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乔布斯在2008年用iOS SDK的方式正式开启了互联网的APP时代之后,“互联网正变得支离破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因为大多数人开始习惯了APP的方便,并且花费更多时间在APP上,而不是手机浏览器。所以,一些人就开始把互联网的破碎归咎于APP,也不是无稽之谈。
就像华尔街日报的Christopher Mims说的那样,“APP所产生的便利性其实非常邪恶,因为它会导致开放性的终结,而开放则是让互联网公司成长为21世纪最强大或者最重要公司的最重要因素。”
但其实,互联网的分裂,早在APP问世以前便已经存在——由数以百万计的程序员所造成的分裂。
换句话说,APP不是造成互联网分裂的原因。真正让互联网分裂的,还是开发者。
网页开发者水平不行
毕竟,如果网页端发展跟得上互联网发展的脚步,谁会转向去开发APP?
根据HTTP Archive的估计,即便排除了网速问题,网页臃肿程度在2014年提高了15%,很大程度上这是由过于臃肿的CMS模板和框架造成的。虽然这一数字好于2013的32%和2012年的30%,但毕竟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使用3G和4G LTE高速网络,因此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像Craig Buckler指出的那样,是懒惰:“我们可以把问题归结为一个字:懒。每一个开发者都有责任,尽管可能每人都有一大堆借口,比如时间太紧、客户坚持要这样、预算太紧、我接手的系统太烂、我没有合适的开发工具等等...”
但无论如何,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一个缓慢的互联网。这样的互联网,又该如何跟运行高效的APP竞争呢?
但可能也不完全是懒得关系,可能还有无知。就像前端Deane Barker坚持认为的那样:“现在很多互联网开发者完全忽视了工作中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协议。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理解HTTP核心价值应该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基本要求。”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中最伟大的事情之一便是成为开发者的门槛非常低。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会看一些老一辈的开发者感慨越来越多没有牢固开发基础的人仅仅使用“Javascript monkeys”就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在编程”。但这更多的只是一种抱怨罢了。
不过,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最终影响是一样的:终端用户对web的兴趣在不断萎缩,最终蔓延到程序员群体。
Google的拯救
虽然很多人认为,Google的Android自己本身就四分五裂,但实际上,Google至少一直有在致力于修复web的分裂状态。想想它每年从不包括中国之外的每个互联网用户身上要赚取6.3美元,Google也确实有这样做的必要。用Web并且点击广告的人越多,Google赚的钱也越多。虽然可能很多人不会去点广告,但至少,他们在用Google。
首先,Google希望引导用户去最好的网站。由于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最好的”意味着对移动设备有优化。
去年晚些时候,Google介绍过一个概念,可以根据网站对移动终端优化的程度给网站加上不同的标签。有意思的是,它还提到,“我们正在试验把对移动设备的友好程度也纳入网站排名指标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Google试图让开发者们不断改善他们的网站在移动端的体验,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应对APP的挑战。
这是在移动网络方面。在网页应用方面,Google不久前刚刚宣布了测试版的Google Cloud Trace。这个工具可以快速找到响应缓慢的请求并生成有关请求执行过程中响应时间消耗的详细报告,从而帮助诊断生产应用的性能问题。
这一功能非常重要,就像Google产品经理Pratul Dublish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页面加载时间超过4秒钟,那么25%的用户会选择关闭这个页面,而如果一样应用执行效果太差,86%的用户会立刻删除。对任何有诊断产品性能问题经历的开发者来说,在应用执行过程中遇到性能表现问题之后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都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在只有一小部分用户遇到相关问题的情况下,”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更别说是通过Google Cloud来作区分。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乐意这样做。
需要更多的Google
当然不仅仅只有Google在这么做。有意思的是,建造了APP帝国的苹果同样也在这样做。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苹果发布的WKWebView承诺显著提升Web APP的表现。
而我们需要更多苹果和Google。我们需要让更多开发者和公司重视Web,并且通过打造各种工具来让它的性能和表现更加接近甚至超越原生APP。
就像前文提及的那样,我们希望网页开发者能够认真对待他们的工作,并且花些时间致力于改善网页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