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亨周鸿祎:性格决定命运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23 20:2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1995.07 进入方正集团,历任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 1998.10 创办国风因特软件公司(3721网站);

第一页

周鸿祎简历

1995.07 进入方正集团,历任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

1998.10 创办国风因特软件公司(3721网站);

2004.03 正式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2005.08 宣布离开雅虎中国;成为IDG VC投资合伙人;

2006.02 成立天使投资基金;

2006.03 正式出任奇虎公司董事长

37岁的周鸿祎是中国IT 业最复杂、最有趣、最另类的人物之一。

此人从学生时代开始折腾,工作后以软件高手身份离开方正创业;3721 网站获得成功,继而托身雅虎任中国区总裁,离职后拥资约五千万美元;从事风险投资不久,“变色龙”又回到起点,投资、创业两不误。

周鸿祎与中国互联网若干重大事件同在。他打造了最早盈利的搜索引擎;为了生存,不惜与权威机构翻脸;他是员工眼中的冷血老板,投资家的宠儿、业界最活跃的合作者之一;曾愤然回击“泼脏水”,也曾反躬自省,发起打击流氓软件的运动,并同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马云系”肉搏……

仗剑天下,毁誉由之。这个“喜欢做令狐冲”的家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心创业:遇“贵人”闯过难关

“最可怕的是事业突然死亡。3721曾经走在生死线上,那种感觉比死亡还恐怖。”

周鸿祎出生于1970年10月,籍贯湖北。由于同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父母迁居河南,他在那里生活到高中毕业,中学生时,周就呈现出“牛人”迹象,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由于父母工作的便利,周很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不懂什么编程,就是觉得好玩。”

1992年周被保送西安交大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以失败而告终。

“创业受挫让我明白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我决定先进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

199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周鸿祎加入方正集团,从程序员做起,由项目主管到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并在这家公司找到了“另一半”。

1997年10月,周组织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由于互联网不属于方正的主营业务,他再度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技术团队来自方正。公司网站就叫3721,“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新公司起步于五个人。周和同事找了套便宜房子,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自己做饭,像美国的车库阶段。

几十万元很快烧完。此时周刚推出“中文网址”(网络实名前身),不知怎么能挣到钱。回忆往昔,周感慨:“最可怕的是事业突然死亡。3721曾经走在生死线上,那种感觉比死亡还恐怖。”

1999年7月,周遇到了“贵人”:结识的IDG高级合伙人王功权给他投了25万美元。有了钱,周的路子渐渐宽广起来。1999年10月《IT经理世界》的封面报道写道:“周鸿祎和他的3721网站从互联网创业新生代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中国互联网经济备受关注的一个。”2000年初,3721进行第二轮融资,获得三家风险投资的二百多万美元。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