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R7 260X已降频 还有优势吗
最近高端显卡市场虽然没有什么新玩意推出,但是中低端市场却仍一如既往地火爆,在NVIDIA推出GTX 750Ti后,便与AMD的R7 260X展开了正面的拼杀,两者的价格也都降低了不少,甚至后者的价格已经来到和GTX 750差不多的水平了。
不过最近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R7 260X都在频率上有些缩水。具体来说,公版的R7 260X的核心/显存频率分别为1100MHz和6500MHz,而目前能买到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核心/显存频率为1000/500MHz的版本,另外一种是1000MHz/6000MHz的版本,但都比公版低了不少。
目前R7 260X显卡以降频版居多
在价格上,这些降频版的R7 260X和GTX 750的价格也都处在相同价格区间上,比如频率为1000/5000MHz的昂达R7 260X神盾1GD5显卡为699元,而频率为1000/6000MHz的镭风R7-260X 毒蜥Twin-1GD5显卡为799元。至于GTX 750则大多处于799元的价位,和1000/6000MHz频率版本的R7 260X持平。
市售GTX 750显卡价格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此前GTX 750Ti可以稳胜公版R7 260X,现在面对这两种R7 260X的降频版,比GTX 750Ti定位更低的、价格也略有优势的GTX 750有何表现呢?这就是本次的话题。
最具典型代表的降频版R7 260X显卡
GTX 750我们选用的是影驰GTX 750黑将版显卡,核心频率1110MHz,显存频率为5010MHz;作为对比用的“降频版”的R7 260X,则分别选择是上述两款最具代表性的R7 260X,一款频率为1000/5000MHz,一款频率为1000/6000MHz。
750与260X降频版激烈的性能角逐
●3DMark 11 Extreme测试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Futuremark的大作3DMark 11终于发布,这也堪称2010年Benchmark方面最重磅的炸弹了。作为业内公认的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所有硬件网站的测试标准,成为衡量市面上所有显卡和PC平台的标准型测试项目——从3DMark 99到3DMark Vantage十多年的时间里3DMark系列都是如此成为图形测试的标准。
Futuremark总是在版本号的前一年推出新软件,这次也不例外,3DMark 11在09年底就诞生了,不过巧合的是,它的版本号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基于DirectX11接口的基准测试软件。
●DX11游戏 《孤岛危机3》测试
在经过两代三作的《孤岛危机》系列,《孤岛危机3》欲实现1代与2代完美结合,即自由的沙盒模式加可垂直作战的大都市环境。同时3代的都市并非只有生硬的高楼建筑,而是要创造出一个真真正正的有丛林,沼泽,草地,峡谷等各种丰富元素的都市雨林。在《孤岛危机3》中,我们还会遇到新的Ceph敌人与全新的武器,如高科技复合弓。
●DX11游戏 《古墓丽影9》测试
《古墓丽影》(Tomb Raider),在中国通称“古墓丽影9”。游戏由Crystal Dynamics开发,Square Enix发行。新作聚焦于劳拉年轻的时期,摒弃了前几作女超人的设定,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看到更真实的劳拉形象。由于引擎的升级,本作相比之前的作品会有更优秀的画面,是《古墓丽影》系列最具变革性的一作。
●热门FPS游戏 《使命召唤10》测试
《使命召唤:幽灵》 是由动视暴雪旗下工作室Infinity Ward开发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属于使命召唤系列第十作,采用IW引擎(IW 6.0改良版)开发。该游戏由斯蒂芬·加汉参与单人模式的编剧,讲述的是一支关于“幽灵小队”的故事,故事年代设于近未来!!
