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
神界因盘古身体崩解而成型之后,由于天地五灵清浊之气失衡,神界三皇经过商议,制定了一整套解决天地间灵力失衡的方略。
伏羲被推举为"天帝",在神界推行等级制度,以约束神的行为,并限制新神的产生,同时制定法度,以开除神籍惩罚违规之神,以保证神界消长之平衡。
女娲进入人间,以泥土为材料,以神为参照,辅以少量灵力,创造出比神低等的生灵--人和兽,因神界之神有人型、兽型,因此在人间也有人有兽。
因人兽寿命有限,因此拥有阴阳交合繁衍的能力,并在大地之下营造了"鬼界"作为轮回的中转。
一方面人兽可作为大地浊气的来源,用来平衡清浊,另一方面也作为受惩罚的神的生存状态。
神农则在人间遍植草木,作为人兽的食物来源。人被赋予智力,兽被赋予体力,共同享有草木资源。
神历五万八千年,拥有智力的人逐渐强大,对兽进行灭绝性屠杀,战争持续不断。
最著名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蚩尤之战。
代表人类势力的黄帝战胜代表兽类的蚩尤后,也在人间建立了典章制度,后世以讹传讹,将其和轩辕天帝误为一人。
此后,兽地位渐衰,成为人豢养之奴,灵力逐渐弱化,有些种类有灭绝之势。
神历五万八千七百年,大地灵力再度剧烈失衡,水灵暴长而引发大洪水,洪水更助长水灵之势,甚至神界之水灵也源源涌向人间,天地再度陷入危机。
三皇商议,派女娲入人间遏制洪水并解救生灵,并约定,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先解救人而放弃兽。
女娲下界,看到人间状况远比想象中恶劣,即使她用尽法力,能解救的生灵也只是万中一二,尤其是眼看那些兽在洪水中挣扎而不能施与援手,女娲心中不忍,在全力解救人的同时,暗中赋予兽有修炼成精的本能,让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逃脱洪水魔掌,于是出现了"妖族",女娲筑土止水,采石补天,终于制止了洪水,而自身也由于私自助兽成妖触犯天条而永留人间。
但另有一说是洪水过后,大地水陆比例失衡,水灵比之其他四灵多出数倍,女娲留在人间,目的是镇压水灵,以防止天地间再度出现水祸。从此女娲族以非人、非妖、非神的形态出现。
妖的出现,令人屠杀奴役兽成为常态,而妖残害人为变态,人间得以平衡。
神历五万九千四百年,大地上生灵繁荣,五灵之灵气充沛,更多的兽炼化为妖,妖为祸人间,任意屠戮凡人,人间民不聊生。天帝只得又赋予人有修炼成仙的能力,为避免重蹈妖类修炼太易,不易控制的覆辙,天帝设置了一定的障碍,首先,在连接天地的盘古之心上建立了"蜀山",并赋予蜀山有辐聚灵力的能力,也就是人在蜀山,修仙之途可以事半功倍。
而后建立了蜀山派的体制,将人类修仙的数量控制在神界可以掌握的范围,利用在蜀山修仙之人,有计划有目的的降伏妖类,保证大地人、妖势力均衡。
最后,天帝赐予蜀山"锁妖塔",可将收服之妖投入炼化,锁妖塔中遍布"化妖水",妖的灵力逐渐被炼化消失ā,成为鬼而再度转生,重入轮回。
同时,在人间名山大川开辟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作?仙人居所,仙界得以形成。
神历五万九千九百年,锁妖塔中有些灵力强大的妖不仅没有被化妖水炼化,反而在化妖水的助力下,修为更进一层,完全被化去形体,成为与神同样结构的"魔",并逐渐形成和"神界"完全相反的"魔界"。
魔几乎和神拥有对等的能力,但一般无我无欲求,开始和其他五界没有联系,并且因为魔界处于"神界"的反世界,同时魔拥有和神一样强大的力量,因此神界一直都没能发现魔界的存在。
