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将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定行标

互联网 | 编辑: 赵伟平 2015-03-13 05:00:00转载

  3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透露,央行今年会有四大政策出台:一、上半年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二、合适时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三、今年要推出深港通;四、互联网金融政策不久就会出台。

  这是继两会总理点名互联网金融以来,又一个重头戏,有人称,中国人民银行的新闻发布会,就是这一年来的金融风向标。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经过两年的“野蛮生长”,终于要出台政策了。周小川在采访中说:“金融界在准备一个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新的政策,主要体现为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但是这个文件目前还正在起草讨论之中,应该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

  此话一出,引发业内众多猜测。

  猜测一:征信将框定互联网金融边界

  央行在2015年以来颁布的最重磅消息,无疑是公布个人征信准备资质的八家企业。这一消息,意味着我国个人征信市场的放开,征信体系建设迎来关键一步。2014年共有26家第三方征信机构获得央行颁发的企业征信牌照,而最新的公示又有八家企业将获得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其中有专门的信用评价公司、P2P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征信牌照的发放呈现多元化趋势。

  而征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意义,远比想象中要大。从市场巨大的需求来看,征信行业将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又一个掘金领域,为互联网金融圈定边界。以P2P为例,有了征信接入,加入政策的监管,从源头上掐住了风险,跑路问题将大幅降低。征信开闸,在某种层面上来看等于是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其高速发展的安全保障和助燃剂,拥有成熟的信用体系,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推出金融产品时又多了一道杀手锏。

  猜测二:资质准入更加严格

  央行从去年7月发出19张牌照后,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再发新牌照。在央行2月底下发的2015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文鼓励兼并重组严控市场准入或暂停发牌,文中写到“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持续发展健全市场推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机监管。”

  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准入资质将越来越严格,如果说以前的野蛮生长时代诞生了若干草根,那么在政策监管之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准入方面,资质限制将更加严苛。那么拥有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占据极大优势。

  猜测三:具有金融基因的企业更快适应

  互联网金融业内有个普遍共识,即“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众筹、融资、银行、保险、证券、资产公司等多种形态,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基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本身就是做金融出身,有的是互联网起家,有的则是原本的小贷公司转化而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和强度要差别化。”意味着不同业态的监管规则和监管的强度是有差别的。

  差别在于,从金融业务做起的企业,无论从风控体系还是对金融行业的理解、对金融产品的设计,都将更快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像拉卡拉这种最早做便民金融起家,后投身于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他们的背景已经决定必须具有金融级别的安全防范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这些积累将在新的政策下成为巨大优势。

  而从互联网做起来的企业,优势是具有创新基因和敏锐嗅觉。但互联网的特点是快,金融的本质是稳,如何从互联网的基因转变为具有金融气质的企业,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这类企业需要探索的,在政策出台后,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政策的导向。

  值得探究的是类如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微信支付作为从社交软件进入金融市场的典型代表,根据监管规定,它是不能承载客户资金的,也因此陷入违规争论。按照央行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规定,非实名的收款属于违规行为。而微信用户无需进行任何身份验证,就能随意收发红包,相当于“裸奔”状态。另外,微信支付并无独立的支付牌照。虽然很多业务由财付通提供,但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外包服务,微信支付应该独立申请支付牌照。财付通把业务‘外包’给微信,有‘擦边球’违规之嫌。政策一旦出台,这类企业将面临更大危机。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