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超频还有意义么
自NVIDIA GT600问世以来,中端以上的显卡中包含了GPU Boost智能加速技术,可以使GPU尽可能的发挥剩余价值,配合自适应垂直同步之后又可以降低功耗等,越来越追求能效,现在已经不单纯傻拼性能的时代了。GT600系列具备的是第一代GPU Boost技术,而GT700和最新的Maxwell是进化的GPU Boost 2.0,2.0的加速上限更高,并且温度也加入了保护参考值范围,对于加速功能,诸如GTX760这样的中高端显卡还有预设超频的必要么?
我们都知道GPU Boost 2.0是以TDP以及GPU的温度为双重判定标准,在两者的阀值以内即可执行无级加速,通俗讲就是功耗只要没有到达NVIDIA规定的上限,GPU核心温度没有超过85℃,GPU的核心频率是有多高就飙多高,高到一定程度时,比如GPU的体质极限,亦或者TDP的极限之后,又会下来,因此最终将保证一个稳定的标准来持续运行。
包括我们在内,很多网友以为一个预设1033MHz的核心频率的显卡最多加速至1098MHz,因为GPU-Z的信息检测中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不过在后来的实测中并不是那样的,1098MHz只是相对于1033MHz的一个目标加速值,意味着可以存在65MHz的幅度,但你实际运行一些3D程序时它有可能是超过1098MHz的,也就是说它在TDP和温度范围之内,是无级加速并且没有固定封顶上限的。
微星的GTX760Mini Gaming
同样的,将核心频率从1033MHz手动超频120MHz,变成1153MHz之后,目标加速值也会随着提升至1218MHz,在TDP和温度的允许下,核心频率依然可以突破1218MHz甚至都有可能到1250MHz。在这种加速机制之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手动超频&出厂预设,除非Boost的限制。
实际运行的执行频率并非手动设定那样(点击放大看原图)
实际执行并非GPU-Z显示的那样,实际执行频率仅仅在1110MHz左右徘徊,根据温度来看并无大碍,主要是TDP已经达到了99.9%,没有达到预设的1153MHz,更不用谈目标值1218MHz了,因此实际执行频率仍然是TDP和温度说了算,预设超频仍然跳不出这个圈。
从两年前,600系列开始,NVIDIA给AIC重新规范了硬性指标,比如包装盒的主体风格,字体,以及高端显卡的形态诸如GTX 690/TITAN等,均是按照NVIDIA的意思来办,弱化AIC自身品牌,强调NVIDIA在业内的主导地位。
无论是超频还是GPU Boost 自发的加速,都必须遵循在GPU体质承受范围之内以及电力或者料件的承受/供应能力之内,对于显卡实际的升降频,都是完全由NVIDIA的保护机制来左右,其实这个保护机制是可以突破的,诸如我们评测过MSI的闪电版,影驰的HOF,启用超频BIOS后的确突破TDP/温度的限制,但这些料件和设计都是顶级,都是自家的信心产品,对于普通显卡来说预设高频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