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实行超极本三步走的计划,而在2011年之前超极本的概念intel就一直在推广,并在2013年10月对新一代超极本进行了PC平板二合一的定义即类似于Surface Pro、华硕T100等类似的产品。按理来说,超极本在经过了这么久的产品宣传推广后人们应该对其相当熟悉
“超级本”还是“超极本”?
进入正题之前我还是想大家能够再读一遍题目,并且特别要注意开头“超极本”三个字,正因为如此是因为这三个字是我经常会犯的错误,所以也是加深一下各位的印象,希望大家不要跟我一样犯错。在此也是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顺便引入今天的文章。在我刚刚进入笔记本频道正式成为一名编辑那会儿,平日的工作就是与各种各样的产品打交道并且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现在也是这样),所以对于产品的名称与信息参数以及行业术语等等应该是早已烂熟于心的。
然而即便是如此,文章中还是出现了重大的专业术语错误让主编逮了个正着——在写一篇关于“超极本”的文章中,当中所有“超极本”都被写成了“超级本”。而即便是受到提醒之后,在之后的文章中,居然还是出现了相同的错误,并因此付出了惨痛的金钱代价。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新青年,我自然也是要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
因为“极致”所以“超极”
事后思来想去,觉得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对于超极本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一开始我对于超极本的理解就是超级好的品质,包括超级强的性能,超级强的续航,超级薄的机身,其实这本身理解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距离真正的概念还有所偏差。“超极本”的概念是由intel率先提出为了与苹果Macbook Air相抗衡的产品,英文为“Ultrabook”而Ultra的中文释义就是极端。它推崇的不是“超级”而是“极致”:极强的性能,极速的反应,极长的续航,极致的纤薄,极炫的视觉。所以这么一来就不难理解“超极本”的由来了。
概念混淆 产品体验欠缺
同时这也顺带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如此有“歧义”的术语,误解的难道仅仅会只是我一人?我想情况可能并非那么乐观,之后我便以各种途径去询问身边的人:应该是叫“超极本”还是“超级本”?很多人不出所料一口答出:“超级本”。而少数在一段询问猜疑中给出了前者,但我知道只要他们迟疑了,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对于超极本的概念是混淆的。
intel主导超极本
intel在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实行超极本三步走的计划,而在2011年之前超极本的概念intel就一直在推广,并在2013年10月对新一代超极本进行了PC平板二合一的定义即类似于Surface Pro、华硕T100等类似的产品。按理来说,超极本在经过了这么久的产品宣传推广后人们应该对其相当熟悉了,但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模棱两口,混淆不清?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的,因为这关系着,推了如此之久的超极本是否真的为消费者所接受。
当时甚受欢迎的Y450
在淘宝指数中输入“超极本”与“超级本”一词我们发现虽然2013年对于超极本来说是产品爆发的一年,但是其搜索指数确实呈现出走低的态势。
“超级本”淘宝指数
“超极本”淘宝指数
这隐隐约约给了我们一个讯号,人们对于超极本的关注度会不会在走低?毕竟,指数降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淘宝作为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人们在淘宝购买大型数码设备的几率并不如实体店或者京东来得多,再者就是如今直销渠道也更为丰富,众多厂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订购方式,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论证。
我们依旧还是采用实际调查采访的形式进行我们的问题探讨。想要得到最为准确的答复,最好的方法就得找到一群当下对于笔记本有更新换代人进行交流的。我身边的大部分朋友属于伪90后,就是正巧卡在90年坎上的一代。他们大多数人是在大学之后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的个人笔记本(不排除有高富帅、白富美对笔记本早已不屑一顾)。毫无疑问当初选购的时候必然是抱着强性能,低价格的心态去购买的。
“我想我可能不会爱上你”
而如今他们中大多数人也是终于跨过了自己的学生生涯,正式进入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陪伴了自己长达四年之久笔记本也开始逐渐出现性能下降,外观磨损,设计过时,偏离主流的现象。而现在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独立可支配的收入来源,首当其冲就是为自己的数码装备更新换代,所以他们是现今最有可能有购本需求的人。
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当我问及:你们在购买笔记本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性价比!虽然现在在我的字典里已经没有“性价比”这个词汇了,但是在他们的概念里,性价比还是真切存在的。其实他们说的性价比也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于笔记本最关心的两个方面——性能与价格。而这与他们四年之前选购笔记本的需求是一样的!当我告诉他们可以选择轻薄甚至可拆分的变形超极本,既可以当Pad又可以当PC用时,他们并没有很兴奋,有的直接拒绝了。我记得有一个人给出的回答是:我已经有了一个Pad,为什么还要再多买一个?
要那么多Pad来切菜?
还有一位对变形超极本(华硕T300)的极致轻薄可便携性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表示有了变形超级本之后,自己就可以随时随地玩各种游戏了,想想就很酷!但是当我告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超极本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完美的游戏体验,特别是在某些大型3D游戏表现上是有所欠佳的,他马上便表现出了失望……我想此时他心中复杂的心情用那句“我想我可能不会爱上你”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了,随后他们就将目标锁定在了一款东芝游戏本X70,前后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
大家购买笔记本的需求
说到这我们不禁觉得变形超极本似乎有些彻底失败了,可不能这么说,因为那只是一部分人对于变形超极本的看法。当中也出现了一批对于超极本有一定诉求的人群。当他们对变形超极本表现出欲望时,我一般都会将变形超极本如今并不能在游戏端展现完美状态以及价格可能偏高的状况告知予其,他们表示,我对于PC的需求不高,也不玩游戏,一般的PS,Office等常用软件,还有就是娱乐,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所以变形超极本十分适合。还有就是它的便携性真的很方便,设计又轻薄好看,但价格不要高得太过离谱都最好。这样的人群多以女性为主。
高端遇尴尬 低端有春天
其实说到这,我们大致已经可以了解到当下人们在选购笔记本时,所考虑的各种需求,其实都是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打游戏、看电影、可便携等等。他们在与我的交谈中几乎很少去问及关于电脑配置的问题,很少去提及一些配置参数方面的问题,似乎更在乎一个新的产品能够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实际体验。众所周知,PC一直都是以摩尔定律在发展的,想要消费者去购买变形超极本,首先就是在与过去相同的价格基础上变形超极本能够为他们带来比以往更好的使用体验。而变形超极本是否为他们带来了这样的实际效果?目前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效果。
变形超极本让我们使用PC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变形超极本讲究轻薄便携,说白了就是使我们在PC端的使用体验不再拘泥于固定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更自由地随时选择不同的地点来进行我们在PC端的活动。而从如今实际的情况来看,变形超极本并没有完成从性能上超越PC并且代替PC,这也意味着变形超极本可能并不会为我们带来完美的移动PC的体验。而另一方面微软新系统Windows 8也没能够展现出如今在平板端能够撼动IOS与安卓的实力,这让售价昂贵的变形超极本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低端市场有春天
而高售价的变形超极本在性能体验上也并没有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等价提升。但是变形超极本的优势在于即使是售价再低的变形超极本它也能够运行x86架构的程序,并具备生产力,投入与产出比是相对对等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做到平板的价格,性能还要比平板强,并且还有生产力,这样一来变形超极本就非常具有诱惑力了!而如今这也真是众多厂商正在着手去做的。而我个人也相信,在变形超极本的性能没有得到重大提升的时候,低价变形超极本可能才是自己真正春天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