,不然上不了市,”而像史玉柱一样没有银行贷款且手中握有大量现金的民营企业并不多,“其他一些买家都很难在几天里筹集那么多钱。”

就这样,史玉柱从首钢拿下了8000万股华夏银行,每股的价格仅仅2.18元。2003年6月,华夏银行上市,其IPO的价格已经是5.6元每股。他手中的1.4亿股华夏银行,已经大幅增值。

而之后,2004年华夏银行以2003年末总股本35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2股的比例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亿股。如此一来,史玉柱手中的华夏银行股票增加到1.68亿股。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