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手机资费下调仍大有空间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2-16 13:38:00转载

对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应该择机取消各地的手机漫游费、套餐月租费等费用。

北京联通日前公布了G网单向收费方案细则,除在本地接听电话无条件免费外,用户在京拨打本地电话每分钟0.36元,同时还将17911国内长途费用降至0.1元/分,并推出一项新的“长市合一”业务,长途和市话费用最低均为0.2元/分,降幅同比高达80%以上。

看来,这次北京联通玩真的了,对长期以来牢不可破的手机资费采取主动下调的手段。同时,北京联通也玩大了,资费同比降幅最高突破了80%以上,应该称得上是历史之最。当然,受益者当属北京联通用户,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打手机,而不用掐表算时间了。

笔者以为,北京联通此举将全面拉开北京地区移动通讯资费市场的降价争夺战。对于用户数量较多的北京移动将造成不小压力。同时,这不仅不会造成北京联通经营业绩的下滑,反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刺激其业绩提升,比如在新用户开户数、通话时间等几项指标上都可能出现大幅上扬。

对于北京联通而言,率先实施价格营销手段,在春节期间抢夺市场份额、提升经营业绩是一招妙棋。北京外来就业者众多,而春节期间的手机消费量将会成倍巨增。因此,选择这个时间段对资费调整,北京联通显然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笔者斗胆预测,由于北京联通所处的位置颇为微妙,此举还将引发周边的河北、天津等地手机资费下调,甚至有可能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手机资费下调浪潮。如果说之前广深两地率先推出的手机“单向收费”业务只是一种小范围内试水,那么此次北京联通的降价将是一次全面、彻底的行为,对整个市场将产生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此不难发现,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指导文件,但在各地运营商看来,手机资费下调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作为直接面向终端消费人群的电信运营商们,正在通过“单向收费”等直接手段或“套餐包装”等间接手段,对资费进行大幅度调整,试图将资费更贴近消费者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手机资费下调已不存在任何障碍,只是时间问题。由于之前信息产业部高层对于运营商采取的资费下调予以口头肯定,那么政策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只是时机。而作为电信运营商们之前担心的资费下调将影响经营业绩、利润等细节问题,在经过了一些区域运营商的试水之后被一一否定。降价可能会造成短期内的业绩下滑,但长期来看,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进行联系与沟通。显然这对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话运营商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势必会分流一部分固话人群和业务量。

笔者还认为,手机资费下调仍有空间。目前,北京联通的资费尽管出现了高达80%以上的降幅,但仍以套餐的形式出现。而对于无任何附加条件的长途、本地话费下调仍然存在巨大空间。甚至,对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而言,作为一个整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应该择机取消各地的手机漫游费、套餐月租费等费用。

对于运营商而言,降价空间则存在于三方面:第一、节约运营成本的空间。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第二、固定设备投入的后期空间。前期运营商为建立基站,购买交换机等固定设备投入巨大,但经过多年来的成分本摊,一部分固定设备已收回成本,那么接下来则可以将这一成本让利消费者;第三、市场化竞争的让利。为了迎接竞争对手的挑战,相关运营商为了保证市场份额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降价等促销手段来巩固。

沈闻涧(浙江大学科技中心专家顾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