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玩家必备武器 NVIDIA GTX760首测

PChome | 编辑: 夏阳 2013-06-25 21:00:00原创 返回原文

GK104附体 GTX760震撼来临

GT700迎来了第三弹——GeForce GTX 760。细心的网友会发现NVIDIA的产品每逢6,必超值,这是一个极有性价比和能耗比的定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甜蜜点的产品,当我们拿到NVIDIA中国递来的样品时发现它就是传承了上代能耗比王者GK104的内核,相比较GeForce GTX 660多了很重要的运算单元,在游戏中表现的更加游刃有余。

“游戏玩家必选神兵利器”,这是NVIDIA对GTX 760自信的宣传语,在AMD两年未翻身的阶段NVIDIA不紧不慢的发布GTX 760自然是高枕无忧,经过一年的优化历练,支持ShadowPlay和Boost 2.0的GTX 760该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呢?

不得不说NVIDIA的傲慢,沿用了网传的"网卡"——同基于GK104的GeForce GTX 670/GTX 660Ti的造型,而且内核依然是采用了GK104,只不过修订版本更高一些,当然事物一分为二的看,至少证明GK104是一款成功的,能耗比很高的芯片,并且散热系统也得到了实践考量。

首先看下硬性账面信息,基于GK104内核,关闭两组SMX,但是仍然保持光栅单元和显存控制器的完整,我们猜测按照配比的方式其中有四组SMX默认链接相应的后端的个ROPS和显存控制器,另外两组SMX每一组都会对应链接ROPS和显存控制器。

GeForce GTX 760和同属GK104、相邻或相似定位产品参数汇总表

GeForce GTX 760架构示意图

之前官方透露的参数规格表

即基于我们熟悉的GK104架构,这对于我们认识全新的它这颗新芯片是有利的,GeForce GTX 760用来取代GTX 660,即便GK106和GK104并非同根,但后者其实就是前者的扩张,而GTX 760和GTX 660在性能升级的部分不仅仅是多出了一组SMX,还有用于最后数据像素化的光栅单元以及256Bit的位宽。

那么就从账面数据上看,GeForce GTX 760的性能应该在于GeForce GTX 670和GeForce GTX 660之间,接近GeForce GTX 660Ti,但借助高位宽以及对应的光栅单元,在抗压性表现上会比较出色。

Kepler传承升华 技术亮点回顾

作为Kepler的第二代,NVIDIA的技术亮点一应俱全,除了我们所熟知的CUDA通用计算支持,PhysX物理引擎,环绕三联屏技术以及自适应垂直同步,3D Vision快门式显示技术,还有NVIDIA独有的的TXAA和FXAA抗锯齿技术等等。

GeForce GTX 760的到来并非简单的更换名字,除了传承以上特色之外,它带来了全新的GPU Boost 2.0以及ShadowPlay等技术。

● 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完美画面不是梦

垂直同步技术会将游戏画面帧率限定与显示器刷新率同步,我们用的LCD通常是60Hz,那么游戏帧率上限也锁定在这一数字,但它造成的弊端不仅是这些。

当帧率达不到60Hz时,为了保持同步的规则,帧率会下降到30Hz,这样能与显示器刷新率保持1:2的同步。所以如果开启垂直同步,帧率会在30~60之间无过度地相位跳动,严重影响游戏体验,所以大多数人玩游戏是都会关闭垂直同步。

开启垂直同步后帧率在60fps~30fps之间跳动

但是关闭垂直同步,画面则偶尔会出现撕裂断层的现象,这也令许多完美主义者不满,NVIDIA在GTX680显卡上开发出“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令游戏体验与画面两全其美。

“自适应垂直同步”,顾名思义其工作机制便是由驱动程序对游戏帧率做即时判断。帧率高于60fps时即时开启垂直同步,低于60fps时则即时关闭,这样便将帧率上限锁定在60fps,但低于60fps时又不会出现迅速回到30fps的现象,确保良好的流畅度体验。

