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孙德良:上市融资只是纸上富贵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31 13:28:00转载

《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大多数都是先创业,然后获得风险投资,再到纳斯达克上市,为什么你这个企业没拿风投,最后又选择在国内上市呢?

孙德良:有多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公司起点比较低,几个月后就开始盈利了,此后,就一直稳步发展。浙江人的特点是低调务实,一旦盈利以后一般就不希望把股权轻易释放出去;第二是,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市场都在国内,在国内上市更加有利于我们未来市场的发展,所谓扎根本土;第三,大家都去国外,国内一直没有人光顾,那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也算抢了先。

《第一财经日报》:你三年前就有上市的打算,但为什么最终上市还是选择了2006年底,是基于什么考虑?

孙德良: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网站来说,要想盈利其实是不困难的,但是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以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

上市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我们之所以现在上市,因为以前公司团队很年轻,需要一定的时间成长,才能驾驭资金。当然,也有客观的原因,因为此前某些流程不顺耽搁了。现在上市,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第一财经日报》:刚才你提到网盛科技现在上市是“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对于和你们同类型的其他垂直网站来说,它们面临着怎么样的情景呢?

孙德良:就现在来看,由于国内产业基础的支撑,垂直行业网站尤其是浙江的网站发展条件还是很好的,至少七成的网站盈利,一般的盈利几百万元,好一点也有几千万元的,当然,浙江大多数行业网站都没有借助外来资本。

另外一方面,国内垂直行业网站总体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部分行业网站也遇到了不小的困境。在电子商务时代,行业网站的分工必将越来越细,可以说未来是细分的天下,但是我们目前还希望有一股力量,把各专业网站拧成合力,使它们在行业经济中更好地提供商业信息,从而在根本上扭转各专业网站各自为战、群龙无首的纷乱局面。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国内许多互联网企业选择在国外上市,你有什么看法?

孙德良:互联网企业选择国外上市,是因为它们中很多企业获得国外VC的投资,到国外上市是第一选择,但这样又导致了企业进一步被外资控制。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被外资控制有几种形式,其中就包括风险投资来自国外和在境外上市,这对我们的民族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很不利。

我们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应该由内资控制,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国内资金投资,中国现在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另外,企业上市也应该首选国内,让国内投资者也来分享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第一财经日报》:能否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做些展望?

孙德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数量不断增加的中小企业,其本身的国际化需求给行业网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始终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行业网站崛起,它们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深圳可能会出现中国创业板,那时候,许多创业型的网络企业都可以上市。我希望5年或者10年后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应该能够朝着理想的目标健康、安全发展,即应该有中国的民营资本控制,并在中国资本市场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新板块。

《第一财经日报》:前几年,除了几个官司外,好像一直都在闷声发大财,现在你的企业上市了,财富对你来说,“藏”也“藏”不住了,而且你们公司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掌握了相当于别人也许要靠10年20年才能挣回来的财富。能说说现在的心态吗?

孙德良:我觉得这只是纸上富贵。对于我们来说,原来该怎么做现在还是怎样做。我经常跟我们团队的人说:“公司上市了,我们依然还年轻,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始终告诫他们,我们还必须保持创业者的心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战斗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