●热门高负载网游 《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测试
魔兽世界作为网游中曾经的一哥,现在的玩家保有量仍然是可观的,特别的装备获取和交易模式让游戏平衡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副本需要团队协作的前提下显得含金量十足了。版本从德拉诺之王、燃烧远征等等直到今天的熊猫人之谜一路走来,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10年的时光。
●热门高负载网游 《剑灵》测试
剑灵可以说是目前最火热的网游,它基于腾讯强大的推广传播力度以及剑侠题材的背景,将打造几亿华人的游侠梦。剑灵是为数不多敢于吃螃蟹的高负载网游,在画质以及效果方面堪称奢华,并且支持NVIDIA最新的FXAA抗锯齿算法。
背景中反派人物——秦义绝
在理论测试方面,GTX750和两款降频版R7 260X几乎不分伯仲。游戏性能GTX750Ti的领先幅度非常可观,它不仅能够战胜价格比其更低的1000/5000MHz版本的R7 260X,即便面对同价位的1000/6000MHz版本的R7 260X。在《孤岛危机3》、《古墓丽影9》以及《使命召唤10》三款热门游戏中,都有10~20%的优势,而在热门网游《魔兽世界》中,GTX 750的优势竟达到70%左右,至于另一款当下火爆游戏《剑灵》,GTX 750的表现依然令人信服。
架构的艺术 性能功耗双丰收
●空前科学的架构配比
性能强大功耗就一定高么?答案是不一定的。计算架构不同,能耗表现就不同,GTX750系列使用的是NVIDIA最新Maxwell架构,对上代Kepler的处理器群组经过了二次优化配比,R7 260X使用的是HD7000的扩展架构,前者MIMD,后者为SIMD。
Kepler架构中的GK104即便只具备8组Polymorph以及256BIT的位宽也能够大幅超越Fermi时代的所有单芯产品,也就是说NVIDIA不再偏执的追求曲面细分和末端输出。保证庞大的着色和顶点运算能力的支撑才是游戏最本质和核心的需求。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指令或处理需求,在SMX庞大流式运算体系中并不是最完美的被计算出来,我们猜测在此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延迟和等待,或是刚从Fermi演化到Kepler直接扩张成极致流处理器群组(SMX)的火候太过了些,从Maxwell开始,SMX就又进行了中和式的改进。
GM107中的流处理器群组被称作SMM,是以Maxwell的架构而辅助命名,当然核心部分的架构并未变动,最大的变动就是将创建缓存单元,Warp调度单元,路径指派等等搭载32个CUDA,8个LD/ST以及8个SFU和后端的L1以及纹理单元打包成了一组小的SM,总体来说仍然是每组SMM包含128CUDA以及对应的运算单元,但分配调度更加灵活简单。可以通俗的认为支持四条逻辑线程在灵活计算,当然架构图中并没有标出双精度单元DPU具备几个,但我们猜测NVIDIA并没有完全关闭或取消它们,毕竟部分应用还是会用到。
由于结构的重新编排配比,加上一些细微的改进和优化,使得CUDA的单位效率提升了35%,同样的性能输出下能耗下降50%。
●低功耗可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GM107实现了单个CUDA超越Kepler逾35%的性能总成,以及2倍的性能瓦特比(即能耗比),是Fermi同级产品(GeForce GTX 550Ti)的4倍,也是NVIDIA近年来首款不需要独立供电的中端产品,改变了以往X50至少需要6PIN的历史,直接将TDP控制在60W以下,也就是说只要是非大幅超频的产品,主板PCI-E供电即可满足其需求,完全适用于任何平台下,包括标配主流300W PSU电源供应器的OEM品牌机,还是各种PIO亦或ITX主机中,精巧的供电、显存以及走线也完全可以按照需求来布局在半高甚至更矮的显卡PCB上。
卓越的能耗比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玩同样的游戏,不再忍受噪音和发热的煎熬,亦不必担心主机的PSU会有需求上的问题。在性能上充分满足剑灵、龙剑、激战2、逆战、坦克世界、WOW、LOL等网游巨制的情况下,越节能也就越适合商业电费昂贵的网吧市场。
●GTX750与R7 260X功耗PK
我们使用功率测试仪对两卡进行待机和满载的功耗对比,X79平台无法使用核显这是必须安装独显来读取待机功耗的原因,那么根据常理待机时的功耗仅数瓦,GeForce GTX 750以及本次所用的降频版R7 260X的待机功耗不相上下,后者略高3W。
使用Furmark 1.9.2压榨测试软件将GPU充分满载测得平台功耗分别是224、222.5、275瓦,其中同为GM107的两款显卡即便是相差一组SMM,功耗表现也极其相近,而R7 260X则高出53W的功耗。
按照实际功率来计算,显然该降频版R7 260X比GTX750的功耗要高出60%~70%,而游戏性能低20%左右。
附加价值高 看750的那些软实力
对于驱动、软件的优化、执行效率以及附加功能都统统算作软实力,这也是选购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GTX750的性价比和功耗表现都技高一筹,那么软实力方面逊色么?
