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这个近些年才出现的词语,早已是全民关注焦点;公益App污染地图、空气质量指数(PM2.5)等带有空气质量查询功能的App也一直是天气类APP排行榜中的常客。
2月28日,前央视女记者柴静独立制作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的播出,再次引爆了人们对雾霾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一夜之间变为微博、微信热门;空气质量类相关App的曝光和下载量更是一夜暴涨,雄踞热门排行榜前列;这类App媒体的营销价值也更加突出,成为品牌广告主们在移动端广告投放的新焦点。
静静的传播红利 空气类App前景广阔
很少有人会想到,雾霾现象会被一个央视前女记者自费拍摄成纪录并引起了广泛传播,但事实就是如此。移动互联网是草根时代,不论是谁,只要新闻有价值,在恰当的时间曝光,有效的传播渠道,就会成为热点。
《穹顶之下》无疑满足这2个条件。截止目前,其全网播放次数已超3亿次,这还不包括各类新闻、微信、微博的各种二次传播。百度指数显示,”雾霾+空气类App”自2月27日起一周内热度暴涨4倍多,并且每一次对”柴静”、”穹顶之下”的搜索,等同于对相关空气类App直接或间接的曝光。
而另一项数据指出:“柴静”和”穹顶之下”的热度从3月1日起就开始缓慢回落,但”雾霾+空气类App”的热度仍在持续上升,这也就意味着《穹顶之下》的曝光效应正迅速转移向移动互联网相关的App媒体。纪录片中提到的污染地图在几天时间内即成为苹果免费榜单第一位。
或许柴静和《穹顶之下》会随着时间被大众慢慢淡忘,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则是为全民普及了对雾霾和环保概念的认知,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增加了用户对“空气类APP”的使用粘着度。
防雾霾相关的热门App:
空气类App受热捧 媒体传播价值凸显
”空气质量指数查询”的使用场景正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日常习惯。据”空气污染监测和查询APP数据报告”显示:2月28日起,空气质量监测类APP的搜索下载量瞬间爆表,较平常增长了10至15倍。
毫无疑问,随着空气质量App 下载火爆,带动广告曝光量的猛增,也使其营销价值不可估量。据空气质量指数(PM2.5)独家广告代理多盟透露,由于大众对雾霾的关注,带动PM2.5上的广告点击量迅速攀升,奔驰CLS和东风标致在PM2.5的广告效果更在短短几天内增加了数倍之多。
而业内也十分看好空气类App的投放前景,早在《穹顶之下》视频火爆之前,敏锐的营销嗅觉让空气质量App进入了众多一线品牌广告主的视线。例如耐克、迪奥、奔驰等大品牌早就开始了在PM2.5进行媒体投放。
根据空气质量的差别,耐克在空气质量指数(PM2.5)上的广告投放,品牌标识会显示不同的Nike+户外运动指数标志:空气污染指数低于100会显示健康绿色的品牌标示标识,意味着空气质量佳,耐克建议用户进行适宜的户外运动,而污染指数高于100则显示为黄色。图标颜色的差异让用户对户外运动的适宜度一目了然,也传递了耐克所倡导的健康运动精神,更让品牌广告更加贴近用户体验。此外,广告在细节上做得更加人性化,例如提供对应的运动建议,如Nike+Running户外运动或Nike+ Training Club室内训练程序。
耐克在空气质量指数(PM2.5)上的创意广告投放
指数低于100绿色图示:适宜户外运动
指数高于100黄色图示:不适宜户外运动
而迪奥品牌红色一号,则针对空气质量指数(PM2.5)的受众人群和使用场景,主推其抵御城市污染的清肌排浊产品功能,使其产品卖点和媒体特点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耐克、迪奥、奔驰等案例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品牌营销更加软性,更加巧妙、更加人性化。在追求海量曝光的前提下,也兼顾了用户的愉快体验以及实用性。不可否认,他们已经走在了品牌广告主的前列。
正如美国互联网营销专家Chuck Brymer所形容的那样:“过去我们到达一个消费者的目的是把品牌的故事告诉他,而现在我们到达一个消费者,是为了让他再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而品牌广告主对移动App媒体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小规模试水到如今的大规模投放。最终转变他们看法的,还是移动互联网对用户时间的快速侵占。
而相比传统媒体,移动广告无论从曝光量、还是从精准度都不逊色于传统媒体,
更重要的是,相比传统广告,移动广告成本更低,方式更加灵活。而许多更具实用性的媒体,以PM2.5的火爆为代表,其营销前景及价值正在被快速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