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软件砥砺前行 神软10周年发展记

互联网 | 编辑: 何毅 2013-12-26 10:26:00转载

十年,这个整数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阶段性的意义与内涵,从“十年磨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句中就可窥得一二。

十年,这个整数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阶段性的意义与内涵,从“十年磨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句中就可窥得一二。

从2003年算起,今年正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软)重组成立10周年。在这10年里,神软依托航天,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肩负使命 应运而生

当梁思礼院士回首神软重组10周年的时候,他赞许道:“你们没有辜负我们当年的期望。”神软的发展无法绕开一个和老一辈航天人紧紧相关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航天系统开始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E(计算机辅助分析)、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算机技术。这些工具软件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单兵作战,不能系统集成”的问题。

对此,由梁思礼院士等人组成的航天考察小组赴美国宇航局考察,对方先进的研发设计管理系统让这些老专家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考察结束后,以梁思礼院士为代表的航天老一代专家和负责预先研究的领导就明确提出,中国航天一定要研发自己的集成化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经过航天系统多个单位、多条战线科研人员的集智攻关,1989年,航天人自主研制出了我国军工系统第一个CAD/CAM集成管理软件——AVIDM Framework 1.0,AVIDM( Aerospace Vehicles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意即航天飞行器集成设计制造,它的成功意味着我国有了自己的集成化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由于我国基础软件研发薄弱,随着信息化在航天的深入推进,大量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图纸、文档等需要管理的数据和信息,只能使用国外有关产品。90年代,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航天开始自主研发数据库系统,基于近十年的预先研究基础,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申请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产数据库项目。项目申请获得国家科技部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国家科技部领导也明确提出软件不仅要做得出而且要用得上,要形成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因此,必须在机制体制上创新,用市场化手段驱动软件产品化、规模化、产业化。

随着AVIDM、数据库项目在航天的应用,信息化在航天产品生产研制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奠定了航天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2003年11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顺应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重组成立了神软公司,希望其能够依托航天,凝聚航天内软件研发的优势力量,整合资源,促进航天软件从过去型号应用和研究机构的开发真正走向产业化、公司化、市场化,产业化、服务社会。

神软的重组,向社会宣告:航天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

立足安全 发轫航天

神软的重组,促进了其研发的包括AVIDM在内的民族软件的跨越发展。今天,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AVIDM还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对于它的使用者来说,AVIDM全面促进了航天型号产品研制核心能力的提升。

坐在电脑前的一院一部的设计师正在认真检查着火箭设计图,他需要与图纸涉及到的单位进行技术协调,因此,他将电子图纸在AVIDM中发起电子签署,通过AVIDM发送给四院、六院、七院等生产单位的同事们进行会签,随后他根据生产单位同事们的意见对自己的图纸进行了稍许修改。在确认无误后他将自己的电子图纸在AVIDM中完成审批,随后相关部门通过AVIDM,将审批通过后的电子图纸分发给工厂相关部门组织生产。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协作单位生产人员在AVIDM中立刻看到了审批通过后的设计图纸,立马开始分工、组织生产。

这是AVIDM中的跨院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打通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数据链路,使得问题能够更快速地得到解决。

跨院协同平台通过信息化链路传输保密文件及型号图纸,不仅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单位的各项出差成本,更提高了保密性和安全性。

AVIDM在市场应用中衔枚疾走的背后,是我国对工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的反映。

在业内,AVIDM属于工业软件范畴,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开始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软装备’,是信息和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神软董事长杨海成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尤其是航天这样的高科技,核心软件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过20多年在航天型号中的不断应用与改进,AVIDM已发展到目前的第五代产品——基于Web的企业级产品协同研制管理软件,并从最初的CAD、CAM、CAE应用集成,逐步发展成为支持异地多系统集成和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工作的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软件。

现在,AVIDM已经成为支撑航天型号研制的业务工作平台,成为航天研制生产管理数字化能力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支撑了“嫦娥”、“神舟”、“神箭”等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同时,成为中巴资源卫星、尼日利亚星、委内瑞拉星等跨国卫星协同研制的工作平台。神舟AVIDM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打破了国外同类软件产品在技术和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在我国国防军工领域实现了对国外产品的完全替代。

“航天软件不仅支撑了航天型号研发,同时也促进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杨海成评价道。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

“神软走的是一条我国国防软件必须走的自主化之路,而这条路上既有来自用户需求的不断鞭策,又有国外厂商的夹击。”神软总裁于衍华表示。

AVIDM刚研发出来的时候,就开始面临着国外软件巨头的“绞杀”。在AVIDM面世前,国外巨头的相关软件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企业要想提升信息化就要承担高额的软件成本。在AVIDM面世之后,国外巨头开始逐渐降价,为了拔掉神软这个“眼中钉”,有些外商开始用免费试用的手段和神软抢客户。同时,随着航天型号与信息化发展不断加速,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增加,我们的国产软件在瞬息万变的变化面前力有未逮,这时,也有声音会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弃发展自主软件这条路了?”然而,在包括中国航天在内的很多国防安全领域企业,都没有计一时之长短,他们的高瞻远瞩成就了神软的今天。神软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软件和信息服务。

