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BIT回顾:老总与老总,针尖对麦芒

互联网 | 编辑: 2001-08-14 00:00:00

也许是机缘巧合,我们PCHome CeBIT展会特派采访小组很荣幸,在连续两天中访问了SiS和VIA这两家在PC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公司。两家公司负责人的睿智和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分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整理采访稿时,发现两位老总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尽相同,甚至颇有一些“申城舌战”的味道。我们特意挑出了其中几段与大家分享,共同展望PC的未来……

经营策略

引言:大家知道SiS去年因为建造自己的晶元工厂,芯片组的产量受到了一些影响;而今年却在IT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达到了约45%的增长。与之不同,VIA一直奉行Fabless策略,即从来只是自己设计IC,而产品外包生产。那么究竟自建晶元厂是利是弊呢?

V方:目前威盛跟台积电、联电和日月光的合作进行得相当好,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成本,这样的合作关系使Fabless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成本和经营策略角度来看,投资建厂对于威盛来说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打个比方,比如原先你到我这里来搭伙,现在自己开了食堂却没有办法提供所有人伙食(笔者:难道是SiS?!),仍旧需要我来解决一部分问题。那我还会以原来的价格提供你伙食吗?所以威盛一定会在Fabless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S方:现在芯片业不景气,但我们却认为SiS的盈利前景十分良好,这是和我们有了自身的晶元厂分不开的。我们自己的工厂大大提高了SiS的产品化能力,而去年的时候我们还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今年我们拥有了产品研发到生产的全部能力。这点对于一个芯片厂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意味着SiS将迈过一个门槛,因为目前超过10亿美元年收入的芯片厂都拥有自己的生产厂,这也为我们施展身手提供了机会。

SiS要与其他厂商争夺市场,芯片性能是一方面,而价格是另一方面。从如今形势来看,SiS的芯片性能并不比其他厂商差,但由于Intel、VIA之类已有了相当大的市场占有率,要从他们手中争夺市场,价格战无疑是一种实用的选择。但这必须是以成本的降低为前提的,而拥有自身晶元厂,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为前方市场的争夺战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持,这也是为何SiS在同档产品中敢于低价销售的主要原因。

小结:关于建厂真是见仁见智,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Fabless策略灵活,可以有力的控制投资成本。毕竟威盛和下游的晶元厂商关系密切,供货量一直稳定,何必自己再去花钱建厂,大动干戈呢?但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哪天关系吃紧,生产得不到保证,那可真的变成“无炊之米”了。SiS建厂实实在在,产量和生产成本可以自己控制,定了一个10亿美元的目标也不无道理。然而投资成本却始终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风险与之并存,毕竟巨无霸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与一位VIA的朋友闲聊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或许可以成为各自策略的最好解释:

可能是由于我们总经理是学经管的,希望最小的投入有最大的产出;而SiS的老总是学工程的,讲究实实在在吧。

营销策略

引言:两家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宣传力度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不温不火,与英特尔,AMD相去甚远,看看他们是怎么自圆其说的。

S方:我们过去在营销宣传方面的确有不足之处,而我们已决定在将在北京开办办事处,准备大力开拓大陆市场。同时我们也要加大配件市场的力度,通过独立产品的市场认可来带动SiS的整合产品。由于我们以前在市场推广方面可以说是采取一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即在产品性能、工艺都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再进行宣传。未来的推广力度将会有更大的加强,会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SiS这个品牌。

V方:威盛一向非常重视大陆市场,并没有所谓的特别重视北京,之所以在北京投入了很多的广告资源,主要是由于考虑到宣传广告必须有一定的密集程度,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威盛此次宣传参与CeBIT也从侧面证明了对上海市场的重视。我们在国内北京、深圳已经有了办事处,而上海的公司也已投入了工作。我们对威盛品牌的宣传力度会不断的加强。

小结:两家公司都以芯片组为主业,因此往往是主板厂商在宣传品牌时让我们了解了VIA和SiS的产品。明显给人的感觉缺乏市场宣传的投入。在这方面VIA比较早的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亚太行销总监郑先生说,最早来国内谈业务的时候,必须先对VIA公司的状况作一番介绍;而现在一提到VIA,对方就会说,这个牌子我听说过。说明VIA的品牌宣传正在慢慢发挥作用。而反观SiS,宣传之路才刚刚开始,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公司的重视定会有所收获。不管怎样我们希望这两家公司各自的品牌会在不远的将来深入人心。

对产品的评价

引言:两家公司的产品类似,特别是在芯片组上,既有整合的又有独立的,既有英特尔CPU的,又有AMD的配套产品。性能上自然会是各家说各家的好,不是吗?

