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迄今为止众多的iOS系统中,iOS 4与iOS 5之间间隔的时间是最长的。苹果公司并没有按照之前的惯例在2011年6月份的WWDC 2011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如期发布iOS 5系统,而是又推迟了一整个夏天,在2011年10月份的发布会上才正式推出iOS 5系统。至于苹果为何偏偏在iOS 5系统上耗费如此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呢?而在推迟的这几个月中,苹果又将研发重点放到哪些功能上了呢?
众所周知,在当时最新的iOS 5系统中,加入了全新的通知中心及Siri语音助理功能。同时在iCloud功能上增加了无线云同步服务。再加上报刊杂志订阅服务,这些都是需要消耗比较大的时间进行研发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多能够产生争议的方面。
与此同时,当时在苹果App Store中应用程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万个,并且总的下载次数也达到了180亿次。截止2012年1月份,苹果已经累计支付高达40亿美元来给应用开发者;到2012年3月,App Store应用下载量已经达到250亿次。而到了6月份,App Store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
“报刊杂志订阅”服务的争议
最初苹果公司表示将会在App Store中加入报刊杂志订阅服务的时候是在2008年iOS 3正式发布,但是似乎苹果从来都没有重视过在App Store中的订阅功能。直到2011年2月,苹果公司的互联网软件及服务副总裁Eddy Cue宣布将与传媒大亨Rupert Murdoch旗下的媒体合作,在App Store应用商店中增加订阅服务的支持,才让外界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原本并不受重视的报刊杂志订阅服务。而苹果iPad平板电脑则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承载这一服务的最佳平台。
在当年6月份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向外界展示了被单独呈现在主屏中名为“报刊杂志”的这项服务。从表面上看,“报刊杂志”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夹,里面存放了所有用户订阅的杂志、报纸和其它期刊内容。因此当时第三方的开发者不得不针对新的“报刊杂志”功能重新开发电子应用,并且要注意新服务的以下特点:
l 新下载的报刊杂志将会被归纳到新的订阅服务中,而不是直接被保存在主屏上;
l 如果用户订阅的报刊杂志有更新内容,那么新服务会自动固定每天刷新一次;
l 所有期刊的缩略图内容都显示的是最新一期的封面或图片,而不是应用程序的图标,这在视觉效果上更多变了一些;
另一方面,在新的订阅服务中,用户所支付的费用会直接被各个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直接获取,但是苹果要从中分到30%的收入,并且不再允许这些内容提供商单独在App Store开发关于报刊杂志内容的应用程序。而这也是引起苹果与内容提供商之间最大矛盾与争议的地方。已故的前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曾经这样来解释苹果的新政策:
“苹果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苹果为应用带来一个新订户,苹果获得30%分成;如果发行商为应用带来一个新、老订户,所得全部归发行商,苹果分文不取。我们所要求的是,如果发行商在苹果应用以外的地方提供订阅服务,那么它在应用内提供的服务应该与前者一致,以便用户在应用内能够一次点击轻松完成订阅。而这也会更加促进这些出版商及发行商内容的访问量,他们的数字内容将会出现在更多的iPhone、iPad及iPod touch上。”
苹果的这种新策略可以看成是将众多数字媒体内容改成了在应用内购买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与亚马逊的Kindle应用非常类似。而作为资深的苹果应用开发人员的Matt Drance则对苹果提成30%的做法拥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表示苹果对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有些偏高,但是似乎向来强大的苹果可不会考虑发行商与出版商的感受。但是苹果公司在抽取高额提成的同时也会给出版商及发行商带来更多的好处。
订阅功能能够解决杂志和报纸按期出版的问题,给读者一个可靠的上线周期。按照苹果此前的规定,苹果对应用内购买的杂志每期都要进行单独的审核,因为存在着时间周期,因此此举对媒体也是一个制约。由于审核有一个时间周期,因此,对电子版杂志的上线时间造成影响,因此许多读者投诉此事。
如今,苹果修改了订阅新功能后,审核时间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苹果的订阅新规帮助媒体解决了支付方式。虽然苹果给出版者提供了一些便捷,但是这种便捷是需要支付30%的分成的。代价不菲。”
而苹果公司的著名狂热粉丝John Gruber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自己对苹果新订阅服务的做法表示赞同。“iOS系统从来都不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是完全封闭的,苹果掌握绝对控制权的生态系统。而正是拥有像PlayStation、Wii或者Xbox这种完全封闭的系统,才会让苹果有从发行商及出版商处抽取30%利润的权利。而目前来看,只有苹果公司拥有如此强势的资格,因为只有苹果才有这个地位。其实我也认为苹果抽取30%利润的做法是有些偏高,但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种统一支付的做法才更贴心,而他们才不会考虑苹果从出版商那里抽取了多少提成。作为一家资本公司来说,利用手中资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做法本就无可厚非。相信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行商和出版商们就会看到苹果提供平台所带来的好处,而付出这30%提成绝对是非常值得的。”
