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巨人从昏睡中唤醒,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3月6日,由于英特尔公司的反击,AMD公司宣布2007年第一季度盈利目标可能无法完成,该公司股价也应声而落。
过去三年来,AMD巧妙地应用各种策略,改变了英特尔在电脑芯片领域的独霸局面。据国际著名市场咨询公司MercuryResearch调查,2006年第四季度,AMD的市场占有率前所未有地攀升到25.3%,数年前,它仅为7%。
面对AMD强大的攻势,不甘示弱的英特尔迅速反应过来,并在去年夏天发动反攻,凭借产能优势,在AMD获利丰厚的服务器芯片市场不断发动价格战,让AMD败下阵来。
不过,AMD短期受挫,并不等于双方胜负已分。AMD董事长兼CEO海克特·鲁尔兹誓言将夺回失去的市场,他的杀手锏是预计在今年夏天推出的新一代四核处理器芯片。
自2003年借助皓龙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上的出色表现,AMD由一个为低端客户提供低价芯片的供应商一跃成为英特尔最主要的竞争对手。4年过去,这对IT界最著名的品牌冤家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争夺中国
“AMD要在全球取得成功,必须在中国成功。”这是AMD高层的共识。这句话,对英特尔也同样适用。毕竟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脑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英特尔和AMD在中国的角逐将直接影响芯片大战的最终结果。
为了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07年1月,英特尔中国区从亚太区脱离,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及非洲、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销售与市场区,并将2007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的举办地点从美国旧金山改为北京。
这是英特尔对其2006年在中国市场上麻木状态的抢救措施之一。整个2006年上半年,英特尔让业界感觉一直处于梦游之中。2006年1月,AMD携手惠普;3月,AMD和联想全面合作;5月,戴尔加入AMD阵营并在8月将双方合作拓展到台式机领域;9月底AMD与方正联盟。世界级电脑巨头不断投入AMD怀抱,英特尔却无动于衷。
面对AMD的凌厉攻势,英特尔总部终于从酣睡中醒来。2006年5月16日,英特尔中国元老杨旭在升任亚太区总经理18个月后重新回归中国区。此时,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赖一龙辞职,另一位总经理简安琦被调离。上任不久,杨旭表示:“面对竞争对手的攻势,我们的饥饿感不如对手。”
41岁的重庆人杨旭乡音依旧,但这块他曾经纵横捭阖的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2006年一季度,IDC的数据显示,AMD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同期的16%增至25%,同期英特尔市场占有率从84%下滑至74%。
和英特尔不同的是,AMD的中国市场策略有效而直接。2006年8月,AMD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2006年年底,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在大区成立仅2年时间就升任为AMD全球高级副总裁,成为AMD最核心的决策层成员之一。
合纵连横
由于电脑行业利润率的持续下降,电脑厂商们只有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才能赢得竞争力,因此性价比优于英特尔的AMD产品成为众多厂商的新宠。
更重要的是,与AMD的合作可以增加与英特尔讨价还价的砝码。长期以来,同等性能的AMD和英特尔芯片,英特尔的价格要高出20%以上,但由于英特尔在业界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电脑厂商们一直敢怒不敢言。
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英特尔实质成为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PC厂商的幕后推手。正如有从业者指出:就像一场发牌游戏,英特尔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影响国内PC厂商们的起落沉浮,并以此构建一个相互制衡的关系网。
1996年4月,杨旭要求英特尔总部支持联想集团的“芯片+主板”战略,使得联想“万元奔腾”一举替代“486”,扩大了英特尔在中国的版图。当然联想也因此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军者。
2001年,英特尔把奔腾4代处理器的首发权授予了TCL,而2004年推出迅驰第二代Dothan时,它又选择了此前从未涉足笔记本电脑业务的海尔。英特尔的推手能力让所有合作者都意识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AMD打乱了英特尔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2005年末,清华同方开始与AMD合作,随后英特尔的蓝色阵营不断哗变,到2006年9月,随着方正与AMD联盟,中国国内所有一线电脑厂商全部倒戈投向AMD。这使得AMD的中国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一直以10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面对AMD的强劲挑战,英特尔选择了一贯手法:发动价格战打压对手。为了收复失地,英特尔部分芯片产品降价幅度高达50%。同时,重新起用旧人,巩固与电脑厂商的关系。
