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KTV奄奄一息?客厅大屏K歌能否成为救世主

互联网 | 编辑: 徐晶晶 2018-01-05 16:10:43转载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大时代,谁能想到传统KTV这样一个深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娱乐模式,瞬间就一落千丈;而在线K歌从无到有,从0用户到上亿规模,只用了短短数年。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大时代,谁能想到传统KTV这样一个深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娱乐模式,瞬间就一落千丈;而在线K歌从无到有,从0用户到上亿规模,只用了短短数年。

在传统KTV经营受阻和互联网高速发 展的当下,K歌的主平台已经从线下变成了线上,各类K歌软件层出不穷,无论是由音乐播放器转入的酷狗K歌、还是在移动端起家的唱吧,都在力求以丰富的功能和舒适的体验吸引用户。众企业无疑都将线上K歌视为一个创业大风口,超级平台尚未形成,遍地都是草莽英雄,而除了抢山头、建根据地的用户数争夺战之外,在用户时间被严重碎片化的当下,下一阶段已升级为用户时长争夺战。

 

显然,业务的多元化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天籁K歌的全方位发展无疑成为行业内的典型案例,不管是在移动端的投入还是大屏端的布局,不管是和硬件厂商携手还是和运营方合作,本质都是在多维度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上,争夺用户时长。

 

线上K歌的崛起

从诞生到垂危,国内传统线下KTV用20来年经历了一个产业的全过程,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中国音乐市场的高增长。《2017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整个数字音乐产值达到143.26亿元,同比增长39.36%,而付费订阅模式也在逐渐被国内用户接受,与2012年相比,音乐付费用户数上涨了113%。这其中,音乐付费用户大多是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

延展到KTV行业,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线下场景单一的传统KTV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娱乐需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改变消费者娱乐模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KTV的产业形态。在线K歌、在线练歌等音乐创新模式开始流行,并迅速在年轻人中走红。

与传统KTV不同的是,线上K歌抓准了年轻人重社交、爱分享的特点,以“一点即唱”、“将KTV搬回家”、“想唱什么就唱什么”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用户,成为音乐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天籁K歌为例,截至目前其用户总数已达到2.1亿,月活跃用户超3800万,平均使用时长超60分钟,其中19-35岁的用户占比66.42%。

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靠用户红利,下半场靠深挖用户价值,那么深挖用户价值的本质就是尽可能把用户的时间留在自己的地盘,而唯一的路径就是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线上K歌的用户大致可分为4类:娱乐消遣型、粉丝听众型、圈子抱团型、专业大拿型,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企业量体裁衣,不断推陈出新,跟上用户的需求。

纵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通过手机已能实现几乎所有在线K歌的创新功能,但客厅大屏依然是家庭娱乐中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智能生活化场景的发展与硬件技术的提升,家庭场景无疑是进化后的K歌产业更加重要的一环,而在K歌软件打开客厅大屏的同时,也让之前备受移动设备挤压的电视利用率得到提升,这无疑是双赢局面。

当前的智能电视保有量已达1.9亿台,根据勾正数据联合当贝网络发布的《勾正数据10月OTT行业报告》统计,今年10月智能电视日活到达终端规模为7957万台,其中音乐的到达率为0.69%,高于游戏的0.4%。线上K歌已不再仅局限于移动端,而是能更好地利用场景嵌入生活,譬如借助电视智能场景以及由遥控器充当的人工智能麦克风,从移动应用拓展为电视K歌系统,让用户在客厅中就可达到传统KTV体验。

事实上,天籁K歌早已跨出了这一步,从移动端延展到TV端,从软件到硬件,集听歌、唱歌、视频、社交等于一身,天籁K歌几乎迎合了用户每一个需求和痛点。从移动端独乐到TV端众乐,力求让所有人都能唱,在各种场景尽情唱。

 

 

打破壁垒进行生态布局

作为北京天籁传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多屏K歌娱乐软件,天籁K歌集演唱、录音、专业音效、演唱评分、自拍MV、直播、云端保存、分享、比赛、活动等于一体,是全球唯一一款MV视频K歌软件,也是目前国内首个打通了电视与手机双平台跨屏K歌娱乐为一体的K歌社交平台。其不仅有打造完整K歌生态系统的构想和布局,也有必不可少的资质和技术。