NVIDIA独家抗锯齿技术FXAA与TXAA

FXAA全称为“Fast Approximate Anti-Alias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快速近似抗锯齿”。它是传统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效果的一种高性能近似值。它是一种单程像素着色器,和MLAA一样运行于目标游戏渲染管线的后期处理阶段,但不像后者那样使用DirectCompute,而只是单纯的后期处理着色器,不依赖于任何GPU计算API。正因为如此,FXAA技术对显卡没有特殊要求,完全兼容NVIDIA、AMD的不同显卡(MLAA仅支持A卡)和DX9、DX10、DX11。

相比于MSAA,FXAA的目标是速度更快、显存占用更低,还有着不会造成镜面模糊和亚像素模糊(表面渲染不足一个像素时的闪烁现象)的优势,而代价就是精度和质量上的损失。

抗锯齿所带来的画质效果

FXAA现在有三种版本:“FXAA 1”是最早最基础的版本开启fxaa效果图(31张),也是在PC游戏中使用最广泛的,已用于《F.3.A.R》、《永远的毁灭公爵》、《柯南时代》、《Crysis 2》、《无主之地》等等;“FXAA 2”是针对Xbox 360游戏机专门设计的;“FXAA 3”又有两种算法,Quality质量版本面向PC,Console主机版本则面向Xbox 360、PS3。

MSAA和TXAA最大的提升在于性能的损耗

FXAA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基于Kepler架构,NVIDIA下一代独家抗锯齿技术TXAA会带给我们更惊艳的画面视觉。它能以消耗极少的性能的代价换来极佳的抗锯齿效果,其中TXAA1只消耗相当于2×MSAA的资源达到8×MSAA的效果,而TXAA2只消耗4×MSAA的资源却远超过8×MSAA的效果。

多屏3D立体再升级,单卡即可实现

NVIDIA完善有效的3D立体幻境技术是目前用户使用电脑所能获得的最佳视觉享受,在GeForce GTX 480和GeForce GTX 580时,NVIDIA三联屏功能的使用至少需要两片显卡组成SLI,而现在GeForce GTX 680单片显卡即可搞定。

3D立体幻境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升,如今的电子游戏画面也是越来越精美、逼真,这就要求电脑硬件不仅要承担画面渲染,而且还要为游戏中体现真实感的物理效果进行加速。这其中显卡承担了画面渲染的主要工作,那物理加速呢?

物理运算使游戏更加逼真

目前能够实现物理加速的引擎有两种,一种是专注于CPU物理计算的Havok引擎,一种就是专注于GPU物理运算的PhysX引擎。而由于受到当时CPU性能影响,前者的物理计算效果不佳,因此GPU就凭借优秀的并行计算能力在物理加速效果中表现突出,成为了NVIDIA主推的物理加速解决方案。

PhysX技术现已归至NVIDIA麾下

作为NVIDIA“四大内功”之一,有关PhysX物理引擎的来龙去脉以及技术解析目前已有多篇文章撰述,本文就不在此详谈。自NVIDIA收购AGEIA并将PhysX引擎并以软件方式提供对自家显卡的支持之后,我们都可以在每次NVIDIA新款驱动包中见到其身影。NVIDIA对PhysX的宣传已使其几乎成为了物理引擎的代名词,那相应的PhysX游戏有何发展呢?这可是软件厂商认可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

包括TITAN在内,GTX700中高端产品线都会具备GPU Boost 2.0的加速机制,相比1.0来说,2.0的加速幅度更高,只要在温度没有达到安全阀值之前,GPU会更大显得的加速,使游戏获得更高的帧率,当然TDP方面也会成为Boost 2.0的判断因素之一。

GPU Boost 2.0

有了GPU Boost 2.0,配合自适应垂直同步,除了获得较强的性能之外还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游戏的流畅度,冗余的性能储备可以应对下一步不可预知的高负载。

ShadowPlay,这是从Kepler时代引入,随着GTX 760的首发而问世的一种技术,直译就是皮影戏。其实它是一个内置的编码引擎,由全新的驱动来发挥,配合Kepler强大的处理性能和本身专攻,专用的特性,使游戏录像等应用大受裨益。

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游戏的录像视频,因为外录受光源,角度等因素干扰,录制效果远没有内录的棒,但内录往往消耗大量的CPU/GPU/磁盘资源,导致本应该很流畅的游戏视频变的很卡,失去观赏性。

