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地优势减弱春兰从制造到创造

互联网 | 编辑: 2007-03-08 00:00:00转载

日前,春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陶建幸在接受中央级媒体采访时说,随着能源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逐步削弱,那种仅凭生产要素做大,依赖资源消耗做强的“制造”已失去竞争力,春兰已改变这种状态,并正从“制造”走向“创造”。

日前,春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陶建幸在接受中央级媒体采访时说,随着能源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逐步削弱,那种仅凭生产要素做大,依赖资源消耗做强的“制造”已失去竞争力,春兰已改变这种状态,并正从“制造”走向“创造”。

回顾22年所走过的征程,春兰的发展史事实上就是一部从“制造”到“创造”的演变史。

创新——“春兰制造”的开端“春兰制造”的成功,应该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国内白色大家电刚刚起步,民用产品极少,春兰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大胆创新,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民用空调;随后,又制造出国内 第一台民用超薄型电脑滚筒洗衣机、第一辆电喷摩托车、第一辆“轿车化”卡车、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能动力镍氢电池……“春兰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 的骄傲。

创新,不仅使春兰制造出数百种新产品,同时也更好地把握住了产品质量。

春兰所有主导产品均同时拥有ISO9000系列认证和中国长城、美国UL、欧洲CE、德国GS等多个认证,其中空调等家电产品,还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免予质量监督检查资格。技术——“春兰制造”的提升

春兰从一个年产值不足3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数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模式,从创业之初就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在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的理性扩张。

在技术领域,春兰取得“空调热交换器K值研究”、“空调声质量研究”、“空调离心风机数值研究”以及摩托车电喷发动机、计算机仿真分析、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等原始性创新成果。

在产业领域,春兰家电、机械、自动车、新能源等产业的数百种产品,发明专利已达千余项,且申请专利的比例仍在逐年递增。

目前,随着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生物制药及无线通信等高端产品的研制成功,春兰已开始享受原始性创新所带来的产权收益。

“春兰制造”的产品,已经跨过一些国家为进口产品设置的非关税壁垒,如产品的环保标准、产品的安全性标准等,从而进入全球市场。品牌——“春兰创造”的先锋

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品牌,在国内,春兰已拥有数千万 消费者。其品牌随着空调产品连续30多年的畅销,被广大消费者最先熟知并与之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元化的发展,春兰产品已变成 多门类、多品种,市场面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后,春兰产品又向时尚化、个性化、高端化方向挺进,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年轻化的特质得到更好的体现。

与此同时,春兰还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的步伐,按照 “先难后易”的原则,首先将出口的重点放在欧洲市场,以技精质优的春兰空调为撞开欧洲之门的“开路先锋”,产品先后进入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 欧洲发达国家,并很快打开澳洲、非洲以及中东、南亚等市场。在此基础上,春兰的海外“本土化”建设也取得骄人业绩,先后在俄罗斯、阿根廷、越南、伊朗、印 尼、柬埔寨等国组建空调、摩托车等产品生产线,从而使“春兰创造”迈出重要的一步,并强化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地位。

标准——“春兰创造”的延伸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春兰逐渐认识到,要赢得市场更多的话语权,只有实现自有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高度统一,做到产品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才能使“春兰制造”真正成为“春兰创造”。

为此,春兰制定标准化实施战略,在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 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制定。十多年来,春兰先后主持和参与房间空调器、冷水机组(中央空调)、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低温除湿机等4项国家标准的起 草与制定,并参与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燃料电池、人体基因修复等相关国际标准的修订和草拟,从而不仅有效地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与质量优势,而且将竞争对手远 远地甩在后面。

陶建幸坦言,“春兰创造”还太少,很多事情想好了还没有去做,关键是学习仍不够。但春兰愿意努力去“创造”,让人们在世界市场上能更多地看到春兰品牌及最新产品的身影。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