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手头一直没有D9实物,因此不愿做出什么推论;现在D9到手后经过自己的实地使用,因此把自己的一些推论公开出来,只想提供另一种思路,欢迎严肃的讨论和批评,甚至灌水吹牛,唯独不希望无畏的争吵。
测试环境:
1、《异度传说》[识别标志:无] 《合金装备2-实质》[识别标志:D9-003、csd 583]
2、ps2 30000 nh改(无电阻,初本型);ps2 30006R apple(非II型) [前者购于去年nh刚面市后一周,;后者购于前者一月后,购买地不同]
测试情况[操作按照ps2说明书的流程进行]:
1、ps2 30000+nh
第一次 正常读出,使用正常,读盘速度较普通ps2碟片慢
第二次 同上
第三次 msg2-s 出现红屏,rest后正常,其余同上
2、ps2 30006R+Apple
第一次 异度 出现红屏,rest后正常,读盘速度较普通ps2碟片慢
第二次 正常读出,使用正常,读盘速度较普通ps2碟片慢
第三次 同上
补充:
这两种直读都是去年中期nh面市后的初代产品;
两种型号的ps2购于不同的商家;
两者都得到精心的日常维护,从未做过光头清洗;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的30006R一直对各种DVD(包括正版、d5、d9)非常挑剔。
卖游戏的大哥曾经那里先前有一个另一个版本的异度,
但是在他的30000型上能读出但无法正常运行,他没有继续进货并作了退货处理;
这一次他先在自己的30000型上尝试后,
才正式卖出这个版本,并在卖给笔者时一再建议用在30000、18000等日系主机上。
推论:
完全不同的两种型号,完全不同的直读芯片,均能使用相同的D9,只能以“D9和直读无关,只和光头状态及盘片制作有关”来推论——当然还是要以理服人,下面将分析原因。
分析:
1、D9和直读无关,这是由直读的原理和ps2的技术规范一致性决定的。
目前的直读思路,是通过取代ps2原有的bios,使得没有合法版权信息的盗版,能在假的BIOS的协助下,实现在PS2上运行。
而在盘片的验证信息从光头被读取分析前,直读的直读功能并不会起作用。简单的说:首先要由光头读入引导信息,BIOS分辨到底是何种类型的盘片后,才会尽心版权分析,制度的功能才会启用。
除非D9含有非同于D5的版权信息,否则能否读取D9就不会和制度相关,取决于光头的状况和D9本身的制作。
虽然缺少SONY的官方资料,但是从我自己实验中的直读都是初代型号,以及DVD本身的技术资料,可以断定D9不会因为碟片的物理制作不同,而带有特殊的格式!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正版D9没听说不能在10000等老型号上使用,这也就说明,D9除了了碟片容量大于普通ps2碟片,在认证信息上没有任何的不同!
但是也确实有一些更古旧的直读型号,不能读出D9!
但是请注意,何止D9?很多普通ps2碟也是无法识别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直读在实现的方法、技巧上也是一直发展的,当直读制造者对PS2的制度有了足够的了解后,自然就能使用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实现直读,某种意义上说,那时候的直读读不了D9是因为它不能完美的处理版权信息,对于SONY的版权信息处理流程并没有吃透,而不是以因为D9有特殊才造成的。
虽然这也可以说是直读造成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我的侧重点!
现在的直读说穿了千篇一律,除了硬件制作工艺外,唯一的修正就是想办法怎么让直读和不同的型号配合,从而作出某些修正。而最最核心的版权处理环节,在梅萨亚一代出来后,已经没有改变的必要,最多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修改,不会也不可能伤精动骨。
梅塞亚一代之后的各种直读,都不过是对这个老祖宗的改良和完善,而且这些改良和完善更多注重于如何简便安装,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适应更多的机型!而版权信息的处理,由于格式的一致性,也就没有过多改动的必要,即使改动也绝不会涉及到实质性的环节。换一个思路来想,虽然PS2有着各种不同的型号,游戏也分为美版和日版等等,但sony在构建PS2规范,打造加密信息时,归根到底还是采用的同样实质的技术和规范,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二次开发,这就和前面D9的版权格式与普通的一致是一个道理!以不变应万变,用最小的改动适应最广阔的市场,这样的成本准则不是只有SONY才在使用。这不是推论,这是事实!
因此,透过直读的原理和PS2的技术规范分析,可以明确的认为:D9和直读无直接关系
2、D9和光头状态及盘片制作有关,这是有D9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的。这里将尽可能不涉及技术问题。
1)D9的双层特性
D9是一种DVD规范,就像PS采用了和cd、vcd一样的承载体,ps2选用了和dvd、dvd-audio相同的承载体,而D9的特殊性也就来自于dvd规范中对d9的定义。
简单的说,dvd规范利用dvd的先天物理特性,规定了dvd分为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双面双层,依据其在计算机规范中的容量大小,取名为d5,d9,d10,d18。其中d5的理论容量为4.8Gb,D9是为D5*2。可以简化的认为d9就是同一面有两张d5叠在了一块,至于怎么实现,请参看相关介绍。
d9唯一的特殊就是它的两层构造,也是d9引起如此多猜测和争议的源头!
