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盘点 家电产品消费时的三大雷区

互联网 | 编辑: 2007-03-14 00:00:00转载

今年是猪年,很多人都希望过得逍遥自在,但在 消费 购物时,大家可不愿变得那么“猪”,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3·15”将至,又是维权的高峰期,为阁下指出家电消费的几大“雷区”,以防中招。

今年是猪年,很多人都希望过得逍遥自在,但在 消费 购物时,大家可不愿变得那么“猪”,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3·15”将至,又是维权的高峰期,为阁下指出家电消费的几大“雷区”,以防中招。

名牌产品未必有保证

过去,我们总以为名牌就是保证,所以购买产品尤其是 3C用品时多会指定某一知名品牌,即使价钱比普通牌子贵许多也不介意。因为名牌之所以会成为名牌,就是质量、服务都更胜人一筹,使用起来就可以更安心。但 是近年来,不少名牌产品却一再令消费者失望,使得我们对之望而却步。

严重的质量问题已经使其形象大打折扣,就连售后服务也让人难以满意,因为这些“名牌”公司最终都表示对出现问题的产品只负责免费或有偿维修,不免费升级或者退款,更加不会召回,令消费者十分失望。

功能越多,烦恼越多

据了解,为了使家电更加个性化,现在不少厂家都为产品开发了更多的功能,如健康 空调 , 洗衣机 可消毒杀菌, 冰箱 上装 有 液晶屏 能够观看节目等,还有一些 小家电 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功能。这些功能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浪费的,而只要是贴上“多功能”的 标签 ,价格就会“更上一层楼”。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一件产品承载的功能越多、越复杂,往往出故障的概率就越高,而在诸多的功能中,一旦其中的一种功能出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整个机器瘫痪。因此,消费者购 买家 电最好不要太过“贪心”。

维修总是修不好

最近,毕先生家里的冰箱不制冷,但维修人员多次上门检测维修还是修不好,后来毕先生才知道这些维修人员并非专业人士,最后还得到专门的维修中心花钱请师傅来才修好。

据悉,遇到像毕先生这种麻烦事的人并不少。近年来,维修人员技术不过硬,人手短缺、零 配件 短缺已是家电售后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而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售后服务人员并不是厂家提供的,很多维修人员是临时 招聘 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调查显示,某些大家电的送货、安装及维修等售后服务都是由商家负责,厂家只负责 监控 ,只不过商家的安装人员上门时穿的都是厂家的 服装 而已。

无论选购什么产品,只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让人放心,消费者在购物时不能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而必须对生产厂家的实力以及美誉度了解清楚,并保存好相关凭证,以确保出现问题时不会“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