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放语音接口可能被颠覆掉的公司

互联网 | 编辑: 何毅 2013-10-17 10:12:00转载

据透露,微信公众号注册及运营将在10月份完全开放,并提供各种接口。微信与“寄生”其上的应用向来存在先天的矛盾,一是微信本身就是一款语音APP,二是微信开放API接口后的商业化,都将对以语音为控制端入口的各类商业类应用造成不小的打击。

据透露,微信公众号注册及运营将在10月份完全开放,并提供各种接口。微信与“寄生”其上的应用向来存在先天的矛盾,一是微信本身就是一款语音APP,二是微信开放API接口后的商业化,都将对以语音为控制端入口的各类商业类应用造成不小的打击。微信目前的“语音提醒”、“语音输入”功能就可看出其对语音识别领域的觊觎。

当然如科大讯飞、百度语音搜索等这样的一线公司自然不用过分担心,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下微信开放语音接口后,可能会影响到的几家语音行业的二三线公司。

1、搜狗

搜狗语音助手是国内复制Siri较成功的应用。初期为了与百度争夺首发,直接采用第三方的语音识别技术,发布后迅速引起市场重视。这款应用虽然复制了Siri的形式,但适度修改以活泼的卡通小管家形态出现,提供的内容涉及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智能问答。

搜狗后期为了语音服务不受制于人,也开始自己研发语音识别,效果差强人意。王小川是大家公认的“技术狂人”,在产品上也有相当的建树。

搜狗作为国内三大搜索引擎之一,语音助手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借助搜狗在搜索领域的积累,这款产品表现不俗,取得了不小的关注度。另外搜狗正在试图把这款产品推广到汽车、电视等多种设备中,据报道福特的车联网系统SyncApplink就纳入了搜狗语音助手。

在盈利模式方面,搜狗语音助手具有先天优势,可以直接利用搜狗的搜索平台实现流量变现。同时还可有效带动搜狗地图等O2O产品。

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时,搜狗语音助手也在微信上开通了公众号,用户甚至可以在微信里用语音来与小助手交互,取得与app类似的用户体验,甚至比app本身更方便。总的来说这款产品直指移动互联网的搜索入口。但微信平台开放接口也意在入口绝对不会有丝毫放松,语音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明确表明腾讯对语音入口的重视。

影响指数★

2、智能360

智能360是上海的一只本土团队开发的类Siri的应用,功能与搜狗语音助手十分类似。不过智能360早在2012年初就发布了第一版,可以算是国内最早的Siri类应用。

智能360团队专注于做语义解析技术,语音技术使用第三方引擎。今年初,该公司发布了语义云,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度。

智能360支持的领域达到四五十种,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数量在6月份据称已经超过800万,日搜索量一百万。

智能360的盈利模式还尚未清晰,是依赖搜索付费或者广告收入还不确定。但目前他们已经尝试进入家居和车载领域。

智能360的创始人何永头上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起步早,扎根本土,更了解本土用户的需求。

影响指数★★

出门问问

出门问问定位智能语音搜索,专注提供生活服务搜索。虽然其在今年3月底就发布了独立的Android应用,但是相比独立应用,创始人李志飞还是重点押宝在微信平台。

笔者认为从这点来看,微信起初是个很好的入口。不过伴随着微信即将开放语音接口给公共账号,再加上生活O2O业务是微信最看中的业务之一,自己独立操刀已是大势所趋,这对像出门问问这一类公共大号将是致命打击。

出门问问此前曾使用科大讯飞、谷歌等语音识别接口,伴随着在微信业务上面的受挫,不得已转型于语音行业。CEO李志飞称此后则使用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超越其它引擎,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限定语法的识别,一个学生利用开源代码就能实现。

相比起国内其他语音行业的公司,出门问问的技术实力显得单薄,其创始人李志飞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研究机器翻译方向的博士。虽曾在google任职,但其主要负责google翻译工作,在语音识别领域并无积累。李志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们是这个领域的新玩家,没有过去的技术包袱,使用的是最新的开源技术。这与前面的自主研发前后矛盾。

让人不仅联想到早前谷歌背景的创业者在国内鲜有成功案例,如何本土化,适应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是Google系创业者无法逾越的障碍。

作为定位智能语音搜索的初创公司,语音技术无积累,搜索技术又很难望百度等巨头的项背。李开复就曾表示:“中国Siri或安卓Siri的计划不太适合创业公司,因为投入大、风险高、技术难以实现。”该公司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缺少行业成功案例,纯粹靠VC的投资,无以为继,久而久之,将被行业所淘汰。

影响指数★★★★

微信语音服务的推出,势必在国内的语音市场掀起一轮腥风血雨。对于小公司而言面临的是生死存亡,如果能在垂直领域发力,尚有一线生机。对巨头而言,依托自己的技术研发及雄厚资金实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跑马圈地。对投资者来说,隐忍、观望则是当前最佳选择,待行业形势日趋明朗后,择机而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