虽然到了今天,这些争议依然存在,但是看上去大多数的发行商与出版商已经对苹果的高额提成行为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正如苹果App Store能够带给软件开发者丰厚收入的同时,新的“报刊杂志”订阅服务也为出版商和发行商带来了更加客观的收入。不过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出版商并不愿意尝试彻底的改变。实际上,对于不同的报纸和订户来说,他们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一些订户可能希望通过单期购买的方式阅读电子媒体。同样让媒体们感到头疼的是,苹果的新规无法帮助发行商将数字内容和纸质内容捆绑销售。这也引起一些媒体的不满。一些纸媒的订户希望同时获得纸质版和电子版。
iCloud无缝同步的不成熟
苹果的iCloud服务不仅重新启动了之前的MobileMe服务,同时还可以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在线备份和恢复。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iCloud更是提供了用户对于应用内数据与文档的在线保存,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将一款应用内的文档进行无缝整合。
与单纯的在线数据云备份服务不同,iCloud将所有苹果旗下的设备连同,不仅仅是iPhone、iPad和iPod touch这些移动终端,甚至在iCloud中保存的数据还可以与Mac计算机进行同步,所有的苹果产品都被摆在了相同的位置。所有的数据、文档和资料都可彼此通用。至少,iCloud用户在同步数据的时候很少出现不兼容或内容冲突的时候。
不过iCloud服务的这种极高的通用性虽然为用户带来了非常的方便,但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却既有好处又有坏处。首先好的方面是在应用开发过程中iCloud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同步便携性,而无需为不同的设备创建或设置新账户;但是这种极高的通用性又不利于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寻找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iCloud拥有的同步及存储功能却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从2012年4月开始的6个月时间内,Federico Viticci在MacStories中进行了对开发人员关于iCloud的意见调查。
iCloud开发文档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但它已经有所改进。苹果可以提供更多适用于Mac和iOS的代码案例,以帮助开发人员进行正确操作,并了解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性能或可靠性问题。苹果为iCloud编写的开发者文档,在程序编写与用户体验设计方面都欠缺深入性,并缺乏具体应用案例。开发商称,文档不应只说明iCloud如何从技术上处理以上情况,而是应当告诉开发人员该如何优化自己的界面和工作流程,从而不妨碍用户的体验。
此外,应用开发人员们希望iCloud能推出调试工具以及更好的冲突解决办法。他们认为,出色的调试工具甚至会比文档更有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其应用中对iCloud进行测试,从而检测自己的容器,并监测其数据如何被保存至云端。 因为正如其中一位开发者所说,iCloud说到底只是一个装满了文件的文件夹,当启用iCloud的应用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应当弄清楚黑盒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时候,客户遇到iCloud云同步方面的问题时,开发人员能给出的建议只是重启设备而已。
另外,云端的文件夹内存储着大量的文件。这些文件有时会被某个应用正常无误地拾取,不过被拾取的文件有时也会过多。对于iCloud,苹果采用了一种自动解决文件冲突的技术,即当同一文件的多个副本之间出现冲突时,总是选择最好的那个文件版本。和所有不给用户决定权的技术一样,这一技术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如选错文件等。”
在当今所有移动平台当中,iOS的用户一直都是最乐于接受更新的,其最好的证据就是iOS推出新系统或开发商公开推出应用升级后的“采用率”数据。苹果推出iOS 5之后,用户们理所当然地留意那些整合了iCloud的新版应用,但是文件丢失、数据库损坏的故事屡见不鲜,让很多人对iCloud暂时持怀疑态度。
在Federico Viticci进行调查的这六个月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开发者工具以及对后端原理的清晰解释,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事实上,一些开发商目前已经彻底放弃了iCloud应用的创建,还有一些开发商则希望新的API能让iCloud更适合他们的需要,而那些已经在应用中整合iCloud的开发商从用户那里得到的反馈,也是喜忧掺半。
在2013年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已经表示将会在iOS 7系统中解决用户和开发人员一直非常担心的核心数据同步问题。
尽管如此,苹果无疑正在通过iCloud酝酿一场深刻的变革,让我们的设备和应用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巨大生态系统。苹果iCloud给广大用户和开发人员带来了系统级的一体化云同步。虽然完全基于iCloud的第三方应用尚且不多,而且苹果应当加大对此类应用的宣传力度,但iCloud无疑是苹果的长远利益之所在。
虽然苹果App Store上线四周年已经并不算短了,但是关于争议的话题我们相信未来还将一直持续下去。而对于苹果来说,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又为广大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为开发人员及合作公司同样带来的丰厚的利润。也许这就是苹果,虽然总是伴随着争议,但是它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科技公司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