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VR发展似乎一路高歌猛进,今年还被誉为VR产业的元年,不管是创业者、企业还是投资人纷纷蜂拥而至。然而,繁荣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山寨产品泛滥,市场渗透率低等各种暗流。产业巨头和创业新锐如何破局?VR继续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哪里?元年之后,等待着VR的是“盛世”还&
近两年,VR发展似乎一路高歌猛进,今年还被誉为VR产业的元年,不管是创业者、企业还是投s资人纷纷蜂拥而至。然而,繁荣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山寨产品泛滥,市场渗透率低等各种暗流。产业巨头和创业新锐如何破局?VR继续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哪里?元年之后,等待着VR的是“盛世”还是“祭年”?
今年5月以来,VR热开始降温。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最近表示:AR、VR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而这个数字达到5%到10%时创业者才有机会,VC在渗透率达到15%时才可以开始投。按照朱啸虎的说法,目前国内的创业者确实会比较难过。
事已至此,一个问题来了:VR行业真的冷了吗?投资人还有必要投VR吗?
纵观国内VR行业,Xtecher得出以下结论:
曾经,由于山寨成本远低于自主研发,缺乏核心技术的硬件厂商大部分停留在入门级阶段,然而,在山寨潮后,硬件厂商的机会或许会到来;最接近盈利的是一枝独秀的线下体验店;而使店主及平台备受煎熬的,更多的是VR内容的缺失;在海外领先巨头纷纷发力社交的背景下,也有国内公司开始布局下一代社交。总之,VR虽困难重重,此刻却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VR硬件山寨潮泛滥之后,国内厂商良机初现
十一假期期间,海外举办了两场值得VR界铭记的发布会。
10月5日,谷歌在其秋季发布会上发布了其首款Daydream平台硬件产品Dandream View,并提供完整内容服务;10月7日,在Oculus Connect 3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公布了即将上市的动作控制器Oculus Touch、无线VR头盔原型、VR web浏览器、VR-ready PC等一系列VR产品,同时宣布将投入2.5亿美元用于VR内容开发。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海外厂商引领VR核心技术、软硬件标准的同时,国内厂商仍停留在利用国外技术做消费端延伸的层面。国内资本市场急功近利的不成熟状态,让中小型企业很难进行长期研发,国内的“山寨”产品更是把“赚快钱”的模式玩得纯熟。
在智能硬件的天堂深圳华强北,无论是做一体机还是手机盒子,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甚至不需要研发团队,也不需要厂商自己动手。国内芯片公司提供方案、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外观或者模仿其他产品、外包组装厂组装、使用第三方APP……就算不懂算法,也可以快速迭代产品。焰火工坊CEO娄池曾表示,今年8月,深圳华强北的山寨VR硬件已卖出千万台。这在表明VR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市场对VR的感情。
然而,借鉴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在一波“山寨潮”之后,国内VR厂商的机会可能会到来。
一体机曾被业界预测为VR头显的终极设备。有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一体机销量为 20 万台左右,国内最大的一体机ROM厂商Nibiru预估:预计到 2016 年底,一体机将会有 200 万左右的出货量。
如今,三星、高通和英特尔等大厂已经进入到 VR 一体机领域;瑞芯微、全志、炬芯这些国内厂商也依托深圳成熟代工模式的优势,为一体机方案厂商提供经过改良的 VR 芯片;一体机所需的屏幕、透镜等部件也有三星、友达光电、京东方、歌尔股份、舜宇光学等国内外厂商供应。
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表明:VR的硬件支持已经初步成熟。对于想要冲出重围的硬件厂商或者内容厂商来说,关键似乎在于能否像小米一样找到破冰的运营模式。
“最容易活下去”的线下体验店,也亟需内容输血
据Steam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HTC Vive七月份的用户增长幅度为0.3%,八月份几乎零增长;Oculus Rift八月份增长幅度为0.1%;PS VR虽然已于本月13日上市,但市场表现还有待观察。在顶尖硬件销售遇冷的情况下,线下体验店成了人们了解VR、教育市场的最好方式,也让其成为了最容易活下去的方式之一。
据统计,国内VR线下体验店已突破3000家。超级队长CEO王磊表示,VR线下体验店是一个展示、测试、分销的平台。
然而,“内容单一”是限制这个行业发展的普遍瓶颈。制造商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内容粗制滥造,存在严重的画面模糊问题。内容千篇一律,迟迟不更新,导致消费者难以上瘾,复购率低。
法律公司Perkins Coie的调查研究显示,37%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购买VR/AR产品,因为其内容的不足。京东联合IDC发布的VR/AR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购买过相关设备的用户以及潜在用户中,有32%的人认为内容匮乏是目前VR/AR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此,创业公司乐客VR采用“雷达评审”的方式对所有游戏厂商的内容进行评定,包括引导、美术、市场、玩法、数值五个方向,把内容分级,以建立标准让市场评估游戏体验;创业公司微鲸表示,将用VR方式制作原创产品和IP;优酷也宣布通过与全球顶级制作公司、明星合作,生产VR视频。
由体验店延伸出去,游戏、视频内容提供商如果能产出高质量产品,或许能在资本冷却的当下杀出一条血路。
巨头和创业新锐都在布局“下一代共享式社交”
从邮件到社交网络,再到微博、微信、陌陌,再到直播平台,社交方式不断革新,下一个社交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似乎至今没有答案。
在Oculus Connect 3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发布了名为Avatar的VR社交服务,并首次展示了Oculus正在研发的多项社交功能:Oculus Rift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3D虚拟人偶,并基于Facebook的社交网络与好友进行模拟真人互动。
其实早在今年初,国外许多公司就已开始发力下一代社交。
继Altspace开启社交尝试后,VTime做了更重度的聊天室,提供海量场景,用户分别远程登陆后可以在虚拟场景里聊天、拍照,场景更精致、更有想象力;Gravity开发了一款社交体育社区类项目Rec Room,用户可以在场景里开party,通过打乒乓球、踢足球、射水枪、剧场等娱乐方式吸引用户;Facebook在今年F8开发大会上演示的demo中,让远在天边的两个人“共游”世界各地,以及“面对面”进行交谈;微软开发的Hololens可以将360度摄像机拍摄环境下的人全息传送到佩戴MR眼镜的人面前,并可实时交流。
Facebook Social已在今年8月底公布demo,更看重下一代的CV脸部实时扫描交互技术,用户可以自定义编辑涂鸦实景照片、视频游戏场景等,可以合成拍照,投递到邮箱。
(文章转载自长江网 2016-10-18 13:59 来源: 新浪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