神历六万一百年,魔界与神界通道"神魔之井"被打通,开始有魔滋扰神界,神界才发现魔界的存在,于是也建立防御体系,以抵御魔界。同时,锁妖塔中,一部分即没有被化妖水炼化死亡,又没有修炼成魔的妖突破锁妖塔底层……
于是六界完整形成。
【五灵】
当天地处于“混沌”状态时,有“盘古”生于其间。
盘古身体不断成长,原来的混沌状态不能容纳其身体而分裂,“清气”上升为天,“浊气”沈降为地;天地距离九万里。
天地间灵力已经全部被盘古吸纳进体内,盘古失去了生存的能量来源,逐渐委顿而死,其身体崩解,原本蕴藏在盘古身体内的“灵力”逸散,结合天地间光、色、型变幻成不同的形体,成为“神”,居于天。
而盘古骨肉沈降于地,形成山川。
剩余没有成型的灵力则分解为“水”、“火”、“雷”、“风”、“土”“五灵”,散于天地之间。
而盘古之心悬于天地之间成为连接天地的纽带。
神不老不死,天地间又不断有灵力聚合形成新神,因神为清气所种,天地间清气胜而浊气衰,维持天地距离的清浊平衡被打破,因此天距离地越来越远,并且有脱离大地而飞升之势,这样天将无法吸收地之灵力,天界的能量供给产生危机,神界将重蹈盘古的覆辙。
于是,神界因灵力最强被称为“三皇”的伏羲、女娲、神农合三人之力,将大地上的五种灵力凝结成五灵珠,用灵珠的能量束缚天,令其不能远离大地。
使神界能够继续从大地获得灵力的供给,而结果却是灵力都被灵珠吸纳,大地本身因灵力过度消耗而趋于崩解。
三皇只得还灵珠于地脉,令其维持住大地的形态。但是,由于灵力已经被聚集,大地原本的面貌失衡,原本是处处山明水秀的大地,因受到灵珠地脉的影响,有些地方严寒而有些地方酷暑,水、火之灾常常发生。
五灵环环相克,生生不息,构成天地间力的源泉。
所谓五灵,就是水、火、雷、风、土五种巨大的自然力,他们是维系整个世界能量平衡的源泉,而在人间,五灵之力被女娲补天遗下的彩石所吸附,成为五灵珠,是人间最强之力。
这些在仙剑一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仙ā剑三中,更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六界生灵的爱恨情仇】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凡人仰观苍天,不知自己身在井底。
所谓天地,决非凡人目力所及的一方一圆。先有神界,神不足者为仙,失堕者为魔。
神入凡尘,造人补天,开辟人间,万物神化为妖,五界生灵寂灭为鬼。
所谓六界,就是神、魔、鬼、人、妖、仙六个并存世界,神、魔、鬼居于整个世界的外层,其中神与魔是正负相对的两面,而鬼是所有六界生灵的终结之地,也是所有六界生灵的诞生起点。
神界不老不死,魔界无生无死,鬼界非生非死,这三界注视下的芸芸众生,就是人、妖、仙三界。
仙是登天途中的神,也是人间向往和追求的境界;妖是修炼未熟的魔,也是法力高深的兽,是最为人类不容的族群;人与妖之间的争斗通过蜀山展开,而蜀山,是人间唯一能和妖类抗衡的一群,自称背负上天的使命要锄尽妖。
●神界 永生不老,有男女之分而无男女之事,森严等级之下全无温情可言。无尽的生命难以排遣,总有痴男怨女冲破禁锢,为情而抛却一切,潇洒人间。 据说,甚至神界的最高主宰“天帝”也曾赴人间留下过一段往事…… |
|
●魔界 无思无想无欲求,无生无死无秩序。任性而为的魔,偶尔会因为长久的相处而渐悟,因为意外的触动而顿悟,了解到一点点人间情感,即使不明白那是什么,却执着地想要拥有。 于是,魔已非魔…… |
|
●仙界 徘徊在人与神之间的族群,面对仰之弥高的神界,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漫长修炼才能到达,也不知道能否到达,俯视藐小的人间万灵,更不舍自己多年的修为。 ā 谨慎、保守、患得患失而不彻底,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由自己本心而行事,不再顾忌其他。 |
