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酒兴,拍下影像,再以强化颜色和形状手段,把对现实的感性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一种介于绘画和照片之间的独特作品。
乘着酒兴,拍下影像,再以强化颜色和形状手段,把对现实的感性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一种介于绘画和照片之间的独特作品。
陈文波的工作室在北京东北五环外中国电影艺术博物馆和铁道博物馆附近,黑桥艺术区内,土黄色的门口完全不显眼,也没有任何标示,一拐进去却是豁然开朗的一个小院子,石子路面上是木头地板搭就的小露台,角落里有一棵叶子尚未落尽的小树和一丛翠竹。入门整个工作室宽大、敞亮,有简洁的水泥地和白墙, 墙上挂着陈文波大画幅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大画幅是陈文波画作的特点。
酒后的创作更感性
知道陈文波喜欢酒,我们特意带了两款葡萄酒,询问陈文波边喝边做采访可好,“太好了。”他说。从1999年到现在,尽管定居北京已经十几年,但陈文波的川普乡音依然未变,像许多重庆男人一样,性情豪爽,喜欢喝酒,且“酒品好 ”,经常埋单 ,酒 量也大,可以坚持喝到最后。“我们这些从事艺术的人,每天上午休息,下午工作到7点左右,晚饭后如果聚在一起喝酒,往往一直喝到夜里两三点、甚至三四点。一开 始大家还聊的是生活,喝到第三瓶后,话题就转换为艺术,会围绕着艺术聊哲学、社会问题,以及对艺术、对人生的看法。这样的酒聚大约一周三四次,七八个人的聚会,每次喝十多瓶。圈子里画家刘韡和策展人黄笃更懂酒,后者是法国和意大利酒的爱好者。”
在陈文波和朋友们的酒局结束之后,常常已是深夜时分,这时候北京城白天的喧嚣和吵闹无迹可寻,而夜里的灯光却一直在那儿为人亮着,陈文波喜欢带着醉意观察此刻的北京,观察没有人、只有灯光的都市。半醉的陈文波对光影变幻的效果感受更为强烈,对物体的颜色和形状更加敏感,“你在我的画作里会看到,即使是一小片天空,也包含五六种颜色,那绝对是我喝酒后画的,那种丰富微妙的变化,其实是有控制的。每张画都有我酒后的感情。喝了酒以后看事物的界限感不再那么清晰,作画更尽兴,更能突破界限,胆子更大。”
陈文波在画画的时候一般都要喝酒,通常是下午一杯威士忌,越喝,状态越好,令他有更感性的发挥。虽然带着酒意,但陈文波的画仍是一种冷冷的观察,保持着理性的克制,“现实世界太有规则,太讲求权力,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界限。通常人们在不喝酒时很有条理,喝酒后自我得以释放,对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艺术家所做的事便是打破界限 ,我认为的“后感性”,是经验后的感性 ,基于理性的感性,不是 纯粹的撒野。”
在陈文波看来,醉和不醉之间才是最好,完全喝醉也不是喝酒的初衷,酒变成一种高级的调和剂,激发出人和人之间白天感觉不到的东西。
画画是牙疼的止痛药
陈文波的父亲是重庆美美百货的总经理,一直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儿子画画的爱好。小时候,陈文波因为蛀牙常常牙痛,父亲就会给他一张白纸,让他画画来转移注意力,于是绘画变成了一种止疼药。后来绘画就成了他自己的情感表达,尽管那时还只是画小男孩喜欢的岳飞或是三国演义。1986年陈文波报考四川美术学院,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1990年毕业,从事儿童美术教育,1992到1994年参与全国性艺术展,1999年他作为职业艺术家来到北京。
那一年,也是陈文波的艺术风格刚被北京艺术界认可的时候。当时有个大型的艺术展,涵盖了广东、上海、北京、重庆二十多位70后艺术家,那场展览是在芍药居的地下室举办,这和当时的现代艺术整体处于地下状态不无关系。这个展览以“异形”和“妄想”为主题,内容 十分疯狂,有用动物尸体拼接创作的,陈文波的作品属于“妄想”这个部分,那是他的“后感性”时期。
