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颓势 固网运营商07年形势严峻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2-08 09:47: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小灵通颓势

自从中国的3G被提上日程,对小灵通命运的猜测就从未停止。从出生之日起,小灵通的命运就特别波折,虽然政策上有诸多限制,小灵通仍然凭借“星火燎原”的韧性,短时间内在全国迅速铺开。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小灵通的用户数已经达到9000多万。根据信产部的数据,同一时期,国内的移动用户总数达到4.6亿,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布的数字分别为3.01亿和1.42亿,小灵通用户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移动用户群体。

当3G已经步步逼近,甚至触手可及,当移动运营商单向收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小灵通到底是死亡,还是迎来新生命?对于将小灵通看作是“救命稻草”的固网运营商而言,2007年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趋势?

小灵通颓势

在小灵通的发展历史上,运营商已经多次成功化解了小灵通的发展瓶颈,为小灵通带来新一轮增长。

2003年,面对移动运营商的竞争压力,固网运营商在开通了小灵通短信业务,充分挖掘基础话音业务之外的增值业务发展潜力。

从2004年第三季度开始,小灵通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固网运营商又在2005年推出了机卡分离小灵通,再次让小灵通“死里逃生”。

不过在2006年,小灵通滞增的趋势并没有缓解。2006年11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467万户,中国联通新增用户130万户,而中国电信包括固话和小灵通业务在内的新增用户仅69万户,小灵通总体用户数比10月份下降32.3万。

2006年12月,中国移动增加482.5万户,中国联通新增127.3万用户,小灵通的用户流失量进一步扩大到196.5万,而2006年每月小灵通用户增量的最大值也不过是3月份的182.8万,除了11月和12月出现较大的用户减少之外,4月和10月的增长量都只有4.9万和8万。

与历史水平相比,这一数字也有不小的退步,在小灵通发展的高峰期,月平均增长量在250万左右,哪怕是在2005年,除了12月份出现89.4万的用户减少之外,每月用户增长量都在100万以上,最高值达到2005年3月的324.3万。

信产部在发布的2006年1~6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表中指出,小灵通的产量已经比去年同期萎缩了30%。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运营商对小灵通资本投入的减少,根据中国电信的2006年中期业绩,2006年上半年无线市话资本开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2%。

信产部指出,当前小灵通逐步萎缩属市场正常现象。自2005年以来,随着国外品牌手机为抢占国内二、三级城市市场份额,纷纷展开降价措施,国内品牌也陆续降价,再加上2006年移动通信资费的大幅下调,小灵通已不具备太多优势,在产品价格及资费优势同时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小灵通已没有太大发展空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