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公司”在狭义上指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在总市值约17万亿美元的美国资本市场,它曾是微不足道的一叶扁舟。根据虎嗅统计,2014年一季度排名前27位的中概股市值合计仅为1474亿美元,不到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2014年9月中旬,阿里上市募集250亿美元、市值一度超过2500亿美元,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概公司的空前关注,资金将被“抽干”的担心亦弥漫于中概公司投资者心中。半年过去了,阿里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存在已成常态,中概股格局如何?哪些公司值得投资?
阿里对中概股市场的影响被夸大
阿里确定赴美上市后,一种观点相当流行:阿里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后二级市场的交易将象“黑洞”一样吸引大量资金。其它中概公司,想上市的无资可募,已上市的股价大跌。最极端的说法是“阿里之后、寸草不生”。
回过头来看,阿里中概公司IPO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象京东这样的大盘股,如果不抢在阿里上市前搞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局面会相当被动。聚美、智联、猎豹、迅雷等小伙伴,纷纷加快上市进程也是明智的。在阿里IPO之后冲刺上市的陌陌、一嗨租车远不如聚美顺利,安居客放弃独立上市被收购、窝窝团上市几近搁浅。
但阿里对中概公司股价的影响被高估了。
2014年9月18日,阿里上市当日,24家中概公司总市值(名单附后)为2162亿美元。2015年3月5日,上述中概公司总市值为1995亿美元。半年间,阿里市值缩水9.2%,24家中概公司总市值跌掉7.7%。市值变化同向、同步,且阿里跌幅稍高,怎么也得不出阿里从其它中概股抽水的结论。
阿里上市,电商板块的小伙伴一度很受伤。9月18到10月15日,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网市值蒸发了79亿美元。
半年后,情况有了变化。
2014年3月5日,阿里股价相当于2014年9月18日收盘价的92%,而京东是102%,唯品会高达128%。上市6个月,阿里跌了8%,京东涨2%,唯品会涨28%。对这两家企业来说,伤害已成往事,阿里不再是压在头上的大山。
聚美优品、当当网由于负面事件、业绩不佳等原因,半年间分别下跌47%和30%,与阿里上市没半分关系。
企业IPO要想成功,离不开资本市场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让京东、聚美与阿里争夺人们的关注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京东、聚美要抢在阿里之前上市。
而估值不是非此即彼的,高估阿里不意味着低估唯品会,买入阿里亦不需要先抛掉京东。说到资金,美国其它投资机构和个人不算、世界各国涌入的资金不算,仅美国养老基金的资产就超过20万亿美元。尽管机构来对某个板块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资金配比,但阿里这样的大家伙来了,如果看好中国经济、看好电商,当然会增加资金配比。资金是死的、人是活的。
估值最终还是以业绩为基础,心理作用、资金面的影响都是暂时的。阿里融资上百亿、市值几千亿,唯品会该涨照样会涨。如果唯会品的利基被动摇,股价就会大跌,与阿里上市无关。连电商股都如此,其它中概股更没有必要被所谓的阿里效应影响。
关注长期投资价值
历史数据表明,买入并持有股票的策略能够战胜所有技术流派、打败其他各种投资品种(包括债券、黄金及其他固定收益投资)。把看似反复无常、难以琢磨的个股,放在较长的时间段考查,其上涨下跌的逻辑就会变得有迹可寻。
过去的三年,中概股经历了许多波折。2012年极度低迷,仅有唯品会和欢聚时代两家成功上市,合计融资仅1.53亿美元;2013年是中概股私有化之年,由于估值低、被恶意做空等原因,分众传媒、先声药业、柯莱特、文思海辉、安博教育、利农国际、亚信联创、7天连锁、九城关贸、巨人网络等中概公司纷纷宣布退市;2014年是中概股的融资之年,市场一直在担心泡沫、担心阿里抽水……
业绩增长加资本市场两重大浪淘沙,足以鉴别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盘点过往三年中概公司的股价表现,大致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大起大落,代表是奇虎360、搜房和携程
以2012年1月收盘价为100%,奇虎360股价两年后的摸至606%,在后面的一年里又跌至262%。2014年3月以后进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类似地,搜房股票2013年11月的价格是2012年1月的491%。由于房地产成交低迷、中介抵制,从媒体向交易平台转型,搜房业绩和股价双双下跌,2015年3月股价为三年前的186%。
2013年2月20日,梁建章重归携程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大刀阔斧的整顿、转型和并购提振了人们的信心。不到一年股价就翻了一倍有余。但由于在线旅游竞争加剧,携程业线由盈转亏。
这类股票起是有原因的,跌也不是市场“错杀”,在局面明朗之前不宜介入抢反弹。
第二类模式陈旧、创新不力,代表是新浪、搜狐、新东方
新浪是互联网界的元老,孵化出微博、乐居两家上市公司,参股9158。但母公司没什么看头,越来越象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搜狐的情况与新浪类似,但视频和搜索两块业务还没有完成分化出来,不确定性更大些。新东方在2000年就投资在线教育,十几年后注册用户仅为1000多万。而YY教育仅用半年的时间,月度活跃用户数就超过了600万。新东方在新教育业务一直没有起色,令投资人看淡。
第三类成熟稳健,代表是百度、网易
百度、网易都是老牌劲旅,近三年上涨虽不迅猛,但比较稳健。投资者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如被套立即斩仓),投资这类公司不会赔钱。网易成功转型为一家游戏公司,2014年Q3在线游戏收入占比74%;百度巩固了其在PC搜索的霸主地位并成功实现移动转型。特别是在携程被恶性竞争拖入亏损后,百度、网易成为中概公司历久弥新的绩优蓝筹股。特别是市值远超其它中概股的百度,在资本市场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避风港。
中概股回归A股的可能性
每有优秀科技公司到海外上市,都会引发一阵反思。造成大陆科技企业外流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缺乏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包容,硬性的盈利门槛、对股东及注册地的要求等。
目前,大陆科技股有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意味。与优秀的中概公司相比之,A股公司质地差、估值高,市盈率不到50倍都不好意思自己是玩互联网的,有时老板发条微博都能换几个涨停。
对于在美国完成“鲤鱼跃龙门”中概公司而言,回归A股不成也没什么风险,成了可以按高估值融一笔钱。此外,还有两点好处:一是让用户分享公司的成长;二是有利于通过投资、并购,打造以资本为纽带的生态系统。
尽管中概股多数采用了VIE结构,回归A股存在政策障碍。但如果公司真心想加归,监管部门希望他们回,就不难找到破除政策障碍的方法。
在BAT中,腾讯曾表示暂无回归意向,港股通让大陆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腾讯股票,更加弱化的它的回归意愿;阿里的合伙人制是在A股上市的最大障碍;百度态度则相当积极:今年3月4日,李彦宏在参加两会时对媒体表示“百度非常希望到A股上市,希望国内投资者享受回报。”
如果BAT能回归A股,哪怕只有一家,都将成为大陆科技股板块的定海神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