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多余底片》展示了一批摄影家在摄影道路上投注的青春与热情。看过照片之后,我不仅倍受鼓舞,同时也想了解更多当时的事迹。
引言:
《八十年代多余底片》展示了一批摄影家在摄影道路上投注的青春与热情。看过照片之后,我不仅倍受鼓舞,同时也想了解更多当时的事迹。于是,带着疑问,我来到了位于北京一角的龙影廊,听影展组织者解海龙老师讲述影展背后的故事。
什么是“多余底片”
通过解海龙的介绍,我知道“多余底片”就是指一个胶卷超过36张的部分。在80年代,人均月收入不到40元,而一个国产成品胶卷则要花费2.5-3元。为了不浪费每一段底片,年轻的摄影家们相出了不少办法。他们会用一些作废的底片当作片头,减少因为上卷过片而浪费的部分,让一个胶卷能拍出38、39幅照片。不过,一些相机的计数器只能显示到36,所以在这之后具体能拍出几张其实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事情。渐渐地,年轻的摄影家们开始用这段“多余底片”来记录彼此间拍摄时的状态。
2013年6月,解海龙联合几位当代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开始了影展的组织工作。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一张张陈旧但又珍贵的底片,从全国各地寄至北京。著名摄影家崔新华、人文纪实摄影师郭广林、《中国青年报》摄影部高级暗房师张左一起负责重新扫描、输出等工作。
还原时代的质感
由于“多余底片”的特殊性质,使得这一张张照片在影调和清晰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再考虑到保存条件与底片本身质量等因素,想要准确还原时代感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后,几位摄影家们选择自己输出影像,而输出设备则选择了佳能喷墨打印机 A3+系列的旗舰产品PRO-1。
PRO-1具备12色独立墨水系统,其中灰阶墨水就有5种,分别是浅灰、灰色、深灰、照片黑和亚光黑。亚光黑又称作“粗面黑”,专用于无光泽类型纸质的输出;而深灰、浅灰的加入,确保了从白到黑间的过渡柔滑平顺。这不仅可以让影调变得更加自然,同时也诠释了黑白照片“高级灰”的魅力。
增加墨盒的种类和数量是确保高保真影像输出的必要硬件基础。在此之上,我们还需要专业、强大的色彩处理系统才能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效果。在佳能PRO系列产品中,这个系统被称作“OIG色彩处理系统”,它能尽可能避免高光处的溢出,减少颗粒感,同时让纯黑区域的密度更高。
总之,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配合下,PRO-1最终成为帮助摄影家们还原时代质感的理想工具。
智能化的输出软件
在进行调整和输出时,几位摄影家会共同确认照片的影调,尽量让最终效果贴近于传统暗房处理的风格。在这一过程中,PRO-1自带的Print Studio Pro软件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Print Studio Pro支持Photoshop、Lightroom等常见图像处理软件。它是从图像处理软件到输出介质之间的桥梁。我们只需要按照向导选择打印机、墨水和纸张的型号,Print Studio Pro就能在后台完成色彩空间调整、锐度优化等一系列工作。需要特别提到的还有“图案打印”功能。在这个模式下,Print Studio Pro能按照色彩倾向或灰阶等级输出一组附带数据的小样——这大大简化了确认照片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能让这些照片尽快和广大朋友们见面,几位摄影家经常忙到深夜。疲惫困倦的时候,就在办公桌上或者隔壁房间的沙发上将就一下。得益于良好的静音设计,PRO-1即使在清洗墨头时,也不会打扰到他们。
如需更多资料,欢迎浏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网站 www.canon.com.cn,或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