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轩:家电如何实现数字突围?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7-02-05 00:00:00转载-投稿

2008年北京奥运到来之前,并不“富裕”的中国家电企业纷纷加入这场广告资源争夺战,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电已经形成了主流品牌主导市场的清晰格局,与蒙牛、纽曼不同的是,知名度已经很高,单纯靠广告很难实现品牌美誉度、价值度的提升。在日前举行的2007(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度风云人物、行业资深专家、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多媒体产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德轩首次公开行业危机,并介绍突围策略。

中国家电八大危机

奥运经济炙手可热,2008年以前的数字电视热将是中国家电的主题词,但对于这个产业,目前仍然有很多的不明确,仍然有多个环节未能准备好。对于整机厂,郭德轩将当前的挑战总结为八大危机。

危机一:服务方式。在模拟时代,整机商圈其实很简单,什么标准都可以不去管,只要给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就行了,但随着3C技术的融合,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整机商、发射系统,三者目前已经走到了一起,作为整机商必须要考虑标准,考虑端对端的系统服务方案,由单一的硬件制造商转变为系统提供商,而传统的电视整机厂除长虹外,大部分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危机二:商业模式。几十年来,家电生产商基本上是直接将产品卖给批发商、零售商,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在数字时代,营销渠道由单一的传统经销商变为经销商、运营商、电子商务、IT等多渠道并行的格局,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将逐步主导市场。

危机三:竞争格局。2008年以后,电视整机厂、机顶盒制造商、前端设备及软件提供商、互联网、IT相互渗透、相互挤压。IT产品提出家电化,家电产品要信息化,比如手持电视,电视手机。整机产品再好,如果运营商不支持,用户也不能享受到好的电视节目,在达到平衡点之前这都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危机四:市场细分。以前的电视机只能接收无线信号,后来改为多套节目并行的闭路电视,今天,地面波、卫星、有线三种传输方式同时并存,而每种方式都有特定的运行环境、技术状态,终端产品的研发、市场拓展必须首先考虑前端、中端的技术状态,整机厂为此面临更大的技术和市场压力。

危机五:地方割据。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初期,运营商跑马圈地,形成了当前“军阀割据”,同一个城市可能有几张网,产品满足了这张网,另外一张网可能支持不了,也许在同一个城市,消费者搬一个家都很困难。

危机六:多种显示技术并存。在多种显示技术并存状态下,整机厂不得不进行多种技术储备,企业在研发的人力、财力、精力投入也因此大大增加,但多种显示技术并存依然是长虹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所坚持的策略。

危机七:专利屏障。相对于模拟技术,数字技术的专利很多,而且较大一部分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专利的陷阱将来会不断冒出来,由于专利的问题,数字家电产品在海外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

危机八:国际竞争加剧。上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时,家电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加入世贸前,因关税等原因,洋品牌的价格远高于国产品,但现在洋品牌均成为合资品牌,二者虽然在核心部件、面板、品质上完全一样,但合资品仍然保持着品牌知名度上的优势,给国产品带来压力。

数字家电如何突围?

在数字时代,虽然面临重重危机与挑战,不过相对于模时代的机会更多,如何在众多成功的可能中找到一条有效的突围之路,是传统家电企业能否最终经受住数字技术考验的关键。郭德轩认为,作为整机企业必须聚焦3C,除了在技术应用、市场推广上加快消费类电子、通讯、计算机这3C的融合之外,长虹提出了新的3C理念,就是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智能的、个性化的产品。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加快数字应用技术和产品研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标准的制订,将产业向上游拓展,如嵌入式软件和数字芯片研发,通过核心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二,改变过去提供单一的产品为系统集成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目前,长虹集团整合内部资源,原来的电视整机业务与数字网络业务合二为一,目前的长虹多媒体产业,从技术研发、制造到营销、服务,已经按照数字电视时代的系统特性,形成了一个整体,为消费者提供从播出端到接收端全过程的业务。在有线、卫星、地面波并行初期,长虹便成为这三块市场的主力,目前,长虹正在承担西部最大的一个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703工程,同时,与广州、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场的运营商联合,加快数字电视产业的实质性推进。

第三,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郭德轩认为,无论是模拟时代还是数字时代,不管技术、市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根本。据了解,2006年长虹先后推出的几款“量子芯”电视,就是两年以前已经储备好的新技术产品,量子芯C大调、3C-99系列、3C-33系列电视均获得“CCTV创新盛典年度大奖”、“中国工业设计金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等,而获奖的重要理由就是“差异性”。

而长虹在2007年即将推出的“红鼎”产品,则完全改变了电视机的传统概念,作为家电行业内第一款不会量产的VIP产品,“红鼎”将真正拉大与普通产品的层级。

第四,将可靠性技术作为发展的根本。长虹董事长赵勇对他的研发团队提出了六字要求:“创新、韧性、开放”。一个企业要生存下来总有独门绝道的东西,且不可轻易复制,长虹不可复制的就是可靠性技术,因为技术保证品质,品质提升品牌,品牌服务市场,市场决定地位。作为一个拥有50年军工技术的长虹,可靠的产品品质成就了长虹民用产品在消费者心目的稳固地位。

第五,等离子电视迎来发展的春天。等离子电视有两大特点,一是屏幕越大,性价比就越好,二是动态画面的清晰度比液晶电视高。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快速的运动画面显示特性,将使等离子电视的这一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大屏幕等离子会十分看好。

长虹力挺“中国创造”地位

目前,中国是家电的制造和消费大国,但整体能力仍然较弱,弱就弱在核心技术上,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郭德轩认为需要抓住几个关键。

一是在合资品与国产品同台竞技的环境下,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数字产品的应用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持续地服务;二是做强产品品质,因为目前,合资品与国产品的面板、机芯、元器件、产地、工艺、质量控制手段等完全一样,售价却高很多,中国家电必须从传统的价格战转变为品质战、价值战,塑造中国创造的高端形象;第三,在渠道多样化的时代,将营销渠道向纵深发展,在横向上,积极与传统商场、IT、运营商、互联网等渠道合作,在纵向上由终端向前端延伸,由个体向集团消费延伸,由数量向质量提升,由单一向系统延伸;第四,放大服务优势。目前,合资品与国产品相比,最大的劣势是服务能力较弱,为此,需在覆盖面广、网络全、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提升服务的软水平,从传统的售后维修转变为技术升级、售后保养、

增值服务上,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品牌,只能成为别人的加工厂,中国有很多企业都在为国际上的大品牌贴牌生产,结果售价反而高于品牌大厂,消费者多掏的这部份钱买的就是一个LOGO(商标)。郭德轩认为,2008年是电子信息产业向数字技术全面转型的分水岭,此后的竞争,将是技术、内容的更复杂竞争,要缩小同合资品的差距,唯有练好企业的基本功,把握数字技术的发展机会,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创造”基地。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