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细分市场 开启匿名社交新尝试

互联网 | 编辑: 何毅 2014-06-11 17:39:00转载

匿名社交,逐渐在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的移动互联网热词,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如果聚会的时候不提两句这货,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种现象级的情况堪比2011年“团购”最疯狂的那一段日子。

匿名社交,逐渐在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的移动互联网热词,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如果聚会的时候不提两句这货,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种现象级的情况堪比2011年“团购”最疯狂的那一段日子。

  轰轰烈烈的花样作死大赛?机会将在细分市场

  但是这个瞬间爆发的市场却一点也不太平。近日,秘密由于对匿名社交App“始祖”Secret的汉化级模仿而遭苹果下架,而其他技术架构都脱身于Secret的各类匿名社交应用也都面临着被“强势维权”的境地。“自古以来”,入华的互联网产品数不胜数,但是从最开始就大张旗鼓维权的却极为罕见。

  面对刚刚火起来的市场环境,就被兜头一盆冰水,让匿名社交的开发者们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坚持?甚至可能面临诉讼的法律风险,这次Secret的重拳出击看来不是虚张声势;放弃?让嘴边的鸭子飞掉,这也是绝不可能。历来在“创新”领域缺乏建树的国人,其才智却可将“微创新”发挥到极致。比如说这两天悄悄在APP Store上线的匿名社交新贵——乌鸦,也许其探索思路,可以给其他开发者一个参考的方向。

  其实从产品本质来说,乌鸦与其他匿名社交类app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是在内容引导层面,乌鸦无疑先行了一步,对细分市场更有针对性进行了布局。乌鸦V1.0.3版本支持全国几十万家公司、20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全国重点高中初中学校的分类,我们甚至可以把其理解为一个“移动匿名开心网”和“移动匿名人人网”的结合体。

  稍微冷静一些的移动互联网人都没有对匿名社交这种形式表现出很乐观的判断,当然,客观上市场潜在需求巨大,但是匿名社交天生的劣根性和负能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如何做好内容引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市场份额,我们不能说乌鸦的出现是匿名社交的救世主,但它确实带给了行业新的思维方式。

  关于匿名社交不负责任的畅想

  匿名社交的兴起,其实已经被敏感的传媒圈当做营销工具充分利用,有预谋的在匿名社交圈释放猛料,转而由好事的自媒体人解读,再由传统互联网扩散,引发话题爆炸,一个完整的传播规划就此形成。

  但匿名社交的功能性仅限于此吗?吐槽、爆料、情感宣泄,这只是基础体现,未来商业竞争的间谍化与反间谍化,匿名社交很可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按照企业来划分,从海量的吐槽中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如某企业出现大规模的员工吐槽抱怨,很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管理或商业规划上的无力,根据此类“情报”分析则可以实行对竞争对手的精准打击;而周密安排、精准适度的释放负能量,也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有预谋的诱骗。舆情分析,也许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当然,这种类似电影情节的情报战,是否会真正的出现,不得而知,但其实,笔者想要表达的只是,匿名社交,如果只作为内容承载平台,商业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流量、入口这些概念对全新的社交平台是共性,想要杀出红海,差异化运营之路,是绕不过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