Shadow Play的功能引擎是内置在GPU内部,因此无论是资源消耗,还是易用,性能,都是非常可观的,另外它的软件部分是内置在驱动中,可以一键录制,并可以随意调取3分钟之间的任何一张画面,类似视频回放。有了这样的引擎,使得录制视频发变的非常的轻松,而且随着未来的开发,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再现老面孔 GTX760美体赏析

公版的侧吹涡轮扇,配合双槽的卡体设计,保证了无论在什么样的机箱环境下都可以稳定的运行,并且保证机箱内的风道,另外组建多路SLI也不是问题。

GeForce GTX 760公版多图赏析

NVIDIA官方提供了很多美图,甚至那张很夸张的类似火箭版的造型,表明了NVIDIA对实力的自信。

拆解剖析其构成:

 

正面俯瞰

该卡在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和公版GeForce GTX 670/GTX 660Ti的区别,甚至撇开辅助供电,连GTX660和GX650Boost都是一模一样。也正是因为该散热器没有太多的纰漏,以及散热能力完全满足GK104的情况下,该经典的造型得到了延续。

 

背部4颗显存位 支持SLI四路

卡体构成解剖图

 组成很简单,由导流罩,散热片和PCB本体组成(由于拍照需要,因此把散热片树立起来,安装时鳍片是水平位置),构成小巧简单。

PCB上元器件等布局

供电部分 Mosfet上还覆盖有散热片

4+1相数字供电设计

GPU Boost 2.0虽然加速幅度高,但是仍会有TDP的限制,况且这种幅度带来的供电负载微不足道,沿用该板型下的4+1相数字供电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从电感的型号上来看是出自于国巨之手(曾经华硕御用的电感),四路1上2下Dpak八爪鱼稳定扎实,扼流修正电容应有尽有了。

 由于PCB和GPU都出自于曾经的旗舰,那么两只金手指可以组建四路SLI应该不是问题,除非NVIDIA在驱动端有限制(首测发布时样卡稀缺,待日后验证),这是NVIDIA首测在公版非旗舰级芯片上支持四路SLI(至少硬件层面上具备了这个条件)。

3+1联屏环绕支持

双6PIN辅助供电

源自GK104内核  225 A2步进

DP+HDMI+DVI*2的组合视讯输出,提供了3+1环绕联屏的支持,另外需要双6PIN的辅助供电,GK104核心,分支代号225,A2步进。

超频测试以及平台与环境介绍

0.7.2版的GPU-Z已经能够正确的识别其参数,代号名称为GK104,版本A2,基于22nm的TSMC-HKMG技术,集成35.4亿晶体管,核心面积294平方毫米,当然GK104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了。

GPU-Z信息

由于完整的GK104关闭了两组SMX,CUDA单元拥有1152个,即可6组SMX,那么每组SMX拥有16个纹理单元,每个纹理单元搭配8个CUDA,核心频率预设在980MHz,像素填充率为31.4G/S,纹理填充率为94.1G/S,32个光栅单元,支持DX11.1,SM5.0,完整的256Bit位宽,2GB运行在6008MHz下,显存带宽齐平上代旗舰,达192.3GB/S。

当前的加速至为1033MHz,不过实际会根据温度和TDP的情况飙的更高。

GeForce GTX 760超频有多猛?

逢6必能超,历代的6系都能给我们带来无数的超频惊喜,关闭掉两组SMX之后的GK104超频更加游刃有余。

MSI的Afterburner和EVGA的PrecisionX都是著名的超频软件,我们选择后者的4.2.0版。

Furmark 1.9.2考验超频稳定性(点击放大)

Furmark 1.9.2可以让所有的单元都进入满载状态,因此这款变态的软件可以进行超频稳定性验证。初次拉至1128MHz/7GHz的频率时由于达到温度80℃的上限,GPU启用了保护,因此频率在997MHz~1128MHz之间跳动。我们在逐MHz的下调,在26℃的室温下寻求一个稳定的频率值。

超频至1100MHz/6600MHz通过Furmark和3DMark测试(点击放大)

当然并不是追求到极致,我们发现1100MHz/6600MHz这个频率下既能够稳定通过测试,又不会发生保护,而且是一个比较好记的数字。这并不代表GeForce GTX 760极限体质,之后各AIC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给力的神作。

