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富士真实6百万象素F810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4-08-14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以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我们宁愿把票投给高象素的代表F810z。毕竟,高光或者暗部细节的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拍摄或者后期处理得到一定的挽回,但两者之间整整一倍的象素差异的确是太过明显!

高速推出的更新版本

实在是令人难以招架。就在我们刚刚完成了对FUJIFILM F710z相机的详尽评测后不久,富士方面又把更新的F810z推向前台。本机显然是富士打算在9月PHOTOKINA大展上亮相的新机,预计在国内正式上市也会较快上市。

我们手上的这台F810z实际是由富士中国公司提供的工程样机,在配件方面依然是白盒子一个外带几条连接线和一个基本的数据底座,其他一概欠奉。不过由于本机机身和未来市场最终销售版本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本文还是能够对读者们的消费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

我们在这里不准备再对F810z的机身做太多描述与介绍,原因只有一个——它与F710Z的机身几乎完全相同。如果不是在镜头右下角写上了一个8字,我们的确很难从照片上分辨两款产品。不过我们必须要告诉大家的是,本机的机身色彩重新回归F700的银白色,而并非F710Z的那种淡香槟色泽。此外,本机机身背面的那块2.1寸的LCD屏幕显然针对F710Z色彩过于艳丽的问题进行了修正。目前F810z的那块LCD屏幕色彩看起来比较真实,与实际的照片输出色彩更加接近。

本机相对于前作的最大改动在于CCD元件。F810z同样采用的是第四代的SUPERCCD感光元件,不过区别是不再采用具备超动态感光能力的SR元件,而是选用了以高象素为追求目标的HR元件。相比F710使用300万个S、300万个R元件组织起来插值6百万象素,F810z的HR元件的的确确具备了真实6百万象素的画面分辨率,同时还能达到1200万象素的画面输出。

另外,由于本机同样带有独特的16:9宽屏画面模式(采用将4:3画面上下部分裁减掉的方式实现),本机的最高宽屏输出象素为800万。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本机在宽屏模式下的实际最高象素至少可以达到400万。也就是说,在象素方面,F810z将比F710高出整整一倍!

再次有朋友问到为什么富士重新把精力转回到SUPERCCD HR甚至是常规CCD上来的问题。FUJIFILM方面其实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不过按照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革命性的SUPERCCD SR机型在市场销售方面叫好却不叫座。而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大部分用户也并不能体会到SR超宽动态范围所带来的好处。

此外,根据我们在富士中国公司朋友的介绍,FUJIFILM方面的SR产能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提高。随着超级人气DSLR旗舰S3pro上市时间的逼近,目前富士几乎已经把所有SR CCD生产能力都转去为S3pro服务,所以自然要把消费级别上的SR产品线紧缩一些了。

实际样张分析与感受 一

除了在象素方面的巨大改变,F810z的另外一大变革就是在感光度方面。

也许是受SUPERCCD特性的影响,在我们过去的印象中,富士相机的最低感光度一直其他型号的DC更高一些。比如S602起步的ISO160,比如F710Z的ISO200,甚至还有早期S1PRO那惊人的ISO320。然而,似乎受到了当前“ISO最低感光度越低越好”风气的影响,我们竟然在F810z机身菜单中看到了如此“惊人”的感光度选项——ISO80!

在我们印象中,这是SUPERCCD系列产品第一次出现如此低的感光指数。尽管这个数字相比CANON的ISO50或者OLYMPUS流行的ISO64还有一定距离,但也足够以让我们这些FUJIFILM FANS震惊了。在高感光度方面,本机可以在3百万模式下达到ISO 800的成绩,这一点倒并没有出我们的意料。

我们来看一下F810z在不同感光度下的画面品质表现吧。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相机设定为4:3标准画幅,同时象素定在所有感光度通用的3百万下。

