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的杀伤力,其实远胜于周杰伦的威力。那个主要由短信体系构成的动感地带,凭借高手操办的广告攻势,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短信就像周杰伦独此一号的声音,已成为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一种旋律。那些离开移动电话就几乎无法生活的人,其实只是这群随时随地释放沟通欲望人士中,不那么极端的一部分。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沉溺于手机短信无法自拔,短信依赖症患者有38万人。想想看,矜持理智的德国人尚对短信这种当今时代的新潮玩意上瘾成病,整个欧美还有东亚地区,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不过,因为德国内省、反思的传统,他们也许确实很难用常规的方式来做全面的沟通,才想起发短信来。比如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一对夫妇即使并肩而坐,也要发短信才能沟通。而笔者看到的则是中国的情侣虽然出外约会,却各自给朋友发短信,然后就挥手拜拜回家的例子。
笔者看来,短信有三大好处,令我辈痴狂不已。
其一,是“给幽默一个机会”。虽然幽默是古往今来交际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脑筋急转弯外加伶牙俐齿,所以常常回到家才想起“那句话我如此回答就好了”,随后对着镜子一个人傻笑。而短信虽然也基本上是“口语化”,但毕竟有发送接收这样一个延迟,所以迟到的幽默感也就利用这个空隙,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来了。
其二,是“让脸皮再厚些”。“我错了”、“我爱你”、“借点钱”、“给个面子”,这些话不是每个人都说得出口的,即便勉强说出来,也不见得能起积极作用。但是这事儿写信太慢,发传真太假。手机本来就是私人物品,说的也是私人话,正好。而且这些话,大多为软话,人家看的时候,就是用“诚惶诚恐”的语调在心中默念,效果比张口结舌要好多了。
其三,是“玩你没商量”。短信既然可以让不顺畅的话变顺溜了,也能让坚硬无比或者稍微出位的话,变得可以容忍。那些拿人开涮、指桑骂槐的话,你看完好像还挺高兴,仔细一琢磨,好像被人玩儿了,但就是生不起气来。在任何场合中,只有短信才能让那些被骂的人哈哈大笑。
总之,时间的延迟以及随心所欲的文字形式,是短信的天然诱惑力。还是一个德国男孩,花费了8900欧元疯狂地发短信,甚至发给不认识的人。因为短信发出去后,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肯定会有一些事情发生,这种等待犹如送出情书的恋人,跃跃欲试却又强做矜持。
可以看出,笔者举出的短信好处,全部是积极意义上的,要是面对世界上的至亲还要以短信沟通,那就有些不通清理、玩物丧志了。对于短信这样的玩意儿,你始终要告诉自己,即便它有万般诱惑,不过是人造的东西,千万不要为物所困,丧失了一个做人最基本的前提——创造与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