19年后,这批艺术家的成功率很高,半数以上已经成为现在中国现代艺术的中坚力量,比如邱志杰、刘韡、孙原等人,他们也被国际艺 术界与画廊认可。
陈文波1999年的第一批作品以青春期为题,画夜场里的男孩和女孩,最早叫《测试》,后改为《维生素》。画面中的男孩女孩有着塑料质感的皮肤,越来越中性化,甚至是没有眉毛,画中总是有第三只手出现,而那些彩色胶囊一样的东西隐喻的是夜店里的药丸,也是这些孩子们的"维生素"。
2000年陈文波带“后感性”系列作品去法国巴黎“LOFT”画廊参展 ,当 时全部作品售出。一时间客户订单雪片般飞来,希望他继续画《维生素》系列。在2001年之前,陈文波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十分苦闷,找不到新的呈现方式,不知道画什么,直到2001年,他有了新的灵感,毅然解除了与之前画廊的合作关系,确认“都市诗学”系列的艺术创作。
陈文波坚持认为,不是市场引导艺术家,而是艺术家引导市场。不可能先有市场再有艺术家,而是艺术家创造新的市场,不然艺术就成了工厂订单。而艺术必须要独立,如果被金钱或是政治控制的话,不会有活力和批判性。
2001年开始,陈文波不再以人为主题,转而观察北京这个城市,在他眼里,这 个城市就像一个舞台,光鲜、明亮而表面化,这一年,他的“都市诗学”主题开始了,画法其实并没有太多变化,但表现风格确定了下来,是介于绘画和照片之间近似于喷绘的画风,以表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特质。
中国的艺术界曾经历过“表现主义”风潮,画家用夸张的笔触、线 条 、色 彩来表现他们的孤独感、愤怒感等各种情绪 。陈文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消除艺术家个人的笔触、情绪和个性。他认为高级的艺术是把自我藏在作品的背后,不彰显自己,而不是过度的自我表达。
2006年上海双年展时,陈文波开始形成破坏、再重组的解构风格。创作的程序是先拍摄被画物体,将其照片裁剪之后重新摆放,再拍摄成照片,而后绘画。几 何中的点、线、面,是他创作的基本元素。2009年他的绘画内容又涉及城市中的各个行业— 黄金、汽油、汽车、股票、服装,陈文波将这些题材以几何破碎的方法进行创作,画面被切碎, 爆破,“破碎系列”到最后带领陈文波走向纯几何的道路。
相对而言,陈文波是位多产的艺术家,画幅常常呈2×3米,一年有20多幅作品,而他创作的方式比正常的画油画更费工夫,别人画一遍,陈文波要画很多遍,把绘 画性的痕迹消去,他有专门的工具让画看起来特别平整,比别人多一半的工作量,制造出绚丽、虚假的画面感,这也是陈文波对现代生活的感受。
“我有波普艺术的‘前科’,我喜欢的艺术家基本都属于波普艺术家,例如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汉密尔顿、利希滕斯坦等,他们也有这些特点—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形状和色彩表现出来。而我 被归为‘文化波普’的行列。”
相机是重要的创作工具
在深夜看到希望创作的主题时,陈文波会立刻用手里的相机将灵感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一个人再专程带上相机,在夜晚拍摄时重新进行拍摄。相机是陈文波最重要的创作工具。
“越好的相机提供越多的细节,”陈文波看着手里的EOS 5D3说 道,市面上一出现画质更好的相机,陈文波就会去购买,“我很看重光圈。夜晚拍摄时可以夸大各种色彩,创作后期我往往会强化光的色调和亮度。” 他现在使用的相机是佳能,“ 画质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用照片作为元素进行绘画 ,但是我要考虑如何去处理细节,把它变为介于绘画和照片之间的作品,即比照片更带有一定感性表达的画作。因此我会在绘画时更加夸大光的感觉,以及细节的精准度,照片是一个重要依据。”有照片为依据,陈文波更知道强化哪些方面,通过绘画强化用相机拍摄下来的现实世界,再以一定的颜色和形状重新组合。
转自《葡萄酒评论》12月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