今年美国中情局雇员斯诺登爆出的美国“棱镜门”再一次将网络信息安全推上了风口浪尖。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3句诗来形容做学问的3个境界。而在于衍华眼里,这3句诗正是神软坚持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软件之路的写照。

“从国家信息安全出发,我们必须开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软件,而这正是神软10年来所坚持的理念。” 神软党委书记车玫补充道,“只有这样,军工型号研制信息化系统的基石才能够更加稳固、坚实。”

对于神软这样一家国有IT企业而言,除了面临国外竞争、客户日渐高涨的要求,还有人才的竞争。神软能够开出的薪水在业内最多也就能够排个中等,也经常会有公司以高薪、分房等优越的物质条件吸引着它优秀的核心员工。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坚持了下来,是因为他们不单纯将自己当做一名IT“码农”,他们更将这看做是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神软是一家IT企业,但同时它也是一家航天企业。IT文化赋予了这家公司兼容并蓄的开放氛围,而航天基因又让这家公司承载了国家使命。“正是这种开放而又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氛围,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和优秀人才加入其中并留了下来”,车玫颇为自豪的说。

航天内外 双线并进

走过十年,让神软骄傲的不仅有以AVIDM为代表的工程软件,神软在基础软件、管理软件、政务软件等领域成果同样丰硕。

基础软件领域,根据计世资讯2011年发布的调查显示,国产数据库的总体市场份额仅占8.8%,另外的91.2%被国外厂商瓜分。由于发达国家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口存在技术保护壁垒的限制,使用国外的数据库,源代码掌握在他人手中,这样势必会给一些敏感领域带来信息泄漏的危险。

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扶持下,神软形成了神通数据库、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等一系列安全可控基础软件产品,为我国信息安全提供基础软装备,有效的避免了国外基础软件在国防军工及政府等敏感领域应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管理软件领域,神软经过多年业务积累,以及与国际国内知名厂商合作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企业门户及协同社区等20大管理应用解决方案。孜孜不倦地自主研发完成了综合业务协同管理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3大基础管理平台。形成了人、财、物、产、供、销等全方位管理的一体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企业统筹管控软实力,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在政务软件领域,神软以门户网站和智能办公为主体,为政府机构量身打造的政务综合平台,构建务实高效的政务“软实力”。

今天的神软形成了以基础软件、工程软件、管理软件、政务软件为核心业务,提供咨询规划、软件研发、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高安全等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的业务格局。目前,神软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数据库行业的佼佼者、工业软件的领跑者和管理软件领域的实力派,以其自主研发的各项产品为基础,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和支撑。

十年发展,神软已从成立之初不到百人、2层办公楼到现在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办公的航天软件园。同时,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也有力助推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维护了我国国防信息安全。

回顾这份光鲜的成绩单,神软是否完成了当年被赋予的使命呢?

“远远没有。”杨海成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神软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支撑航天信息化建设的重任,现在,随着航天型号越来越多,这个领域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宽,对于神软来说,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越来越重。除此以外,神软还要参与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去。

今年开始,淄博高新区的企业与创业者开始享受到智慧城市数字港带来的便利,这个由神软历时3年规划、设计和建设而成的项目,让信息服务真正成为淄博高新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推动力。经过10年发展,神软在推动航天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之中,而淄博高新区的智慧城市数字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现在,神软的收入来源中,航天内外基本平分秋色。对于神软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一家以“打造自主软件品牌,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铸就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软件企业”为愿景的企业,这一目标是无法通过“啃老”实现的。

“神软作为航天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业化公司,不仅要做航天信息化的产品提供者、系统集成者和运营服务者,也要成为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于衍华表示,这意味着非航天系统业务在该公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于衍华有着自己的理解,神软的未来,一个极端是成为集团公司的信息化部门,另一个极端是完全面向市场,但这两个极端都不是神软要走的路。神软必须找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要面向市场化,另一方面又要将航天赋予的使命完成好。

当前,我国航天事业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正在不断促进信息化与传统工业进行深度融合,对于神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向“十二五”,杨海成说:“神软将形成工业软件、管理软件、基础软件、政务软件四大类产品,基于产品打造智慧城市、系统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四大平台,同时基于平台开展服务业务。”对此,神软提出了“一流、两融、四化、二十一亿”的目标。

“一流”即成为国内一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一流的产品,形成一流的服务,打造一流的管理和形成一流的队伍。

“两融”即融入数字军工,成为“数字军工”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融入行业应用,围绕军工行业、电子政务行业等培育更多的优质客户。

“四化”即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化改造,使神软彻底从研究所、课题组文化进入市场化的运营和操作;通过专业化整合,使神软整合资源,能更合理的分工,对客户形成更专业化支撑;通过资本化运作,积极推动IPO,打造“军工软件第一股”,带动神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获取跨越式发展的资本杠杆;通过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化应用,是现有业务得到提升和转型。

“二十一亿”即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

2013年是神软重组10周年,也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神软规划的“十二五”战略也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正如提起操作系统就会想起微软,提起企业软件就会想起甲骨文,于衍华希望,将来提起“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软件”的时候,人们第一反应就是神软,提起工业软件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神软。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