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摒弃悲观情绪支持国产软件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4-03 00:00:00转载

当前,开源软件被认为是国产软件自主生存、发展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但开源软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存在一系列问号和惊叹号。

3月27日,在“2007软件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列举了一组数字: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在操作系统等重要市场领域已经进入前三强,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现有开源软件具有巨大价值,如果抛弃这些软件进行重新开发大约需要120亿欧元;开源软件使软件研发经费投入至少节省了36%,诺基亚因此节省了98%的研发费用。

成熟软件是用出来的

“任何软件都是用出来的”,这是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开源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市场的“拥抱”。

倪光南是这一观点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出各种漏洞和不足,然后才有软件提供商修正和改进的过程。“厂商开发出来的软件并不会一步到位,它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经过用户的使用以及跟进服务才会逐步完善。”他说。

倪光南在北京市平谷区考察时发现,平谷区的电子政务平台使用的是Linux桌面系统和应用软件,4000多套设备中,采用Linux单系统的占28%,采用双系统的占52%,国产套件占85%,这证明了Linux和应用软件可以达到实用水平。“除了服务器外,平谷区的客服也采用了Linux,这是一个重大的特点,首先在客户端进行了大面积的使用。”倪光南说。

包括开源在内的国产软件都需要这个途径谋求发展机会,但是由谁来支持?倪光南指出,政府和企业都要支持,特别是政府要通过支持开源软件来支持软件自主创新。“欧盟这方面的工作就做得很好”。

国产软件发展缓慢

开源软件在改变着世界软件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在为我国建立自主的软件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下,“主体”的界定成了一个问题。软件创新的主体是谁?倪光南认为,这个“主体”应该是中国企业。

他介绍,目前还需要正确界定什么是国产软件。“按照国际惯例,本国产品的界定应遵循增值原则,即在本国的增值超过50%的才能成为本国产品。”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产品法》,要求联邦政府采购要购买本国产品,即在美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进口件组装的不算本国产品。由于软件的增值主要是在开发环节,要成为国产软件,应满足“在国内的开发成本不低于总开发成本50%”的要求,这一原则在《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讨论稿中已经明确。

倪光南指出,我国需要形成使用国产软件的氛围。我国有庞大的软件市场,不仅外包市场很大,而且内包就可支撑起我国软件企业发展。

我国的软件产业目前之所以发展缓慢,一方面由于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另一方面也和政府的重视不够有关。“尽管政府承认了软件产业的战略地位,但支持力度依然不够。”倪光南说。

他认为,软件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只强调软件产业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忽视了其在信息化、正版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GDP和就业率中的重大作用;对软件产业认识不清,软件产业涵盖了产品、系统集成、服务、外包等,软件外包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发展自主软件产业的重点,它附属于发达国家,而且2005年软件外包只占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1.9%;软件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产业,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产业。

倪光南指出,要重新明确软件产业的战略地位,不能取消也不能降低为普通产业。

政府支持不可缺少

通常认为,采购是打破垄断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软件产品的政府采购中,我国政府屡遭诟病。

“要大规模使用国产软件、要真正支持国产软件发展,就必须在政府采购中给国产软件机会。”倪光南说,对国产软件信心不足是阻碍政府接受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呼吁,要增强民族自信心。相关政府部门应改变成见,摒弃悲观情绪,国产软件已经达到实用水平。“微软垄断下的突破不可能成功”这类思想要不得,“如果那样,重大专项岂不是不用开展了吗?不要迷信跨国公司的实力”。

倪光南提出,开源软件知识产权的贡献不亚于其他软件,因此不要夸大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风险。至今还没有一项侵权事件发生,强调风险不利于开源软件的发展,也会影响政府对开源软件的政策。他同时反对“一切由市场决定”的错误思想。“由市场决定就是由垄断决定。”倪光南说。

倪光南强调,要积极宣传推广国产软件,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国应该学习韩国,“尽管他们的软件水平不如我们,但他们推广使用国产软件的力度大大超过了中国”。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