V方:一个公司提供的产品方案必须要完整,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就比如威盛的P系列和K系列,整套芯片组几乎涵盖了芯片组领域的所有类型,包括独立、整合、简易型等等,所以如果全面地看,虽然有可能SiS在某些单件产品上稍有优势,但VIA的芯片组系列肯定应该要比SiS系列好。

S方:SiS采用了独特的MuTIOL技术使南北桥内部与外部PCI接口的带宽提高了将近十倍。645芯片组是我们此次展览的一个重点,与VIA的P4X266相比占有优势,比英特尔845芯片组要快上30%左右。

小结:VIA的产品线相当的齐全,芯片组销量全球第一也不是浪得虚名。自其收购了S3的图形部门后更是在整合芯片组领域大下功夫。而SiS的强项正是整合,整合的315显示芯片在功能上也不甘示弱,并且一直以来都以能将主板南北桥集成成为单芯片而自豪。但两家最大的问题都处在兼容性上,特别是VIA,一大堆的补丁常常让人无所适从,而芯片组的性能也颇受非议。最近SiS力求与微软合作来改变这种状况,而推出的几款产品也广受专业媒体的好评,VIA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对策?不过话又说回来,VIA是不是先要解决一下下面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英特尔的P4授权

S方:我们一直是英特尔的亲密合作伙伴,由于在较早的时间已取得了英特尔P4的授权,因此645芯片组的研发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就英特尔本身来说,相当希望我们尽早推出采用DDR内存的芯片组。

V方:威盛收购的S3曾经与Intel有着长达10年的交叉技术授权协议,所以现在我们虽然也在跟Intel谈授权,但不是谈P4的主板技术授权,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必定应该取得授权,而是在谈今后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协议,特别是关于各种技术授权,我们希望今后出产品的时候不会每次都要去单独取得技术授权,其实,从这方面说,Intel也是很积极的,甚至可能比我们更加积极一些,毕竟互利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

小结:由于英特尔P4授权的问题,VIA原本在本次CeBIT上召开P4X266芯片组发布会的计划因此取消。看来授权问题不像VIA负责人说得那么轻巧。英特尔将放弃Rambus,似乎已是不争事实了,现在只是时间问题(英特尔与Rambus的协议年底中止)。VIA是DDR的强力倡导者,如同先前PC133规范一样,英特尔似乎将会再输一次,而且输给同一个对手。然而事过境迁,如今VIA从CPU、芯片组到显示部门一应俱全,直接威胁着英特尔的地位。转而让SiS大力研发DDR芯片组也是情理之中。不免想对SiS说这样一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nVIDIA介入芯片组市场

引言:nVIDIA凭借在显卡市场的出色表现,意欲介入芯片组市场分一杯羹,作为多年驰骋该领域的公司,自然不会为之大惊小怪。

V方:nVIDIA是生产显卡的著名企业,而现在业界正普遍流行显卡集成趋势,就如S3并入VIA一样,nVIDIA如果不是自己去并别人(的芯片组),就是要被别人并(自己的显卡),那么当然是选择自己去并别人了,因此它特意选择了AMD作为授权企业,提供主板技术支持,而它则将显卡技术融入主板。这是一个市场策略问题,并非意味着nVIDIA究竟有多强。至于它的产品究竟性能如何,标称规格、性能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对于一家第一次跨入主板芯片组设计领域的公司来说,究竟能发挥出多少标称性能来其实各位心目中都会有一笔帐,而威盛也并不认为nForce的推出可能会危及威盛在市场上的份额。当然了,它的售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方面。

S方:我们公司1987年成立至今,拥有良好的芯片研发能力,而我们的芯片组在中低端市场的评价也是相当好的。SiS的产品无论在性能上和价格上都不会逊色于nVIDIA的crush芯片,优势十分明显。

小结:对nVIDIA的加入竞争,两家公司都有些不以为然。其实,做芯片组没有那么好“玩”,nVIDIA凭借推出TNT系列至今的成功想创造另一个神话,似乎“路漫漫其修远”。前段时间芯片组设计上暴露的诸多问题值得nVIDIA好好思考一番。

IA市场

引言:许多厂商对IA市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认为它是一个无可限量的新市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或是体系架构。SiS和VIA自然不会例外。

S方:我们在传统PC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同时注重开发了一些IA概念性产品。我们所推出的SOC 55X系列主要针对IA家电市场,它们使用SiS基于Linux开发的软件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在未来将根据不同需求,划分不同等级的产品。它们可以应用于机顶盒、掌上液晶板等产品,并能实现播放DVD,上网等功能。而由于其中的芯片功率很低,因此只需要极小的散热片。同时可以通过FlashROM固化系统及应用软件。

V方:目前在很多教育、科研领域里,需要大量的廉价系统,很多甚至要求低于3000元单价,这些系统对性能要求不高,而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比较强(发热),对此VIA的C3和C4显然将非常适合。除此之外,笔记本电脑、PDA也将是C3的重要安身之所。我们提出Value Internet Architecture作为C3的应用,亦是考虑到市场的趋势所在。

小结:从两家厂商展示的产品来看,IA市场的竞争已渐趋白热化。现在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依然是成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定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象现在的手机一样普及。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