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OCZ张祐诚:经营自己的优势和服务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3-06-07 06:30:00原创 返回原文

专访OCZ张祐诚:下半年加强大陆电商合作

【CBSi PChome中国台北报道】COMPUTEX2013台北国际电脑展于2013年6月4日至6月8日在中国台北举行,PChome电脑之家特派专业记者团队从COMPUTEX2013台北国际电脑展会现场发回报道。

作为全球知名的SSD制造商,OCZ在今年的展会上带来了旗下最新的消费级SSD产品线,共包含四款产品,分别是采用PCI Express总线接口的定位高端台式机和工作站的Vector PCIe系列、定位高端的SATA 6Gbps接口的Vector系列、最新发布的定位中高端的Vertex 450系列以及定位主流市场的Vertex 3.20系列。

OCZ在Computex中的展台

这几年当中OCZ在固态硬盘领域中经历了一段不短的路程,从Samsung、Indillinx、SandForce再到Marvell,OCZ也逐渐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和优势。通过收购Indillinx以及一些其他的厂商,更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去年年底发布的基于Barefoot 3主控的Vector系列SSD可谓标致着OCZ拥有了完全自主产权的主控方案。

展会中,我们有幸对OCZ亚太运营中心行销部协理张祐诚(Alan)先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专访,针对OCZ近来的市场活动和新品动向进行了一些讨论。

OCZ亚太运营中心行销部总监张祐诚(Alan)

PChome:我注意到目前OCZ的SSD产品在中国大陆的易迅网有销售,但是并未出现在京东、新蛋这些同样知名度很高的电商网站上,天猫也比较少。OCZ后续在大陆的电商推广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

张祐诚:如果你一直很关注OCZ品牌或者你是个DIY发烧友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原先的超频内存,电源产品还是现在很火的固态硬盘,甚至包括企业级的产品,都是第一个出现在中国的主流电商平台上。然而SSD产品众所周知,技术很新,发展很快。无论是从晶圆制程技术,控制器技术,固件版本更新到应用的领域和需求,都是不断的在革新在突飞猛进。OCZ是一家专业开发和制造SSD的美商,有着各种不同定位的SSD产品,在半导体制程技术更新的过程当中和其他品牌一样会面临到短期缺货的尴尬。

在销售渠道的布局上,OCZ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很重视电商和线上业务。在中国更加会把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产品重点资源投放在线上业务。今年下半年开始计划与中国大陆前5大的电商开展策略合作,开设“直通车”,无论是产品资源、市场资源还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都直接投放对接。让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到这些主流的线上平台上购买到OCZ的SSD产品,让客户“体验快感,放心购买”。

PChome:此前OCZ在北美地区曾与游戏厂商进行了合作,购买Vector SSD即可获得《Far Cry 3》。此前和游戏进行合作的多是显卡厂商,存储厂商并不多见,OCZ此次活动最初是来自于什么样的灵感和契机?后续是否会继续以及在全球其他地区推广此类活动?

张祐诚:OCZ从去年开始就与许多在线游戏以及单机游戏合作推广SSD平台对于游戏加速的重要性,在进入游戏前的读取以及安装游戏,全部是跟SSD息息相关的应用,由许多实测可以证明SSD在读取大型游戏的档案时间都比HDD缩短许多,也因此虽然进入游戏后的特效处理都是由显示适配器负责没错,但切换场景以及等等跟硬盘相关的作业对于打造极速游戏平台也是不能少的一环。

OCZ Vector系列SSD

我们OCZ乐见于电竞运动的兴起,也投入许多资源,像是作为韩国Prime战队的赞助商,OCZ是Prime战队获得一次次冠军的坚强后盾。而OCZ更全程赞助了《2012星际争霸II全国高校锦标赛》并作为赛事唯一指定固态硬盘,在今年我们冠名赞助AGFOX战队组建全新LOL女队AgFox.OCZ.Girl并积极支持AGFOX电竞选手,在日本亦是NC Japan推荐的SSD,自然像是单机大型游戏如FarCry3的合作也就是因此衍生。FarCry3在欧美地区相当风行,而且因为游戏特效精美、地图广大,需要SSD的高速读取让使用者能体验更快速的游戏加载时间。我们之后当然也会继续在全球各地继续与优质游戏做配合推广。

深化自身优势 栽培潜在用户群体

PChome:随着移动设备对NAND需求增加,2013年可以说是进入了各大厂商争抢上游资源的时代,OCZ如何确保自己的上游资源充足来满足自身和市场的需求?

