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自己手头的平板电脑,人人,微博,QQ空间,这种社交网络平台类的APP似乎成为了“装机必备”,相信各位读者也是一样吧。然而在社交网络红火的一塌糊涂的时代,身为社交网络的鼻祖的Friendster却草草收场。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该家曾有着不少在册用户的社交网站最终崩盘呢?近日,计算机科学家已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一次数字“验尸”,试图查明这家一度风光的社交网络巨头的“死因”。
网站的登陆界面 看起来信息都很完全
Friendster曾是社交网络的宠儿。谷歌早在2003年就希望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它,但由于故障频出,加之Facebook等对手的崛起,导致该网站在2006年走向末路。尽管如此,在东南亚市场的推动下,它还是苟延残喘地多活了几年。后来,大约在2009年,一次改版彻底摧毁了它。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大卫·加西亚(David Garcia)认为,Friendster的结局有点像“定向爆破”,松散的好友关系很快瓦解。加西亚最近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专门分析了Friendster的灭亡。 Friendster最多时曾拥有超过1亿用户,2009年的一次改版彻底摧毁了它 在Friendster 2011年以游戏网站的身份重新上线前,Internet Archive爬取了这个已经灭亡的社交网络,并留下了快照。加西亚和他的同事使用这些“定向爆破”的快照展开了分析。他们认为,对互联网行业而言,这既是一次考古,也是一次尸检。
关注度持续降低 知道无人问津
他们发现,到2009年,Friendster仍然拥有数千万用户,但该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已经不再紧密。用户之间的交流大幅减少,好友关系也越发狭窄。导致用户与该社交网络的关系日渐松散,因此当网站改版时,他们便认为不值得再在上面浪费精力。
“首先撤离的是外核用户,并因此降低了内核用户的利益,导致网络的最终瓦解。”加西亚说。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一样 试想人人上如果没有你的好友 你还会刷人人么
上图即可总结Friendster的灭亡过程: Friendster的灭亡过程 研究人员将社交网络的成功归结为所谓的“K-核”(K-core),他们不仅拥有很多好友,而且具备“弹性和社会影响力”。当这些K-核瓦解后,整个Friendster也分崩离析。
如果说这些数据有何值得借鉴之处,那就是:一个能够存活下去的社交网络不仅要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还要拥有紧密的用户关系。所以,加西亚认为,Facebook应该关注用户之间的关系类型,并鼓励他们与其他联系紧密的用户建立关系。
编者评论:看了这条新闻,小编其实有两点感慨,一方面,尽管现在公司总强调创意,但是能否从创意中抓住核心价值和用户需求,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另一方面,社交网络这类,一定要加强关系网的密集度,才能把浏览者牢牢的绑在自己这架战车上。而在网络更新换代极快的今天,又有哪社交网络会利于不败之地呢,这点我们谁都说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