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投影小米、微鲸、极米谁玩的更好——那些你要知道的真相

互联网 | 编辑: 彭重君 2017-07-13 10:57:39编译

2017年的7月,在北方异常炎热的天气,让更多的人愿意宅在空调房里上网看片。也许小米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在这个时节推出了米家激光电视首秀。同时来搅局市场的还有极米的全球首个“纯商务智能微投”。这些为投影行业注入了崭新的能量和信心。

对此,在7月12日一场名为“微鲸玩乐会”的媒体见面会上,微鲸副总裁暨微鲸投影出品人张桂东认为,这其实是“智能投影游戏开始”的标志—只有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才能不断吸引新品牌的加盟、才能不断让老品牌创造出崭新业态的产品。不过,这些创新也会让市场复杂化,行业竞争和消费选择则会再一次站在质变的原点之上。

投影的“争变”时代

对于小米激光电视的加入,包括微鲸、海信等品牌都表示了欢迎的态度。诚然,作为国内最火的互联网品牌,小米有亿万粉丝。在激光电视这个概念上,小米的“助力”,几乎是在帮整个行业做“价值宣传”和“市场教育”。

不过,如果具体到产品上,小米这次可能真的有点令人失望:业内很多人已经再说小米看似“9999元低价位”的激光电视,不过是一个低亮度、0.47光阀芯片的“微型智能投影”。对比而言,同等亮度水平的微鲸F1活动售价都不过3000元。所以,最具性价比——这个概念小米在投影行业不成立,难以扛起来。


米家激光电视

从米家这款新品的本质看,具有更多的ODM印记,基本上没有拿出小米独到的科技。而同样具有互联网电视基因的微鲸,也做“投影”不久,但每款产品都有或大或小的亮点。例如微鲸魔方是业界首个“1秒自动对焦”的智能投影产品,把“移动便携”做到极致突破,其独特的平行四边形外观也代表微型智能投影品类首次获得iF设计大奖,微鲸F1看似外表朴实,却藏着业界最高的亮度水平,品质工艺方面也毫不含糊。这种差异体现的是不同的“产业链”能力。


微鲸魔方K1

或者说,小米来了一个过山车似的游戏:调子很高、但实体产品又冲的比较低。关于这一点,张桂东指出了一个很多人忽视的问题:“小米激光电视的真正品牌挂名不是‘小米’,而是‘米家’。” 对于资深米粉,都应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即小米激光电视更多的是小米生态的扩张(就像加盟店),而不是小米自主的产品线创新(就像直营店)。其中差异,透露出浓浓的试水味道。

不过,微鲸方面依然对小米的尝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桂东认为,小米带来的粉丝能量和市场教育意义是空前的,同时,将激光电视上的一些技术,例如超短焦和微投技术整合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新点。

谈到创新思路的跨越,不得不提极米最近推出的“商务微投W100”——极米自称八爪鱼,形状像一个风车造型,很多人还调侃W100套用了微鲸K1的平行四边形造型。这个产品更是拥有很多传统投影没有的东西。包括整合intel的CPU、windows10操作系统、整合会议麦克风等,可以看出来极米对商务投影的理解已经有一定水平。对此,张桂东指出,微投应用于商务并非“新现象”,微鲸的首款投影K1的“1秒自动对焦” (移动画面快速自动变清晰)就是针对“高效办公、移动商务和推销商务的应用场景”,但是,极米将家用和商用做严格的定义,还推出子品牌,却是一个比较新的思路。


极米Lightank商务微投W100

“微投也好、激光电视也好,都处在一个高速创新的时期之内——新事情、新产品不断涌现,才是这一时期的常态”。微鲸F1作为最高亮的微投产品,放在2015年都还不敢想象;放在2016年也没人感说能有现在的售价和成本竞争能力。这就是技术创新、行业进步的标志。所以,张桂东觉得,投影这个行业,正处在一个“争变”的时代。即大家都努力实现变革,谁占据了新的技术、产品形态制高点,谁就离胜利更近一些。在这样的时代使命下,行业先入后入、母品牌实力大小,并不是关键竞争因素。最核心的是要能把握住产业潮流、市场需求,做出最好的创新。

从“屏”到“平”的哲学

对于投影行业的未来,不同的人士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很多投影圈的老人,都强调投影是小众产品,不是规模化的产业。这甚至形成了整个圈子的一种惰性。关于这一点张桂东的视野更开阔:“倒退10年,在2006年的时候,有多少人看电视、多少人看手机、多少人看电脑?现在,手机屏幕的价值几乎是那时候的千万倍。这是一个时代与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