张祐诚:目前的NAND Flash市场的供应量其实都没有变化,但变的是急速增加的需求应用面,如平板与智能型手机的兴起,导致这些产能的需求都被分配很多到这些装置上面,对于同样使用NAND Flash作为储存媒介的SSD来说,自然会面临资源瓜分的抢货问题。

OCZ于2010年起就已经预测到这类型的需求问题,我们与同业最大不同点在于我们虽然并非晶圆提供者(如Intel/Mircon/Samsung/Hynix/Toshiba)等,但我们可以直接购买晶圆自己分装切割,而不需要与一般购买切割好的现货市场抢货。

这些晶圆供应者也并非全面供货,如Samsung只供应自己品牌的SSD使用,Toshiba也是以第一优先的合约供应,如(Kingston/Sandisk)等,因此拿到现货市场的NAND Flash的量也变少,导致价格跟着水涨船高。

另外一个问题是正好现在面临1x纳米工艺的转换时期,所有晶圆厂都必须要转换设备才能生产,而且进入更精致的制程短期内生产良率也是一个大问题,也连带使得现在的NAND Flash市场供应量的确不够用。

OCZ目前的上游晶圆都是来自于INTEL或者是MIRCON这两家为主,以自家封装NAND的方式,多少都能比其它同业更能有利的保有货源,这是我们目前应对的方式,而且短期内也不会有改变。

PChome:很多SSD厂商在宣传方式上一般采用标榜SSD要比HDD更快为宣传点,或者从原厂质量、颗粒、耐久性等方面进行切入宣传。OCZ在SSD推广方面有什么独特的思路,OCZ认为到底怎样才能让更多的HDD用户接受SSD?

张祐诚:OCZ目前在营销方面的重心仍然是以高效能的SSD速度为主要诉求,从这个主要目标之下把推广的面向做个分类,例如游戏的效能提升、影音计算机工作室的线性剪辑、计算机整体运算的效能提升、计算机入门装机的效能体验、学生技术领域的课程等等,首要是SSD的教育以及引导,接着是指定品牌的定位。像是目前SSD的用户我们习惯分类成进阶的高级用户以及主流用户还有入门级用户这三种类,第一种的高级用户是已经知晓SSD的效能、技术等等,而且已经实际使用超过一年以上了,它们追求的是更高效能的计算机体验,例如专业工作室影像与音乐的剪辑需要应付大档案连续传输,而且大容量的SSD为主要需求。

而主流级的用户大多以强悍个人计算机的打造为主要需求,这类型的用户大多也知道SSD的基本常识,但是对于SSD的需求并没有高级用户的急迫,主要以价钱跟效能对等的SSD产品为考虑。而入门级的SSD产品主要是提供给那些SSD不太了解也没有实际使用经验的人,做为入门体验跳板使用,我们相信只要这些用户愿意尝试,保证它们对于传统硬盘的慢将会无法忍受,就会开始往上提升追求更快的计算机效能了。所以目前推广方向除了游戏,我们还深入校园栽培那些未来的社会中流砥柱们提早认识OCZ以及SSD,创造未来的潜在用户群。

PChome:目前OCZ的产品布局是高端的Vector和最新的Vertex 450系列采用了Barefoot 3主控,而面向主流的Vertex 3.20扔使用SandForce主控。OCZ是否有计划将Barefoot 3主控渗透到所有的SSD产品上?

张祐诚:目前来说,由于我们的Barefoot 3主控是以最高效能为主打,因此在高端产品线上面的Vector采用,但主流级的部分,我们目前同时并行的产品线主控制器有Marvell以及Sandforce这两款不同的主控制器,虽然有些老旧,但因为目前表现都很稳定,且市面上有很多同业采用,所以这两个产品在线暂时还会继续,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改换至自有主控制器的产品线,包含最新主流级的Vertex 450以及工作站级的Vector PCIe,都已经改用Indilinx Barefoot 3的主控。

OCZ Vector PCIe系列SSD

另外,Sandforce已经被LSI收购,这些主控零售的业务也不确定会继续到什么时候,如果LSI不卖,那么市面上一堆采用Sandforce主控的厂商全部都完蛋,所以我们一定也势必会推广自有主控到主流级SSD上面,这是可预见的未来。

企业级的主控需要有更多功能性,例如宽温或者是支持更好的ECC侦错以及超级电容数据断电回血保护等功能性,我们应该会采取另外开发强化版Barefoot 3主控的方式,而并非直接在企业级产品上直接延用Barefoot 3主控。

PChome:目前很多厂商开始推出便携式无线存储/硬盘产品,OCZ认为当前移动存储市场有什么样的新玩法?

张祐诚:目前移动式储存市场新的玩法就是采用WIFI通讯的方式做传输,这一点无可厚非是未来技术的其中之一,但OCZ这边暂时还不会做无线方式的传输产品,毕竟因为无线传输不但有风险在,而且对于数据的安全度还没有办法完全保障,现在无线的装置太多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有相冲的问题产生,例如手机、平板、NFC进场传输等等,都是使用2.4GHz的带宽,这样可能会很快就发生饱和的状况。再来就是传输的速度还不够快速,因此当前的无线传输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OCZ暂时不会加入无线产品的战局之中。

【更多COMPUTEX2013台北国际电脑展的相关资讯请点击专题报道“筑梦PC+时代”】
http://computex.pchome.net/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