在ISO80和100两挡低感光度上,F810z的画面品质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变化。两张画面的颗粒感觉都无法察觉,而色彩纯净度也保持的非常良好。事实上,我们本来也就认为这两挡数值非常接近的感光度画面品质不应该出现多少差异,首次达到的ISO 80与其说是SUPERCCD技术方面的成功,还不如看做是一种机身性能方面的噱头。

ISO80、100

让我们高兴的是F810z的ISO200画面质量依然相当不错。尽管画面颗粒感觉已经出现,但总体上还是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画面色彩方面依然拥有相当好的纯净度,没有任何杂色颗粒或者噪声出现。这样的画面品质如果不告诉你前面还有两挡更低的感光度,相信大部分用户也能够勉强接受了。

让我们真正感到吃惊的是本机在ISO400下的表现。很明显,画面的颗粒感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了,但F810z的ISO400画面中依然看不到明显杂色颗粒或者彩色噪音。除了在小贝脸部上略有一些轻微的红绿色噪音外(抱歉,以后一定把模型擦干净),这张照片的纯净度的确比较好,甚至要比很多品牌ISO200下的画面效果更加出色!

ISO200、400

对于本机的ISO800画面,我们认为画面效果无法接受,通常情况下基本没有实用价值。

总体而言,本机的低感度下画面表现非常良好,而中等感光度ISO200下的画面依然可用。ISO400的表现就其产品级别来看,也可以算做同级别产品中的优秀之作(印象中似乎只有OLYMPUS的旗舰C8080Z拥有这样的能力)。富士首次运用在SUPERCCD上的低感光度尝试显然很成功。

ISO800

实际样张分析与感受 二

我们接下来看一些使用F810z拍摄的实际样张。为了保证画面品质,这些样张采用了最高象素(4:3的1200万、16:9的800万)拍摄,保存精度采用了通常用户会选用的“普通”精度(FINE精度实在太吃XD卡了!),而ISO方面则尽可能采用最低的ISO80。其他选项均为默认或者自动,色彩采用反转片模式。

和F710一样,本机在操作方面的手感非常良好,开机迅速、对焦敏捷准确。机背的LCD经过改良后虽然不如F710艳丽,但更加真实,不会让用户产生“为什么LCD上看起来这么好看,实际倒到电脑里色彩暗淡许多”的感觉。

我们来一下在日光下的景物效果。我们评价经过插值后的F810z样张,最好还是重新把他们RESIZE到标准实际分辨率大小后为好。在经过RESIZE后,我们发现这些照片的解析力以及画面锐利度都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建筑的墙面、瓦片的细节还原都可以算做优良。尽管还不能达到同象素级别DC中的最高水平,但实际分辨率也已经相当优秀。

在画面的色彩方面,反转片特性再次发挥出其强大性能,尽管总体色彩在蓝绿方面比较夸张,但这样高对比度和鲜艳的画面品质的确在视觉方面很有优势。如果注意一下,我们会发现在高光部分,F810z的效果的确与FZ710Z的SUPERCCD SR效果有所差异。

如果要指出F810z在画面上的缺憾,那么紫边问题应该是F810z比较大的软肋。即使在中等大小光圈下,F810z画面边缘部分的紫边现象依然比较明显(观察树叶与建筑边缘,或者下图车窗玻璃部分)。考虑到F810z在拍摄风景方面的优势,强烈建议用户尽可能采用比较小的光圈拍摄以减少紫边问题。

相对广角画面,F810z的长焦画面锐利度有所降低,但得益于高象素的帮助,实际画面效果依然能让我们满意。

实际样张分析与感受 三

来看一下微距与特写。本机的微距模式依然只能固定在广角端下拍摄,且不存在超微距模式,但实际特写能力却相当不错。我们这里有两张分别采用常规幅面以及宽屏效果拍摄微距画面照片,另外前面ISO测试中的画面也是采用微距模式拍摄的。

