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至关重要。
统计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达到了年均17%的增长速度。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从盲目的上项目到根据企业特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日趋成熟。而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信息化推动管理创新趋势的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扬长避短,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2007年3月16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E-works在京举行了首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此次会议上,各领域专家、100多家企业的CIO对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寻找适合自己的“鞋”
目前,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差距很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也有较大差别。如截至到2003年底国有大型企业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比例最高的是办公自动化(OA),占50%;最低的是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占大型企业的6%。正在建设的业务系统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和资产管理系统(AM),分别占21%;最低的是电子商务(EB),占9%。计划建设比例最高的业务系统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其次是SCM、EB和AM等。
2005年3月份发布的《200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报告》统计分析了3303家企业的有效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03年全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为137.13。(以2001年为基数100,2002年指数为118.21)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迅速。
在如今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巨大差别,必须充分考虑自身行业特点和特色,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系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以纵向一体化为主,在整个企业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分工,建立了内部的供应链,如一汽。而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则建立了横向一体化,形成了外部的供应链,如广东南海的铝行材供应链、重庆的摩托车供应链和浙江永康的小五金供应链等。不同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特点、营销模式、采购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不可能用一种类型的管理软件来适应所有的企业。对于流程型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与离散型制造业又有根本的区别。
对于接入技术提供商来说,由于制造业管理环节众多,企业间差别巨大,信息化应用软件的选型、客户化开发和信息集成十分关键。每个应用软件都应该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以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企业。
制造业信息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事实上,制造业在系统整合上面临多方面的问题。机构庞大、分支机构众多,如何将如此庞大的的机构整合在一个办公平台上,如何让分支机构的员工共享总部的关键应用与信息,如何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渠道商等整个产业链分享信息化的成果?一些大型企业仓库、厂房、生产基地以及销售机构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如何实时掌握第一手的生产信息,如何及时作出市场决策,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决策市场反馈?制造企业迫切希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是中国酿酒行业的龙头企业。2003年河套酒业集团在内蒙古总部引进了金蝶K/3ERP系统,使公司在财务、库存管理等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列。金蝶K/3系统是国内最受用户欢迎的ERP系统之一,采用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其好处是充分借助客户端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然而由于K/3系统是部署在内蒙古总部,北京、西安、郑州、银川、兰州、太原等地的分支机构无法直接远程使用。如果在分公司也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要在分公司设置服务器和维护客户端,硬件投入及维护工作量将比较大。
综合分析后,河套酒业集团认为集中式部署方案比较适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应该予于坚持。最后,深圳沟通的CT 平台的运用解决了河套酒业远程接入与集中式管理的难题。整个部署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将K/3系统发布到在总部的CT 服务器,对各个远程用户进行授权后,远程用户即可通过WEB方式远程访问,共享关键应用。
接入,制造业信息化中的新利器
河套酒业只是制造业企业成功运用远程接入技术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远程接入技术能够将企业仓库、厂房、生产基地、销售机构及合作伙伴、供应商、渠道商等整合进来,打造实时协同商务平台,部署简单,无须维护远程用户的客户端,所有的部署与维护工作都在总部进行,节省了大量的现场实施维护成本,能大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E-WORKS的年终典礼上,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CIO、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CIO、甘肃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CIO等一大批率先在企业运用远程接入技术的CIO名列其中。
刚刚凭借个性化、一体化的企业IT架构获得“2006年商业科技百强”的海川股份CIO陈海对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如何选择自己企业的“工具”颇有体会。他表示,海川股份在企业系统上的设置和完善,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他们首先引进ERP系统,并自主研发最终改造成适合海川股份的系统。在面对集团分支机构接入需求时,陈海和同时获奖的另外两家公司CIO李成、李春明的选择一样,找到了中国最大的远程接入平台提供商——沟通科技。
陈海认为,沟通CT 是比较适合中国企业使用的一套远程管理软件,不仅实施费用较低,且对硬件、软件需求也非常低。继原来的ERP系统梳理企业系统之后,沟通CT 平台的应用,又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系统的远程接入问题,因而成为海川股份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远程技术方面新的利器。
而保定风帆股份的“风帆股份信息化建设再创辉煌”信息化实践更一举拿下“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支撑管理创新’优秀实践”大奖。该公司领导在会后表示,“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除了引进ERP系统来整合公司IT架构之外,更是采用了沟通CT 远程接入方案来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平台应用一致性。”
国家信息部相关官员指出,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尽管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各行各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为自己的企业系统穿上更合适的鞋,成为企业壮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其中,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国内远程接入行业来说,更需要涌现出更多的适合中国企业使用的远程管理软件,成为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远程技术方面新利器,整个行业链的发展才能支撑共赢、和谐的经济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