这种现象应当对投影行业有所启迪: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例如亮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的投影,到底能带来那些新奇的“故事”。就像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计算和数据传输能力整合出一个巨大的“移动网络”金矿。另一方面,仅仅从“屏”的角度看,电视做了至少四五十年的“垄断之王”。但是现在,电视不再是必需品。手机虽然必须,但是从视频的角度看,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依赖手机视频。网络视频也是同样的情况。“即,屏的应用经历了一个从电视单一中心,到电视、手机、PC等多足鼎立的格局——屏的市场正在扁平化”。这也将是智能微投、激光投影这个屏的机会。

多屏互动时代

同时,其他“屏”的普及,并未让每年5500万台电视市场销量显著下降。为什么呢?因为,“屏”变多的背后,是用“屏”的方式、需求也在变多——不是电视变得不好,而是有些应用有了更好的选择。这种变化是多元技术互补与多元技术进步的互动的结果。

所以,张桂东认为现在家用投影最多100万,电视有5500万的量差、所谓投影非必需论的理解,都不是“真”的问题。真的问题是用户需要什么,你提供什么,技术和产品如何进步。——撬动了需求,就能撬动更大的市场,百万计、千万计,甚至更大的市场。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屏”的应用已经去中心化这一点上,传统投影圈的经验是不足的、动力是有限的。这也是近年来,小米、极米、海信等圈内新秀的立足点所在。


微鲸投影F1和中国新歌声更配

对此,微鲸市场总监张颖指出,越来越多的“微鲸一代”新移民,不断涌入并坚守在1,2线城市,为了梦想努力的打拼和奋斗,我们洞察到,很多年轻人居住的空间都很狭小,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经常更换住所,他们白天辛苦的上班,晚上回到家就想轻松的看大片、玩游戏、健身听音乐……如果说今天投影市场面临了从“屏”到“平”的大行业变化,是给予了微投做大的环境空间;那么“微鲸一代”则在塑造实打实的市场需求群体。而这个群体就是微鲸投影、微鲸电视、微鲸VR、微鲸出品所关注的人群。


微鲸魔方K1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80英寸的液晶不仅笨重,也更为奢侈。更好的选择是微投智能影院。微鲸K1的设计就是在80英寸大屏定位上,并实现从显示、音响、语音、内容、智能、网络、移动、便携等傻瓜化体验的“一步到位”。瞄准这个点,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精品主义。今年,微鲸又推出了F1这款更高亮的产品,通过技术升级,将微设备大屏幕的体验扩张到150英寸——K1是“微鲸一代”的“极致满足”,F1则是“微鲸一代”的“轻奢精品”。

“没有颠覆”何谈未来

投影,包括智能微投和激光电视正在被更多的巨头所看好,其中不乏多一半的圈外人。但是,投影行业却还没有产生真正现象级的发展。这背后一定有一些隐秘的规律。张桂东指出,突破投影发展的既有现象,需要至少推翻三座大山。


人工智能语音才是真方便

首先是,思想上传统投影圈呈现高度的保守主义。即利润之上、圈子内互相提携,且防范外来竞争。或者说,投影板块的传统有点像“自留地”,不是强调充分创新和自由竞争,而是讲究耦合和默契,借此形成某种自我利益保护。这种方式当然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

其次,行为规则上,投影行业的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一套从供应链、品牌到渠道的,环环紧扣的利益链条。而任何革新,必然就会动摇既得利益的组织与分配结构。这使得,很多新的概念推行并不容易,因为层层阻挠是难以避免的。久而久之,惰性增长、变革之心荒废,遇难而退、自保为上成为行业规则。

第三,技术路线上,投影行业更是讲究“不要重新分蛋糕”。或者说,传统投影圈不是去主动拥抱技术创新,而是倾向于维持既有的技术格局,避免打破既有的利益分配逻辑。这样就导致了过去很长时间,投影这块“屏”的应用形态与技术方向异常沉闷。


智能投影要听懂人话才是硬道理

总体上,“传统投影行业是个大保守派,这在今天高度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文明下显得格格不入”。张桂东觉得,投影行业的未来,不在传统业者手中,因为他们已经“脱离群众”。但是,这些传统的投影玩家还掌握着巨大的行业资源。这种差距和不平衡,即是新玩家的机遇(老玩家很懒),又是新玩家的困难所在(老玩家实力不俗)。


