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软件为主的科技领域 硬件免费时代将至?

互联网 | 编辑: 2013-10-08 09:30:24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以软件为主旋律的科技领域 硬件免费时代将至?

传统硬件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一年来,Google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硬件设备如同雨后春笋般问世,我们似乎感受到,在以“软件”为主旋律的科技领域,智能硬件掀起了一波浪潮。与此同时,传统硬件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近日,有消息称,索尼每售出一台PS4游戏机,都要亏损60美元,但索尼却希望先通过此举打开市场,然后再通过销售游戏和PS+服务来获利。

9月,据爆料,此前一直在销售低价电子阅读器和平板机的亚马逊,即将发布一款免费的智能手机,但要求用户必须使用年费79美元的Amazon Prime服务。

今年,乐视、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都发布了智能电视产品,但价格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它们希望削减硬件成本,在价格上产生竞争力,继而通过卖内容盈利。

其实,早在几年前,微软就已经开始尝试类似的模式。2005年,微软推出了Xbox 360。调查发现,Xbox 360豪华版的材料成本为525美元,远高于399美元的零售价。在硬件赔钱的情况下,微软对会员、下载等增值服务采取了付费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开始进入传统硬件领域,并沿用了“硬件赔钱,软件赚钱”的策略。一个由互联网公司推动的硬件廉价、甚至免费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接受“硬件赔钱”?

对于这个问题,亚马逊CEO贝索斯这样回答:“我们真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完全整合的媒体服务。硬件是此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也仅是一部份而已。我们不从你购买的设备中赢利,我们会在你使用它的时候赚钱。”

“创新并不应该将目光仅仅盯在硬件方面。近几年,有超过几十款的平板机问世,但大多数产品几乎无人问津,因为它们只是电子产品,而人们不再需要电子产品。人们需要服务,需要每次使用都会有改进的服务、不断变好的服务。”贝索斯这样认为。

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以一个低到让人无法相信的价格销售Kindle系列产品,为的是要将这个硬件变为入口,送到尽可能多的用户手中,Kindle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拥有图书、电影、音乐、移动应用的数字市场,而与这些服务捆绑在一起的,是每年79美元的Amazon Prime项目。

从亚马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机、平板机、电子书阅读器等行业中,随着硬件同质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在处理器速度、屏幕分辨率、摄像头等硬件配置方面的优势,往往只能保证短暂的竞争优势,而带有互联网基因的苹果、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已经逐渐将目光集中在了软件、内容、服务领域。

此外,对于那些刚刚涉足硬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传统硬件厂商相比,并不占据优势,品牌知名度也有待提升。相反,软件、内容、服务则是其所擅长。因此,尽可能地降低产品价格,通过价格优势打入硬件市场,获取一定数量的用户,而后通过软件、内容、服务盈利,成为互联网公司深耕硬件产品比较现实的一条路。

更多游戏资讯请点击PChome游戏中心

更多精彩游戏内容,请点击【游戏资讯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