北京天籁传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的核心会员,具备独有的Android系统低延时解决方案、在线音视频流媒体技术、歌词字幕进行DIY编辑合成等技术。于2012年发布了天籁K歌应用;2013年升级功能,新增多人合唱、DIY编辑技术等;2014年开启多方战略合作,与芯片、电视、手机厂商和首都版权产业联盟、运营商等展开深入合作;2015年自主研发并生产无线智能麦克风;2016年天籁K歌智能麦克风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2017年天籁K歌获得年度最佳客厅娱乐奖。

回顾天籁K歌的发展履历不难发现,在线上K歌领域它起步早、经验足,软硬兼施、前景可期。目前天籁K歌TV端注册用户为1.6亿,月活3500万。其中,APP覆盖夏普、三星、创维、海尔、海信、TCL、乐视等品牌电视用户。另外截至2017年底,已与多家运营商达成合作,产品在四川电信、四川联通以及联通TV运营中心(包含天津、山东、吉林、河南、内蒙古、河北、山西、江苏、黑龙江、湖北10个省份)已正式上线。

而天籁K歌基于娱乐场景打造的尝试与探索远不止于此,我们从下图来看看天籁K歌在过去的一年中都做了什么?

 

天籁K歌通过品牌合作、艺人合作以及综艺合作等,逐渐形成了一套围绕数字音乐K歌产业的组合拳。将多个业务线整合到一起构建音乐泛娱乐的生态和服务,各个业务线之间相互借力、相互导流,满足同一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从手机端到TV端,从听人唱到自己唱,从自娱自乐到登上舞台,一站式解决。

“软硬”发展有效占据用户客厅娱乐时长

从移动端的想唱就唱到阖家欢的客厅K歌场景,天籁K歌围绕数字音乐的“唱”在智能生态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布局。而和移动端K歌软件的红海市场相比,天籁K歌的核心优势显然在TV端。客厅大屏正经历着从规模效益向运营价值的转进和探索,在内容、运营、服务形式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延展,音乐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屏联动是又一流量经济载体,这正好迎合了天籁K歌的路径。

为了尽量更多地占据用户TV端娱乐时长,天籁K歌已在多方面发力。

首先,在产品覆盖方面,目前已涵盖K歌、健身瑜伽、广场舞视频、声乐教学、儿童王国等丰富内容,可根据用户喜好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体验。

 

其次,与大量优质电视台节目强强联盟,包括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云南卫视,以及芒果TV、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等,为台、网综K歌选秀节目输送优质选手,同时也为草根用户提供了走向舞台表现自我的机会。其中就包括了《越战越勇》、《耳畔中国》、《歌手》、《快乐男声》等知名音乐类娱乐节目。

 

再次,拓展大屏社交功能,目前天籁K歌TV端支持用户一键分享自己的K歌作品到多个其他社交平台。同时多重UGC内容榜单实时更新,推出了虚拟的免费鲜花及付费礼物,解决了用户的交友需求,打造出了社交氛围。

 

 

最后,智能化、精细化运营,通过智能化用户兴趣抓取及数据分析,随时调整运营策略,从而有效地对点击转化等运营数据进行优化。

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天籁K歌或许可期走得更远。

譬如,嵌入更多大众化娱乐场景与设备。除了客厅场景的开发,天籁K歌也能发散到更多场景与设备连接中,例如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设备,还能够进入传统线下KTV、酒吧等场所,利用产品的个性化推荐、社交互动等功能为线下大型娱乐场地增添智能互动环节。

譬如,合作推出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智能硬件。事实上,天籁K歌早在2015年就已自主研发并生产了无线智能麦克风,不过除此之外随着物联网的演进,智慧家庭的到来,天籁K歌可拓展更多场景的应用,从麦克风、耳机到智能音箱等,能够定制的专业设备类别将越来越多。

再譬如,介入造星产业链。目前天籁K歌和各综艺节目合作,用户除了娱乐目的之外还能利用平台资源,获得成为素人明星的机会。那么帮助平台上有实力、有人气的用户发行自己的数字专辑也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革新后的线上K歌平台已经取代传统KTV,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渠道的分支化、用户的部落化,如果平台自身无法实现蜕变,就会有新渠道来替代,就像替代掉传统KTV一样。基于精准的产品设计、智能化用户体验以及全方位的布局,天籁K歌的前路或将比能想到的更远,届时,将不仅仅是“为用户打造24小时随身练歌房”这样的小目标了。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