方言也可以

 

如果投影行业要发生现象级的突破,关键点必须落在“通过创新、颠覆现有行业格局上”。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上的、产品形态上的,也包括产业规则和市场格局上的创新。“投影圈子在既有格局上已经踏步很久,没有颠覆性的创新,难言会有好的未来”。所以,微鲸的理想首先就是拉着“微鲸一代”的年轻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去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是舒适和智能化的,创造More Fun。不管微鲸电视还是VR,以及今天重点谈的投影,都是这样一个概念。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舒适的智能化体验呢?微鲸市场总监张颖也认为,跳得出传统投影的桎梏,才能有新的未来。而新的未来,必须是整合“全新的生活体验”。后者就是微鲸的生态圈和微鲸内容的鸡尾酒模式:基层与腾讯,阿里,芒果等内容大平台合作,引入顶级IP;中间层是CMC的兄弟公司主力,灿星/东方梦工厂/正午阳光;顶层是微鲸出品的设计、独家内容,打造个性和差异……用一层一层如同饮用鸡尾酒般的体验,将业内最好最全的内容让用户以相对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在线观看体验,然后把它们集成在一个精致的硬件之中。“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观,区别于传统投影的圈子文化;这是一个自由思想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投影的保守主义”。开放和自由,这才是属于年轻一代的微鲸投影。

微鲸内容看听享不完

“平”的世界,让用户决定谁是“精品”

对于挑战投影产业的“慵懒保守的传统”,张桂东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互联网有一个概念,叫做世界是平的”,这是今天投影产业创新的希望所在。传统投影行业格局下,消费者的需求处于被抑制状态。因为厂商和渠道掌握了技术话语权、解释话语权、供给权利,消费者只能在行业确定的范围内选择。他们甚至踏不出自己所在地区域供应商的“牢房”。

高亮微鲸F1家用办公两相宜

现在,通过网络经济,消费者可以看到整个世界。靠行业体系维持的技术、知识、信息和供给垄断都被彻底粉碎。所以,微鲸F1刚刚上市就可以成为618京东购物节的爆款,首发当天荣登销售额NO.1,并且多次售罄,至今还是100%好评---这一点也是微鲸预先没想到的,消费者认知投影的渠道变了、对投影的认知也变了,进而对自己需求的判断也在发生革命。

100%好评眼见为实

传统投影行业,靠一些参数、价格就能左右消费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消费者对什么样的才是堪用好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有了真正理解。这就是“平的互联网世界”带给投影行业的巨大机遇。

对此,微鲸的策略是,一定是和消费者的利益捆绑,向消费者透明化,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改善生活,改善体验。这是行业发展康庄大道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

微鲸投影首席工业设计师沈于睿认为,“未来的生活不是单纯科技化——科技作为物质形态的意义,必须与体验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即需求自身会变得高度艺术化。结合数字和信息在体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一个依赖创意和创造的崭新的‘屏’时代已经到来”。

这并不是说电视的价值消失,或者被代替。而是显示自身的多元化、融合化、协同化。即去中心之后的扁平化。这样的时代,消费者会重新审视科技的定位,并将艺术差异、文化体验作为崭新的标杆。所以,微鲸确立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三条线索:硬技术的进步、软创意的升华、内容和多元多“屏”价值的整合。这是微鲸投影的大战略逻辑。

但是,“平”的世界,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个让消费者充分认可的精品并不容易。在产品打造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微鲸“鸡尾酒”逻辑下的产业链整合,更包括微鲸自己对产品的理解与打磨。

“精品,需要你首先把产品的需求理解透彻,然后实现它”。例如,微鲸K1,为什么要有45mm的8w功率双喇叭设计,支持杜比音效DTS解码,要Hi-Fi级的音效?因为,微鲸发现,年轻人的娱乐,不仅是画面,也包括声音,而且很多时候声音还是单独的需求。而,K1的目标是极致化的便携体验,那么就必须具有蓝牙WiFi音响——这从微投角度看,或许是增加成本、增加功能这么简单;但是从用户角度看,却是节省了另一个设备,做到了真正的“便捷体验”与“极致效果”。

