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客部落52期:Win8诠释KUPA变形本

PChome | 编辑: 徐可超 2013-07-09 06:30:00原创 返回原文

懂本、推本、选本;爱本、品本、用本;若问我是谁?我们素不相识,你看不到我,我却用文字“看”到了你,从字里行间之中让你读懂心仪的本本,我们是爱本一族,我们是PChome本客。欢迎来到第五十二刊本客部落,欢迎来到我的部落日记,我是本客可超。

Win8完美诠释KUPA变形本
编者按:

懂本、推本、选本;爱本、品本、用本;若问我是谁?我们素不相识,你看不到我,我却用文字“看”到了你,从字里行间之中让你读懂心仪的本本,我们是爱本一族,我们是PChome本客。欢迎来到第五十二刊本客部落,欢迎来到我的部落日记,我是本客可超。

变形本——商务本的新商机

提到“商务本”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相信你脑中必定会闪现出这几个字眼“高端”、“安全保护”、“沉重”、“小黑”等等,的确商务本那“死板”的姿态已经延续多年,随着变形本与Win8系统结合的成熟,各大传统商务品牌都在进军变形市场,这也给商务本市场带来新的商机。变形本最大特点在于它兼顾PC、平板二合一的理念,将娱乐与工作相结合,比如工作时可以利用键盘进行输入,也可转换为平板形态进行演示,另一方面高端商务人士对触控笔的需求相对较高,它不仅能更原笔迹输入,还能更精准的进行操控。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款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KUPA X15变形本。

形态战——拆分形态成大潮

形态战——拆分形态成大潮

形态战——拆分形态成大潮

变形本大军自从“出生”就形态各异,有的仿照当年的滑盖手机,滑出了PC平板二合一的形态;有的则天生就会练“瑜伽”,小腰360°翻转轻轻松松;有的更像仿照摩天轮,屏幕可以中空式翻转;当然还有对自己下手最恨的拆分形态,想要变形必先“腰折”…… 在2013年 这些怪异的形态中,拆分形态与滑盖形态似乎有了“墙头草”的趋势,更多的厂商选择拆分形态的理由是,它能完全摆脱键盘的束缚,携带起来更为轻便。KUPA X15变形本就采用了这一形态,它不仅定位高端,“看起来”也很高端。

商务变形本中的兰博——KUPA X15

商务变形本中的兰博——KUPA X15

KUPA X15变形本在体验前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具有跑车气息,也许是插上扩展底座的因素,在底座拆分按钮周围,采用独特的流线型棱角设计,使KUPA X15时尚气息倍增。整机(平板+扩展坞)采用了全黑色磨砂类皮肤触感材质,俗称"高端大气上档次!"。触控笔安装位设计新颖,不用时可以将塑料笔套卡在机身右侧,不仅起到固定触控笔的作用,还有效的隐藏了外露的接口。

KUPA丰富接口与强劲拓展功能

丰富接口与强劲拓展功能

丰富接口与强劲拓展功能

变形本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小巧、便携、接口较少不利于扩展,而KUPA X15一改笔者对变形本的看法,在机身右侧搭配SIM卡插槽(至尊版支持3G)、音频插孔、重启按键、HDMI高清接口、USB3.0接口 X 2、悬挂触控笔。正面配有指纹识别器、Windows 标识的HOME键、开关键、音量调节键。

扩展坞接口更利于办公形态,后侧配备SD读卡器、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VGA接口。接口齐全和外观设计精美对于一款变形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性能方面这款变形本搭载了什么配置呢?

i7+8G内存 性能“不开玩笑”

KUPA X15至尊版采用铝镁合金材质打造,该机正面配置一块10.1英寸1920x1200分辨率高清屏,采用酷睿i7处理器、8GB内存、128GB SSD固态硬盘的配置,预置Windows 8系统,结合触控笔有独特的使用模式,KUPA X15至尊版还支持RFID、NFC、3G/4G上网等功能,并支持功能模块定制。

面对高分屏 Win8触控有笔更精准

面对高分屏 Win8触控有笔更精准

面对高分屏 Win8触控有笔更精准

在体验的时候有一点让笔者比较头疼,KUPA X15配备1920x 1080分辨率的高清屏,Win8界面字体调节最大也不方便使用手指进行触控,这里触控笔就要立功了,相比手触、触控笔的精准度更高,还可点击触控笔侧边按钮进行“右键”操作。对于Win8操作系统给大家介绍一下笔者的体验感受。

大多数网友对于Win8操作系统还有一些陌生,甚至有用过Windows 8操作系统的网友反映不知关机选项在哪里(目前8.1系统已添加右下角快捷操作),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我们早已熟悉了传统的Windows操作界面,接触新鲜事物总有一些不习惯。笔者也第一时间尝试做了一次小白鼠,计算第一次接触触控超极本华硕VivoBook S400的习惯时间,第一天经常会有一些误操作,并且找不到常用的办公软件,之后查了一些快捷键,在第二天就开始能够熟练掌握Win8触控操作。对于电脑基础比较差的网友也不用担心,微软Metro界面相比传统界面更为精简,并且仅需触控就可打开程序,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门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