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发展必须有适应的人才体系。但我国软件人才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即便在人力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也是如此。统计显示,2007年北京软件业人才缺口将突破5万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放坦言:“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技术,而是人才瓶颈。”
不少高科技企业正闹着“人才荒”。出席“2007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论坛”的文思创新执行副总裁刘君博告诉记者:“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才。而有效地发现人才,培养出来留在企业,拥有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人才是IT服务业的关键环节,其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刘君博建议,国内大学等机构应学习国外培养软件人才的经验,有关部门也应该大力推动。
为了解决北京软件人才供需和结构性矛盾,北京“十一五”规划发出明确信号,人才问题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北京市发改委高新处处长陈双透露,规划第一次提出以高端产业发展凝聚高端人才。以高端产业为核心,加大高技术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采取团队引进、项目引进的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人才,把北京的高素质人才凝聚在高端产业上。
在软件领域,北京已开始加大对高端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数据显示,2006年,有9500名软件企业高级人才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专项奖励,奖励金额8300万元。截至目前,共有3万人次的高级人才得到了将近4亿元的专项奖励。
在吸引海外高端软件人才回国创业的同时,为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适用型软件人才紧缺的难题,建立起从高校到企业的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北京开始建立软件人才全方位培养体系:北大、清华等高校有专门的软件学院;园区有软件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有集研发、培训等于一体的机构等。
以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园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为例,中关村软件园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关村软件园软件工程实训基地,并建立“中关村软件园软件人才储备计划”,以“人才储备计划”为指导,以中关村软件园软件工程实训基地为依托,计划为园区企业培养“来之能战”的合格人才,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在此带动下,2006年北京软件产业营业额达到了970亿元,同比增长25%,新登记软件产业将近1500个软件产品,累计达到了8964个,占到了全国的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