在2006年5月英特尔宣布中国区总经理人事变动的当晚,杨旭出现在联想的发布会场上。这是自2004年8月联想与AMD合作“圆梦电脑”后,英特尔高层首次出席联想的发布会。杨旭和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交情深厚。
在英特尔的策反之下,一些电脑厂商也增加了英特尔产品的采购量,清华同方也重新投入英特尔的怀抱。
但英特尔的反攻并没有给AMD产生巨大影响,毕竟还有一些如七喜、TCL等二线厂商,对英特尔厚此薄彼的手法不满,继续加入到AMD阵营。
AMD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产能。为此,AMD让德累斯顿工厂的产能翻了一番,从2005年年产5000万块芯片的规模增加至年产1亿块芯片,并加速新晶圆厂投产,以便确保诸如戴尔这样的大客户能够得到足够的供应。但这不足以满足全部需求,也使得AMD没有足够的实力完全替代英特尔。
技术制胜
AMD在数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其芯片技术的提升。
2003年是AMD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AMD率先在64位技术上取得突破。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回忆:“当时大家认为,64位技术需要另一个架构即高端部分,但AMD却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了向下兼容32位的64位产品,这意味着用户只需较低成本就可转换到64位。”
和英特尔一向强硬的市场策略不同,AMD非常注重给客户一个差异化的选择,让客户能在AMD的平台上,去再次创新和再次增值。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AMD的产品得到了市场普遍的认同。
正是这一贴近普遍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让AMD这支楔子稳稳地入英特尔腹地。多年来,AMD处理器的性能也曾有过数次超过英特尔,但每次都遭遇英特尔的迎头痛击,使其超越仅仅昙花一现,但这一次英特尔几乎无所作为,这为AMD赢得了机会。
2006年7月,AMD先于英特尔推出了双核炫龙64位移动处理器,迅速打乱英特尔的战略计划。这也使得全球市场上,英特尔和AMD在芯片性能上的竞争升级。
2006年之前,英特尔抱着一统芯片江山的野心,在通讯芯片等多个行业全面出击,其结果是公司变得日益庞大,效率低下。而AMD的逆市而起,逼迫英特尔改变产品推出的节奏。
在AMD先于英特尔推出双核炫龙处理器后,再也坐不住的英特尔,在2006年7月27日,推出“酷睿2”双核处理器后仅仅100多天后,于11月14日又推出30多款技术更领先的四核处理器。
双方的竞争不仅停留在市场层面,还蔓延到报刊杂志上,从2005年末,AMD不断质疑英特尔的双核产品,认为英特尔欺骗消费者,双方的口水战一直蔓延到2006年中。
同时,AMD公司还在各大报纸上刊登了整版广告挑衅Intel,要让各自的芯片性能“决一死战”。
AMD的挑战,也促进英特尔的工作效率。英特尔素来有推迟交货的传统,但在2006年,它的数款产品均按时推向市场,甚至四核的桌面及服务器处理器的出货时间还从原定的2007年上半年提前到了2006年11月。英特尔在产品研发和新品推进的市场策略上,都采取了更为主动的方式。
决战2007
行业内有句俗语:AMD有三个坏年头和一个好年头,英特尔则是一个坏年头和三个好年头。那么2007年对双方而言将是什么年头呢?
刚进入2007年,英特尔宣布已经和Sun公司结盟,并劝服Google“弃暗投明”。几年前,一直在服务器领域发展自家硬件、软件系统的Sun在迫不得已之下,发布了X86(也就是Intel、AMD所使用的架构)产品线,但却一直不愠不火,直到和AMD的合作。与惠普、戴尔这些骑墙派不同,Sun一直旗帜鲜明地站在AMD一边。因此此次反水令AMD十分恼怒。
虽然在美国市场获得进展,但英特尔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尚难预料。
在英特尔提前启动的四核市场,AMD预计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Opteron版本的晶片。在每一片矽晶片上拥有相当4个核心运算处理器。而英特尔的产品是由两个双核运算处理器所组成。技术仍然是双方竞争的主导力量,英特尔要想继续一统天下,就不能再在产品研发上犯任何错误。
2007年英特尔还将继续面对来自AMD的反垄断起诉。在起诉的两年时间中,AMD不仅通过技术创新有力打击了英特尔的市场霸权,同时也带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2007年对AMD最大的挑战,则是整合其耗资54亿美元收购的加拿大显示芯片厂商ATI公司。这桩去年7月发生的并购,是当年芯片行业年度最大并购案。理论上这一整合将把芯片行业的技术创新带到一个全新领域,也将增强AMD的技术实力。
AMD和ATI组建的新公司将拥有73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机构遍及加拿大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
而AMD在借贷25亿美元之后,公司的负债率将从原来的10%猛增到37%。合并同时也将断了ATI公司的另外一条生路:向英特尔提供集成显示芯片的芯片组,这个业务每年可为ATI公司带来9000万美元的收入。
看来,2007年对谁都是困难的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