智能投影也可以是一件随身的生活艺术品

当然,创新也必须有边界。比如这次极米的“八爪鱼”,这有些太夸张。微鲸产品初始设计的时候,也有人提出用“异化的造型”一鸣惊人。但是,后来的讨论,大家觉得“过度设计”,有违“精品”的“体验为王、用户至上”的精神——出了风头、增加了成本,却由于怪异造型牺牲了体验感,这是舍本求末。

 “每一个设计都要精致、极品,同时必须实用”。这是微鲸的产品情怀:所以有了K1的居中镜头(业界独创)——因为,大多数高档私家影院投影机都是这么设计的,这种设计最有利于画面和机身位置的摆对、调教习惯;也有了不计成本的1秒自动对焦,保障产品即便被移动也能迅速恢复清晰画面;更有了F1的性价比高亮,这主要针对于“微鲸一代”150英寸级别大屏的体验需求……

创新设计有态度

“设计创新要在‘点儿‘上,那才是真正禁得住消费者检验的’品牌故事‘。”沈于睿非常反对“为设计而设计、为差异而差异,甚至不顾应用体验和需求本质而’本末倒置‘。”这就是让用户决定什么是“精品”的思维:所有的设计和制造,除了正向的产业链流程外,更要禁得住从用户端开始的“需求逆推”分解过程。然后,才是微鲸推出的产品。

“整合与细分时代”,做“弄潮儿”

“我们处于一个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无限宏大的愿景,以至于看不到任何的边界。在这里我们怎么办、怎么做、走向哪里?” 张桂东觉得,微投也好、激光电视也好,都已经不再是微鲸真正要关心的主角。这场游戏的真正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需求的洪流”。微投、激光电视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小点缀。

张桂东回顾了创立“电视猫”这个曾经风靡整个中国的“异类”产品的过程。MoreTV的点子,不是基于技术超越的,她更多的是关注在消费者行为上。通过帮助消费者节约每次一两个步骤的操作,MoreTV成为了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端常年占据首位的APP。这个概念的成功,充分说明聚焦消费者需求理论的正确性。

微鲸的故事也是如此,从0到1的过程中,微鲸创造了2015年大屏电视普及期,最热销的55英寸——那时候,55英寸还不是市场主流,但是微鲸看到显示科技的支撑能力和消费者需求,正在推动55英寸成为主流,所以微鲸选择第一时间却完成这个革命。

年轻人最爱的娱乐大屏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微鲸F1上。一个全新的产品,刚上市就成为618爆款并获得100%好评,靠的是微鲸首先嗅到了1200亮度高能产品普及的市场需求。关于F1的诞生,微鲸还有一个小故事:VR解决了近眼私密大屏的问题、电视实现了50英寸、60英寸的大屏幕,K1则是80英寸-100英寸的需求,那么更大的尺寸,例如150英寸,“微鲸一代”要选择什么呢?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因为随着屏幕的变大,产品技术难度会几何级数般的增长。但是,微鲸团队毅然决定去尝试、去做。通过对微投技术光效率流失问题的研究,和高效光源、散热控噪一体化技术的突破,最短时间内拿出了F1这款产品。这个产品的成功,凸显了微鲸投影团队“虽新却敢战、能战的实力”。

对此,业内甚至有人点评“张桂东和钟波两个对于传统投影行业来说是外行人,却玩出了内行玩不出、甚至不敢玩的高度”。事实上,跨行业的思维、互联网的文化贯通性,对时代变革的深刻认知,已经成为投影圈变革的起点。极米作为行业变革者中的元老之一,2017年连续推出两个子品牌、涉足儿童投影、商务投影新需求线,代表了行业的趋势和规律。“这些尝试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尝试则没有成功的机会。这种精神值得行业学习和尊重”。

微鲸副总裁暨微鲸投影出品人张桂东

张桂东指出,无论是微投、激光电视这块产业,还是整个“屏”市场,都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时代命题:即整合与细分——一方面内容和体验为中心,多种屏幕的价值交织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显示市场。这其中投影拥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机会。另一方面,从个体需求看,差异化成为主流,应用形势和场景创新不断发展,市场向基于统一互联网价值的异化、异构相态变革。投影必须吸收互联网、智能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创新自己。

这是一个以互联网、智能化、平面化、个性化和创意化为基础的“大整合、大分化并行的时代”。代表年轻人的微鲸不愿意做这股潮流的跟随者,而是要去做“弄潮儿”,在“百舸争流”中“浪遏飞舟”。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