●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 完美画面不是梦
垂直同步技术会将游戏画面帧率限定与显示器刷新率同步,我们用的LCD通常是60Hz,那么游戏帧率上限也锁定在这一数字,但它造成的弊端不仅是这些。
当帧率达不到60Hz时,为了保持同步的规则,帧率会下降到30Hz,这样能与显示器刷新率保持1:2的同步。所以如果开启垂直同步,帧率会在30~60之间无过度地相位跳动,严重影响游戏体验,所以大多数人玩游戏是都会关闭垂直同步。
但是关闭垂直同步,画面则偶尔会出现撕裂断层的现象,这也令许多完美主义者不满,从Kepler开始,显卡上开发出“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令游戏体验与画面两全其美。
“自适应垂直同步”,顾名思义其工作机制便是由驱动程序对游戏帧率做即时判断。帧率高于60fps时即时开启垂直同步,低于60fps时则即时关闭,这样便将帧率上限锁定在60fps,但低于60fps时又不会出现迅速回到30fps的现象,确保良好的流畅度体验。
G-Sync 画面协同的完美解决方案
自适应垂直同步解决了非G-Sync平台的画面协同问题,当然最好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G-Sync。液晶显示器以16ms的周期来刷新画面,当与GPU的当前输出帧起冲突,错开这一周期时,变换的画面中便会出现撕裂的现象,这时垂直同步变可以强制性的让GPU以每秒60帧的速率为显示器提供帧数据,但此时GPU实际输出画面容易丢失关键帧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这并非是GPU的计算能力不行,而是强制性的忽略掉非16ms节点上的关键帧造成的。
具备G-Sync显示器
自适应垂直同步可以减缓垂直同步下造成的卡顿感,它可以智能的判断当前帧率,进一步的减少在垂直同步下造成的卡顿感,这是在不具备G-Sync技术的平台下的解决方案,而基于Kepler架构以后的显卡(包含Maxwell)以及搭配含有G-Sync同步技术的显示器的平台下,G-Sync技术便可以从根本上来解决关于帧不同步所造成的一切不舒服的现象。含有G-Sync技术的显示器会完全听从GPU端的输出,由原来GPU需要和显示器协同的关系,变成了显示器听从GPU输出的从属关系,配合现代高端面板,提供60Hz/120Hz甚至144Hz的输出能力均不是问题,从而从根源解决该问题,并保证游戏显示效果。
●独家抗锯齿技术FXAA与TXAA
FXAA全称为“Fast Approximate Anti-Alias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快速近似抗锯齿”。它是传统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效果的一种高性能近似值。它是一种单程像素着色器,和MLAA一样运行于目标游戏渲染管线的后期处理阶段,但不像后者那样使用DirectCompute,而只是单纯的后期处理着色器,不依赖于任何GPU计算API。正因为如此,FXAA技术对显卡没有特殊要求,完全兼容NVIDIA、AMD的不同显卡(MLAA仅支持A卡)和DX9、DX10、DX11。
相比于MSAA,FXAA的目标是速度更快、显存占用更低,还有着不会造成镜面模糊和亚像素模糊(表面渲染不足一个像素时的闪烁现象)的优势,而代价就是精度和质量上的损失。
FXAA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NVIDIA下一代独家抗锯齿技术TXAA会带给我们更惊艳的画面视觉。它能以消耗极少的性能的代价换来极佳的抗锯齿效果,其中TXAA1只消耗相当于2×MSAA的资源达到8×MSAA的效果,而TXAA2只消耗4×MSAA的资源却远超过8×MSAA的效果。
●3D Vision以及Surround联屏系统
3D Vision是NVIDIA独家的快门式3D技术,经过6,7年的技术进化已经趋近完美,从Kepler开始,视讯信道增加了标准HDMI 1.4以及DP,从而也能够实现多联屏的显示系统。
3D Vision
●Pure Video对极清视频的解码优势
播放4K视频
通过CUDA可编程架构,Pure Video引擎最高可以对H.265的4K以及8K片源进行硬解,GTX750对4K视频硬解时,帧率高达85FPS以上,GPU使用率不超过60%。
