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机引发恶果:微信网银连环被盗

互联网 | 编辑: 何毅 2013-12-11 16:19:00转载

日前,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艾媒咨询发布《2013手机防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据《报告》调查研究,手机丢失或成为QQ微信等社交账号被盗的途径之一,随之而来的针对熟人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

日前,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艾媒咨询发布《2013手机防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据《报告》调查研究,手机丢失或成为QQ微信等社交账号被盗的途径之一,随之而来的针对熟人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而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手机被盗相当于将移动支付的全部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让受害者的财产面临极大风险。

《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手机盗窃案件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超过70%的网民表示曾丢失(含被盗)手机。遭遇手机被盗本已是不小的损失,但经调查研究表明,在发生手机盗窃案件后,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手机中的信息对失主的社交好友、网银账户等进行诈骗和偷窃,对失主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及艾媒咨询对微信、支付宝等账号注册方式调查显示,微信、支付宝均可通过手机验证码更改登录密码。而由于这一关联性,在手机丢失后,与手机关联的重要账号也随之落入险境。安全专家指出,相对于黑客盗号,手机丢失带来的风险更加直接,不少人会选择在手机端记住账号密码,一旦手机丢失,这些账号对拾获者来说可谓是畅通无阻。

今年9月,媒体曾报道有人手机被盗导致微信好友遭遇诈骗。据报道,不法分子盗取受害者张女士的手机后,先解除微信与手机号的绑定,随后在朋友圈内发布借钱信息,致使张女士两名朋友被骗1.48万元。而杭州沈先生的手机被盗则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不法之徒通过他手机上的支付APP盗走了3万元存款。

可见,在手机失窃案件中,一旦不法之徒掌握失主大量手机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利用微信、网购支付账号等手机软件进行诈骗,并且此类诈骗成功率更高,对失主造成的损失更大。对此安全专家建议,在平时使用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重要账号不要设置为记住密码和自动登录状态;一旦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修改QQ、微信和网络支付密码,以免遭受更大损失。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