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两张照片所表现出的精美效果过目不忘。尤其是在富士反转片色彩模式下,阳光下的紫色花瓣与金黄色花蕊细节表现出色。即使不将照片按照实际象素RESIZE,我们觉得其画面解析度也勉强可以被接受。我们尝试用照片打印机在高精度下打印了上下这两张照片,实际效果简直可以和打印机的测试样张相比。不过,我们必须指出在普通精度模式下的插值画面如果仔细观察还是有颗粒感的,而采用FINE模式保存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

夜景方面,我们虽然一向觉得F系列最长只有3秒曝光实在太短了一些,但实际上只要运用得当,拍摄一些都市灯光夜景还是绰绰有余的。以下是用F810z拍摄的一张1/8秒曝光的建筑夜景,尽管是12MP模式,但请观看建筑外立柱的细节部分,F810z的表现的确叫人满意。在明暗对比的部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定的紫边现象,但相对相机的高象素来说,这个问题不算太严重。

下面两张采用了比较小的光圈和3秒曝光拍摄的夜景。受到这枚32.5MM四倍光变富士龙镜头的影响,画面中出现了相当美丽的六角型星芒效果。虽然曝光时间的确少了一点,但想拍摄车灯的拖弋效果还是可以实现的。在3秒曝光情况下,相机的画面纯净度还是相当不错,即使在比较暗的场景中也没有颗粒和噪点出现。但总体而言,画面的锐利度要比白天的画面差一点。

对于F810的评价

对了,你猜对了。F810z的CCD其实与富士消费旗舰S7000所用的那块完全一样。而F810z与F710之间的关系实际非常类似S7000与S20PRO之间的关系。反正都是同一种机身的两种发展方向——高象素或者高动态范围。所以,我们在这里并不能说F810z就是F710的升级产品,因为这两款机型其实是同一档次的产品,只是各自的着重点不同而已。

我们在这里可以对F810z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总结,顺便看看它的未来前途如何。

首先就画面品质上来讲,除了有一定的紫边问题,本机画面品质的确是非常出色。即使是1200象素的插值画面效果,我们也觉得基本可以接受。如果把该画面RESIZE到6MP来看,相信其解析力完全可以与那些同象素的旗舰产品相比。尤其是F810z的色彩更是好的令人爱不释手,用来拍摄植物或者风景照片的确是太出色了。

机身性能方面,本机既然与F710完全相同,那么其表现(算上改良的机背LCD)也可算相当出色。让我们感觉不足的是XD卡价格未免太贵,而本机电池性能如果能再强劲一点那就完美了。很多用户想把F810z作为专门的旅游用机,或者看做数码版的随身LOMO,这种想法不无道理。

我们在对于F710进行评测时就已经谈到了它的几个对手的情况。考虑之后,我们觉得F810z的对手实际也就是那几个,尤其是佳能S60。不过在这次对比中,F810z的高象素、高画质能够给自己争取到更大赢面。原来天平已经逐渐偏向佳能一边的富士佳能手动便携机皇之争,现在看来前景又开始扑朔迷离起来了。不过,我们个人还是更加倾向富士一些,毕竟,高速启动、完美色彩以及独特的宽屏模式诱惑实在太大了。

F810z的另一对手就是它自己的兄弟F710。按照富士方面的说法,两款型号的价格将会基本相同。那么,高象素和超动态范围,你会选择谁呢?

以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我们宁愿把票投给高象素的代表F810z。毕竟,高光或者暗部细节的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拍摄或者后期处理得到一定的挽回,但两者之间整整一倍的象素差异的确是太过明显!尤其是对于具有16:9宽屏功能的这两款相机来说,由于采用宽屏模式后象素损失太多,F810z的实际400万有效象素画面显然要比只有200万有效象素的F710更具实用价值。

其实,这两兄弟谁将最终获得更多市场分额的问题早在他们出生前就已经决定了

——你只要去看看S7000和S20PRO哪个在市场上卖的好就全明白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