●Shadow Play让游戏内录轻而易举
这是从Kepler时代引入,随着GTX 760的首发而问世的一种技术,直译“皮影戏”。其实它是一个内置的编码引擎,由全新的驱动来发挥,配合NVIDIA强大的处理性能和本身专攻,专用的特性,使游戏录像等应用大受裨益。
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游戏的录像视频,因为外录受光源,角度等因素干扰,录制效果远没有内录的棒,但内录往往消耗大量的CPU/GPU/磁盘资源,导致本应该很流畅的游戏视频变的很卡,失去观赏性。
Shadow Play的功能引擎是内置在GPU内部,因此无论是资源消耗,还是易用,性能,都是非常可观的,另外它的软件部分是内置在驱动中,可以一键录制,并可以随意调取3分钟之间的任何一张画面,类似视频回放。有了这样的引擎,使得录制视频发变的非常的轻松,而且随着未来的开发,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GeForce Experience
GeForce Experience 可自动通知 NVIDIA 发布了哪些新驱动程序。只需点一下鼠标,用户在不离开桌面的情况下即可直接更新驱动程序。GeForce Experience 可利用 NVIDIA 云端数据中心的强大能力来提供专为用户 PC 量身定制的最佳设置。点一下鼠标即可优化自己游戏的图形效果。用户也可以使用定制的滑块来轻松设定自己想要的帧速率或图像质量。
GeForce Experience内置的ShadowPlay是捕捉自己精彩游戏时刻的最简单方式。它也是在Twitch上播送自己游戏片段的最快方式。ShadowPlay以后台方式运行,这样用户便可以随时录制或广播。多亏了GPU加速,该应用运行速度极快,以致于用户甚至注意不到它正在捕捉。
GeForce Experience能够将用户的PC游戏以流的形式传输至NVIDIA SHIELD便携游戏设备,这样用户便可以在家中或在路上畅玩自己钟爱的游戏。躺在床上即可投身到《无主之地》游戏世界中。用户也可以在当地的咖啡厅里继续《天际》中上次退出时的游戏进度。
谁强谁若无需多言 惊人规律定真相
通过本次测试,相信大多数玩家心中的疑问已经得到解答,虽然R7 260X看起来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奈何目前市售的产品几乎都是降频版,并且主要集中于两种规格。在原先以公版频率面对GTX 750Ti时几乎就没有优势,如今缩水之后,无论是1000/5000MHz的版本,还是稍贵一点的1000/6000MHz的版本,其表现也全然不如定位更低的GTX 750。尤其是后者和GTX 750的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GTX 750绝对是目前这个价位上的不二选择。
市售GTX 750显卡,主要集中在799元价位
此外,由于GTX 750采用了NVIDIA全新一代的Maxwell架构,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在功耗和温度方面的控制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GTX 750在性能功耗比方面,也完全领先于R7 260X。
其实性能功耗比方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就可以看得出来,所有的R7 260X显卡都需要6pin的辅助供电,而基于公版设计的GTX 750则完全不需要,其他厂商仅仅是考虑超频需要才配置了一个6pin供电接口。
GT730 > R7 240
如今NVIDIA的700系列和AMD的200系列显卡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结合近期的一些测试,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两家在中低端显卡产品线上的一个惊人规律,即GT730性能强于R7 240、GT740性能强于R7 250、GTX 750系列强于R7 260X系列,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3>4 4>5 5>6”,希望这个规律能帮助目前犹豫这些中低端显卡选购的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