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央媒聚焦今日头条“两岸寻亲”:增强对岸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

互联网 | 编辑: 李佳佳 2018-01-02 10:53:21转载

第一代两岸寻亲者已经老去,但“寻二代”在接续他们的乡愁,这本就是个隐喻:两岸关系如今正遭受挑战,但两岸交流会延续下去。

“今日头条表示,未来将借助两岸寻亲项目,帮助更多两岸同胞完成寻亲寻根愿望,为密切两岸交流贡献力量。”12月28日,新华社报道了连日来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的今日头条“两岸寻亲”公益项目。12月28日,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项目是“头条寻人”公益项目的分支,“内测”试运行半年,总共帮19个台湾家庭与大陆亲人团聚。2016年2月,今日头条启动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该项目致力于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帮助各类失散家庭寻找走失者。截至2017年12月27日,头条寻人已经成功帮助超过4270名走失者回家。

今日头条总编辑张辅评在现场表示,“作为一家5岁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今日头条理应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从头条寻人到两岸寻亲,我们不仅仅想要为大陆同胞服务,也想为台湾、香港、澳门甚至世界华人服务。”张辅评说,今日头条希望能联手两岸的媒体机构,一起推进两岸寻亲项目,用互联网科技帮助更多人实现寻根的愿望。感谢大家成全一桩善举,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为两岸交流做点事。

《人民日报》:技术的发展让两岸亲情的对接和联通更为方便

12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侠客岛”发表文章《这是一则来自台湾的寻亲信息》,深入评论了今日头条两岸寻亲活动。

国台办主任助理周宁曾在点赞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时表示,互联网是两岸第四通,密切了两岸同胞的亲情纽带,增进了同胞的利益福祉。

《人民日报》文章评论说,虽然蔡英文绝口不提“九二共识”,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同宗同源的血脉纽带,不是容易一刀两断的。这些年,除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大陆寻找就业机会外,还有一些台湾的年轻人踏上了寻亲之旅。他们利用来大陆就业的机会,寻找爷爷辈、父辈在大陆的亲属朋友,赓续血脉。这些人被称作“寻二代”“寻三代”。

文章表示,像今日头条这样用户覆盖量庞大的手机端应用,在横跨两岸的亲情对接中落实自己的社会责任。“技术的发展让两岸亲情的对接和联通更为方便。”

《人民日报》评价,今日头条“两岸寻亲”背后表现出的两岸精神纽带,“如此有韧劲,令人感动,令人欣慰。”

“其实,不管是寻一代、寻二代,还是寻三代,以及今后可能有的寻四代,他们在大陆寻亲,不仅仅寻找的是自己的亲人,更是寻找文化认同和炎黄子孙共同的根。根在一起,枝叶还能伸多远呢?”文章最后说。

新华社《参考消息》关注“寻二代”群体:不逊于30年前的探亲潮

新华社《参考消息》则将目光放在了寻亲背后的“寻二代”上。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说,19个成功的案例中,直接帮老兵寻亲的有7例,其他的12例都是老兵后代寻亲。“‘寻二代’已经成为两岸寻亲的主力。”28日,新华社《参考消息》刊发署名文章《从“返乡”到“寻根”:两岸交流迎来“寻二代”时代》,文章指出,若从历史和现实的纬度打量“寻二代”们的寻亲,其意义其实未必逊于30年前的那一波探亲潮。

文章称,30年前的赴台老兵回大陆探亲,客观上推动了两岸关系的破冰与回暖。这波探亲潮,带来的是对两岸约40年来民间隔阂的消融,并推动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大三通”的实现。此后,两岸民间交往在探亲访友之外更多的交流形式(如采访观光和经商投资)中愈显频密。虽然两岸关系仍时有波折,可彼此沟通的大门,再也合不上了。

文章强调,为“寻二代”寻亲,也是两岸交流中最能指向“同根同源”价值共识的形式。两岸同胞,本出一脉,血浓于水,而寻亲就是对血脉关联线索的“打捞”。他们的寻亲,能穿过世代隔膜,重新连上断掉的“感情线”,唤回那层被时间冲淡的认同感;也让更多对岸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在乡愁与归根情结的代际承袭中强化。

文章表示,亲近亲近,通常都是“亲”而更“近”。“寻二代”们发掘出那层被历史尘土深埋的亲缘脉络,也必然拉近跟对岸同胞的心理距离,还有可能变成两岸交流频密化的推动者,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大有裨益。

文章最后指出,而寻亲,寻到的必定不只是“亲”,还有情感脐带和文化认同感。由于今日头条用科技赋能,使许多困难极大寻亲案例被完成,很多潜在“寻二代”寻亲需求也被激发出来。第一代两岸寻亲者已经老去,但“寻二代”在接续他们的乡愁,这本就是个隐喻:两岸关系如今正遭受挑战,但两岸交流会延续下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以想见,当越来越多的“寻二代”踏上寻亲路,必然会裨益于两岸民间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