关于GeForce GTX 760,网友们关心的肯定是其性能表现,不过测试游戏还是要兼顾具备庞大数据库的因素。

测试平台已经软件环境

使用目前最为先进的Core i7 3970X,并且超频至4GHz,内存使用4通道,频率达成2133MHz,时序CL11,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7旗舰版X64,驱动均使用最新WHQL认证版本(NVIDIA提供的为BETA版)。

根据当前的表现来看PCI-E 3.0带宽只有理论测试能够体现的出来,在游戏测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理论测试之3DMark11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11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Futuremark的大作3DMark 11终于发布,这也堪称2010年Benchmark方面最重磅的炸弹了。作为业内公认的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所有硬件网站的测试标准,成为衡量市面上所有显卡和PC平台的标准型测试项目——从3DMark 99到3DMark Vantage十多年的时间里3DMark系列都是如此成为图形测试的标准。Futuremark总是在版本号的前一年推出新软件,这次也不例外,3DMark 11在09年底就诞生了,不过巧合的是,它的版本号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基于DirectX11接口的基准测试软件。

测试参数设定:运行Performance和Extreme两项测试,分别检验显卡在高低不同负载下的DX11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3DMark 11 Performance

3DMark 11 Extreme 

DX11游戏测试之尘埃2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2》测试《科林.麦克雷:尘埃2》是一款为了纪念去世的英国赛车手科林.麦克雷制作的模拟赛车类游戏,在前作发行了两年之后,这款续作在2009年底正式发布。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是率先支持DX11引擎,无论是画面质感还是可玩性都大有超过《极品飞车》之势头。

测试参数设定: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尘埃2

DX11游戏测试之尘埃3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3》测试《尘埃3》完整版是由Codemasters制作并发行的一款赛车竞速游戏,对此前发布的《尘埃3》进行资料上的填充和优化。 更新内容包括: 2个地点的12个新赛道,新车,和大量其他内容。 游戏采用的是Ego引擎,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气系统及画面效果。 游戏拥有着出色的画面,激情的背景音乐,真实的操空性与音效。 一个赛车游戏其操控性是很重要的,而《尘埃3》操作很简单,给人的那种物理感觉很强。

测试参数设定: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尘埃3

DX11游戏测试之失落的星球2

● DX11游戏 《失落的星球2》测试《失落的星球 2》承袭前作内容第3人称射击,针对多人连线部分加以强化,并加入4人Co-op连线合作共同对抗巨大异形怪兽“艾克里德(Akrid)”崭新玩法,玩家不只是要正面对抗艾克里德,甚至还要爬上AK小山般的庞大身躯展开攻击。 游戏采用 CAPCOM 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绚丽的画面,使用该引擎的还有《鬼泣4》和《生化危机5》。

测试参数设定: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开启AA/AF。

失落的星球2

DX10游戏测试之孤岛危机

● DX10游戏《孤岛危机》测试《孤岛危机》(Crysis)是一款科幻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此游戏由德国游戏开发商Crytek制作开发,在由美国艺电发行,是孤岛危机三部曲的第一部。《孤岛危机》的背景发生在一群外星机器的船舰在地底被发现,玩家扮演三角洲特种部队中暴龙小队的成员──诺曼(Nomad)进行搜索和撤离的任务。这款游戏对硬件配置尤其是显卡的要求极高,发售没几天便获得“硬件杀手”的称号。

测试参数设定: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程序,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孤岛危机

(缺憾GeForce GTX660的测试成绩)

DX10游戏之使命召唤7

● DX10游戏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测试《使命召唤》系列在3D游戏爱好者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即便你不是一个FPS游戏玩家,你也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它从第一代开始铸就的经典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从那以后,《使命召唤》系列一直保持着将近一年一部新作的发布频率,如今大家翘首企盼的系列第七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终于面世,无论各游戏机构的评价如何,它都将是炙手可热的作品。

测试参数设定:游戏没有自带Benchmark程序,选择第五关“S.O.G.”刚开始时长达两分钟的自动过场剧情,使用Fraps软件记录游戏帧率。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开启AA/AF。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超频之后秒杀对手旗舰

