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好者,向摄影师进阶,是无数摄影爱好者内心的期望。 了解藏在摄影背后的理念、知识以及意识,是进阶过程中需要加强的。
按西人对于身份不一者的说法,张力奋先生(为节约篇幅,以下简为力奋)的头顶上叠堆着好几顶帽子。至少就我所知,他头上可以有资深新闻工作者、媒介经营管理者以及学者这么几顶帽子。这么说,人们对于他的想象,可能会停留在他是一位以操持文字为业的新闻工作者上面。其实我们有所不知,十多年前,他就曾经举办过有关西藏的摄影个展。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他凌晨即起,一直到午夜回到住所,以惊人的爆发力,在城市里整整游走一天,以手中的照相机为敏锐触角,伸向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也是一个普通市民的眼光,向我们提交一份揉合了他的新闻敏感与人生感悟的视觉报告,也为上海这个城市留下了一份特别的、珍贵的视觉记忆。
据他说,这么长时间、长距离“暴走”(请允许我在此借用一个日语单词,非如此不足以形容他那天的行走)的结果是,晚上回到住所就是走瘫的感觉。然后,他足足休息了三天才缓过劲来。
一年里,这个城市上演了数不清的活剧,但在这最后一天,会有什么发生?也许不会出现“吸睛”突发新闻,但蕴藏在行事如仪的日常(也是正常)下的,是不是正是我们容易会被异常吸引了注意力后所忽略的真实生活本身?这种“真实生活”,与重要时刻的浓妆艳抹相比显得“素面朝天”的城市景象,难道不值得以某种方式,我说的是观念与手法,来面对吗?力奋的一天拍摄计划,其实就是这么一种通过一日“暴走”、高度结合了观念与手法的实践与实验。
让我们稍稍检点力奋的“暴走”成果。他看见,一排花圈静静地倚靠在一起。这是为即将开始的葬礼所做的准备。巧合的是,一份曾经广为人们翻阅的城市里的早报,以最安详的姿态躺在报摊上,迎来其“末日”。这一姿势,被力奋以特写定格下来。城市里有各式各样的死,当然也有各式各样的生(活)。虽然夜幕将临,店里的阿姨仍在细心摆弄上海人喜欢的松糕、年糕与八宝饭,坚守岗位。拆迁废墟墙上的口号“多拿钞票挑好房,早点签约是上策”,自以为摸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而显得有点沾沾自喜。而早已被我们忘记了的极少数几个轮渡码头,出现了力奋的身影。他看到的摆渡轮船上,尽管只有寥寥几辆脚踏车与助动车,却仍然准时出发、也按时回来。生命活剧,在城市的天空下,轮番上演,此起彼伏。这可能是张力奋在2016年最后一天暴走所得给到我的,至少于我,最大的感慨。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暴走”式扫街,总会有几张顺眼的东西。我想强调的是,他的大范围捕捞并非盲目下手。出门前夜,他心中有谱。因此,在这次展出的画面中,某些是来自咬定青山不放松式地在既定地点的深入拍摄,而有些照片则是在游走中即兴宕开一笔、旁枝逸出般地在既定路线之外偶得的视觉惊艳。这些照片,或许可以说是在这两者之间的来回往复的成果。
曾经有人说 photography 其实是footography。就是说,照片是硬生生靠脚走出来的。看力奋的这些照片,信然。但我想说的,指引双脚的,则是眼界与心灵。
作为一个扫街不倦者,我想尝试对张力奋的这批照片作个总结,那就是脚下遍顾日常,眼里尽是民生,心中满是情怀。提炼本文题目如下:脚下,眼里,心中。细细想想,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难道不正是因为这三者兼备才能给出体现个人对于生活现实与社会的独到见解的作品?
摄影者张力奋《上海,2016年的最后一天》个人影展部分作品:
作品《魔都早晨》
作品《街头脚踏车女子》
作品《龙华殡仪馆》
作品《江畔千禧一代》
作品《音乐厅》
活动及摄影师、会展信息:
·《摄纪·时光之旅》是上海宽带山联合上海洛克·外滩源发起,在上海发源之地、百年老建筑群聚集地外滩源,展开的一场为期6个月的沪上摄影师“摄影分享及个人影展” 活动
·首个个展摄影师张力奋档案:
196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中英友好奖学金(也称包玉刚奖学金)赴英国留学,获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2003年加盟英国《金融时报》(FT),曾任《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FT睿杂志总编辑。2015年底,回归复旦大学,任新闻学院教授。
·张力奋个人影展
·2017年3月19日-4月13日
上海洛克·外滩源(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一楼
·《摄纪·时光之旅》纪实摄影个人影展信息:
策展人 顾铮
3月 摄影者 张力奋
4月 摄影记者 宋扬
5月 摄影记者 张健
6月 摄影记者 许海峰
7月 摄影师 席子
8月 摄影师 陆元敏
个人摄影分享会地点:上海洛克·外滩源(圆明园路185号)兰心咖啡二楼
个人影展地点:上海洛克·外滩源(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一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