即使不懂得太多技术问题,一般大众一看到盘片就可以知道,看上去和cd无异的盘片,怎么就能装下两层还能互不干扰呢?是不是很麻烦呢?的确是麻烦很多,D9对于制造工艺有着远甚于d9的要求!
2)D9和制作工艺的关联
如果是常玩dvd影碟的同好理解这个问题一定不难:在dvd影碟中d9的价格是d5的三倍,而且d9挑盘和无法流畅读出的可能远远大于D5。在dvd影碟的盗版商中,d9的利润是很高的,但是不论是制作本身还是碟片工艺,要求都不是d5所能比拟的。ps2的d9也是这样。
首先是要将原版的ps2 d9毫发无伤的读出来;然后就是将读出的内容制作为新的盗版。这一个过程不像磁带复制、光盘烧录那么简单,要完全按照原来的结构导出正版的代码可能要轻松点,但要制作出盗版的母盘甚至更后一步的批量制作,那就难了!
盗版为了利润最大,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太可能精工细作,碟片的制作大多不能按照规范的流程来制作:首先就是母盘的制作,设备和所用软体质量如何,型号怎样,制作人员的制作水平,都要大很大的折扣;即使母盘差强人意,批量制作的流水线原材料的品质、操作参数的设定、母盘的使用频度,大多是得过且过。
这样的条件下制作的碟片,质量自然也就差强人意!即使普通的ps2碟折扣打得多了,也会出现读取苦难、死机等问题,更何况D9呢?
在笔者看来,D9的制作工艺才是造成D9问题的核心!
3)D9和光头的关系
D9的双层特性,制作工艺的状况,使得D9对于光头的要求更为严格。虽然我不认为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但是这确实很重要!因为现在的d9制作普遍工艺不会太好,光头如果越强悍自然也就能很好的识别!当然前提是D9的版本无问题,否则也是白搭。
这里我想说明一点:国内外都有很多人将同样的D9放在不同的直读上,由于读出的效果不一样,也就认为某些直读能读,某些不能。我认为这不能作为其推论的依据,除非将同一台ps2,反复安装不同的直读,使用同样的d9,否则怎么能证明光头和此无关呢?
所以,我认为D9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制作工艺打折扣的问题,当然不论是不是制造商的本意,这也就牵涉进了PS2的光头。相信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盗版商对D9母盘制作的上手,D9的很多争议和猜测自然就会真想大白——尽管到时候也就没人再去关心了。
3、其他一些说明
1)需要格外提出说明的是,我以上的所有讨论,都不否认ps d9和普通碟片一样,有版本的问题,但是我认为那说到底还是制作的问题,即使“这个型号的可以,那个型号的不行”这样的情况,我也认为是制作的问题。PS2的盗版碟片的制作质量是非常差的。
2)谈谈对加电阻问题的看法:nh曾经加过电阻,据说对D9读取立竿见影。我不是技术人员,所以我相信这可以达到延迟的效果。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根本的途径,而且我对于延迟是“促成直读延迟作用”持有保留意见。因为:BIOS都更换了,还有什么来验证版权的真实性真假?即使读盘的速度延迟了,但还不是要通过直读的版权检验?除非直读并没有完全替代BIOS的作用,在其作用后制度将自身关闭,而全面交给原BIOS来打理。对此我没有资料,我不做定论,只持保留态度。我相信这个会有用,但是不是那样用,我保留。
3)对直读的再次补充:直读的型号确实一直再改进,但会不会由此对盘片识别就有什么增益呢?前面的分析我已经讲明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的直读的发展,更多侧重于安装的简易、安全,使用的便捷上,型号的适应上,对于最最本质的直读功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和进步了!这是直读实现的原理决定的。可以认为现在芯片的差异,是制作工艺、耐用度、使用等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对梅塞亚的补充和修正。至少目前市面上的制度,更应该关注的是工艺质量和价格,而不是直读机制,不是“能不能读D9”。
以上是我的一些推论和判断,我并没有可以追求技术的精确性,我没有那么多的资料,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料。所以我真的不希望出现在某些技术的问题上吹毛求疵的情况,我只是想表明一种立场和思路,仅此而已。
补充:
所有的DVD碟片生产,不论D5还是D9,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商技术差异,会出现光头和盘片不兼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碟片应该认为是质量达标的碟片,但是在某些特定品牌的机芯上是无法正常读取的。这种情况不源自盗版商的制作,而是生产设备的差异造成的,属于盘基的兼容性问题。由于D9的要求更甚于D5,所以D9更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