|
●妖界 原本无知无识的走兽草木,因灵光一现,或是偶然的机缘而幻化成妖。 始终是异数,不被原来的同类接纳,也不是人,与人为善的结果总是悲惨的,于是就和人为敌,于是就有了蜀山,有了锁妖塔,有了在平凡百姓口中辗转不灭的狐精花妖的传说。 |
|
●人界 最平凡也最不寻常的族群,一段纷争与杀伐过后,是一端平和无争。 不知有其他六界,就狂妄地封自己为万灵之首。 所谓鬼神,就在信与不信之间成为茶余饭后的消磨。唯一能傲视六界的,就是人间有情,柔上而刚下,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
●鬼界 亡人为鬼,鬼入轮回而投身六界。这是人生的终站,也是人生的起点。 多少人捧着一腔血茫然而来,多少不甘愿也只能化做一回眸。 过奈何桥,喝孟婆汤,六道轮回之后是冤屈的第一生啼哭,三生石上,又被刻下深深一笔,记下该了的债,该还的情…… |
【四大门派的恩怨纠葛】
江湖不远,仙境亦不远,只在山色有无间。因为有邪念,江湖上便有了权利纷争,而无意中被卷入旋涡中心的小人物,福兮?祸兮?没有什么是命定的。
●唐门
位于渝州东郊唐家堡,依山傍水的一座大庄园,俨然一个小小城市。
ā
门中分为十大部门,分别由十个长老掌管。渝州周边一半的农田,渝州城中一半的店铺,都是唐家的产业。
掌门唐坤,武功高强,交游广阔,为威震西南的武林大豪,其独子唐丰,与新婚妻子出游时不幸双双暴毙,尸身上有点点红色尸斑,似为火毒所致,死因十分可疑。
次日,渝州天降百年一遇之大雪,唐门下属永安当铺管事景逸在当铺门口发现一女婴,唐坤十分喜爱,收为孙女,取名“雪见”光阴荏苒,雪见已花信年华,被祖父宠爱得娇纵异常,唐门所有的家传绝学,除了毒术不能传女之外,已尽得祖父真传。而她的身世来历,始终是一个迷。
●霹雳堂
发起于江西,如今势力已经扩展到西南五省,以火器称霸武林。
原本为一家族式门派,后因拓展势力,广收门徒而成为一个界于门派和帮派之间的门派。
对唐门虎视眈眈,行踪也日见诡秘。
掌门雷啸天,外家功夫出神入化,火器的的制造和使用技术更是独步天下。
十五年前,将掌门之位传与义子罗如烈,从此销声匿迹……
现掌门罗如烈,武功已尽得义父真传,并有青出于蓝之势。
他对霹雳堂统御有方,最近着重发展在蜀地的势力,甚至将总堂也迁到德阳,与唐门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蜀山派
位于川西崇山峻岭之中,山峰淩空,宛若浮云,相传为仙家赐予人间的胜地。
蜀山自开派至今,历代弟子勤修仙术,入世降妖,并囚妖于锁妖塔,庇佑人间不受妖孽滋扰,深得百姓爱戴,在蜀地更是被尊为神仙。
蜀山与武林众门派交往不深,其修炼的蜀山仙术也是界于内功和道家炼养之间,但蜀山门徒修炼不为成仙,而为济世救人,和寻常道家又有所不同。
当今蜀山以掌门清微道长及其四位师弟为尊,合成“五长老”,据说此无人均已年过百岁,为半仙之体,这是蜀山历代从未有过的,究竟原因为何,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蓬莱派
位于东海蓬莱岛,同蜀山派一样,同属修仙之门派,且与蜀山同气连枝,世代交好。
蓬莱仙术讲究清净无为,抱元守一,不扰外物。门徒很少出头露面,即使偶尔离岛前往大陆,也多以普通道士的面目示人,因此名声不彰。
蓬莱掌门商风子,修习蓬莱仙术已有六十余载,道骨仙风,涵养和定力异于常人。
蓬莱地处海上,经历代修葺已颇具规模,从陆上望之,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因此世人多穿凿附会蓬莱为仙人所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