默认频率是首测下标杆性的成绩表现,但它蕴含的超频潜力和更加卓越的性能是不得不提的,在超频至1100MHz/6600MHz后的GeForce GTX 760能是完秒对手Radeon HD7970近20%。

GTX 760 OC后性能表现

GeForce GTX760的性能综合起来完全取代GeForce GTX 660,部分超越GeForce GTX 660Ti和GeForce GTX 670,当然随着分辨率和抗锯齿的等级提高,256BIT位宽以及完整的ROPS单元越能提现其重要性,面对友商的Radeon HD7950也几乎呈秒杀之势,部分应用下可以超越Radeon HD7970,在超频之后亦是完全秒杀之。

 由于上代即决定了的竞争局势,在AMD未做出回应之前,GT700的对手应为自家GT600,包括由第一代开普勒试水而新诞生的GPU Boost 2.0,以及全新加入的Shadow Play和更多优化抗锯齿算法等,由于样卡抵达评测室的时间较为紧张以及部分原因,缺失不少测试项目,但这不影响对于其特性和性能的展示,之后我们会陆续的奉上更多非公版以及多路多项目的测试。

GTX760的发布让我们再一次的见证了Kepler构架的强大实力,在测试中GTX760在大部分游戏中明显超越更高价位的HD7950,于此同时其二次超频能力更加出色,公版产品即可轻松超频至1.1GHz以上,性能瞬间提升高达15%,最终分数甚至超越了竞争对手的旗舰级产品。GTX760不仅拥有强劲的性能,在功耗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明显低于竞争对手。此外显卡所支持的一系列NVIDIA专享技术也提升了显卡的附加价值。

面对如此表现你是否心动?升级装备,放马过来,京东和NVIDIA达成战略合作,现货热销进行中,详情请参阅:http://sale.jd.com/act/JZPRIzTLBt.html

首发AIC展示之Inno3D

映众(Inno3D)GTX760冰龙超级版采用的是与GTX770相同的GK104核心,拥有1152个CUDA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060MHz,Boost频率为1124MHz,完美支持DirectX 11.1标准,支持CUDA,PhysX,3D Surround,3D Vision,PureVideo,OpenGL 4.1,Displayport以及HDMI 1.4等技术标准。

 

  显卡采用了顶级旗舰公版P2002 增强型PCB方案,全黑色的PCB令其彰显高贵。

 

 

供电部分,GTX760冰龙超级版配备了5+2相供电设计,在用料上同样也是不惜成本,包括日本全固态电容,铁素体电感,八脚MOS管等一应俱全,此外,显卡还需要双6Pin的外接供电支持

 

显存方面,显卡采用的是极速的GDDR5显存,规格为2GB/256Bit,频率为1060/6200MHz,相比GTX660Ti 192Bit的显存位宽,拥有256Bit显存位宽的GTX760在高抗锯齿或大分辨率下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散热方面采用的是HerculeZ 3000 2013版,相比去年GTX680/GTX670冰龙版上所使用的HerculeZ 3000,同样为3风扇5热管的顶级风冷散热结构。2013版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显卡的背板设计,搭配PCB正面的一体式散热片,对PCB形成了双重保护作用。此外,2013版的外观也改为全黑色,在视觉效果上更为出色。HerculeZ 3000 2013版在性能方面亦非常出色,在满载下可以将GTX760的温度压制在60度一下,同时保持极低的噪音。而支持易拆洗与可定制技术当然也是这款产品的特色之一,户可以轻松将风扇叶以及导流罩拆下,以做清洗和改造之用。

 

图片说明

 

  接口方面,显卡采用的是DP+HDMI+双DVI的组合,可以支持单卡三屏环绕功能!

 

  映众(Inno3D)GTX760冰龙超级版无疑是目前上市的GTX 760显卡中最豪华的产品,其奢华的散热方案令GPU可以时刻保持低温,而且得益于Boost 2.0技术,其可以将温度优势转化为性能优势,令用户享受到更强的游戏性能。此外,扎实的做工以及不惜成本的用料亦令这款GTX760超级冰龙版的品质让人放心,对于近期想购买中高端游戏显卡的用户来说,这款GTX760冰龙超级版绝对不容错过。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