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9抢先简评 剁不剁手看了就知道

PChome | 编辑: 薛屾 2018-02-26 10:00:00原创

2月25日 三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发布了S系列的最新产品,盖乐世S9和S9+。PChome前方记者第一时间开箱体验,从图文、视频、感受等多方面告诉您,S9到底买不买。

2月25日 三星在巴塞罗那正式发布了Galaxy S9系列,本次S9依旧采用了S8的双机型策略,两部手机外观ID设计一致,仅采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屏幕划分出了两个产品。那么S9与S9+这两款手机有哪些区别?与S8相比有什么新变化?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设计

三星S9系列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跳出S8系列的框架,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延续了相同的双曲面全视曲面屏设计。屏幕尺寸上,也完全集成了前代的设定,Galaxy S9使用5.8英寸屏幕,Galaxy S9+则使用6.2英寸屏幕。当然,S9系列继续使用了圆角屏幕设计,因此实际可视的屏幕面积为5.6英寸/6.1英寸。

外观设计上虽说是大致相同,不过依旧有一些地方有明显的设计差异,并且也带来了完全不同于前代的优秀体验。具体的后文我们来详细说明。

首先能够明显感受到的就是,S9系列的上下边框部分明显的收窄了,这使得其屏占比表现要优于S8系列,我们目前并没有得到具体的数值,但肯定要比S8的83%屏占比高一些。

前面板依旧是用黑色,毕竟要隐藏下众多的开口,黑色是必然的选择。S9系列的优秀在于将众多开口隐藏的十分出色,尤其是虹膜识别,这就让S9系列的正面颜值看上去要更加舒适一些。

第二个设计区分点在机身背部,三星改变了背部指纹与摄像头的位置布局,指纹被放在了摄像头的正下方,位置上更加贴近中心位置,比起S8系列的左上位置明显好用了很多。毕竟原本S8的指纹位置比较适合右手持机用户,对于左手持机用户非常不友好,而S9的指纹位置则对哪种习惯用手的用户都比较方便。

虽说指纹区域的位置设计更合理也更好用了,不过我们使用到指纹的时候却更少了,这主要是因为S9的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更好用了,几乎不用我们再去使用指纹了。

S8虽然也支持指纹+虹膜+刷脸三种解锁方式,不过刷脸与虹膜却不能同时使用。这在使用中就十分尴尬了,刷脸解锁十分迅速,但是在暗光环境下完全不可用,虹膜解锁虽然不挑使用场景,但是解锁过程却要多一个步骤,若是能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就好了。而这点在三星S9中就做到了。

三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扫描解锁方式,它将虹膜与刷脸进行了整合,用户可以更方便、安全、迅速的解锁手机。其中刷脸采用面部特征扫描方式,而在系统判定无法使用面部识别时,会自动切换到虹膜的识别方式,避免了用户的额外操作步骤。

通过演示视频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在挡住半边脸的时候,S9还是瞬间没有停顿的就完成了解锁。其中的秘密就在于,S9直接切换到了虹膜识别,没有一丝卡顿的情况下就完成了识别解锁,而这种解锁方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S9与S8的设计差异其实也就是这些了,至于其它方面上,S8有的S9也有。比如其支持IP/68级别的防水能力。接口的位置设计与S8系列也是大同小异。

配色方面,三星S9首发会提供谜夜黑、莱茵蓝、夕雾紫,并在之后不断的推出新配色版本。


·配置规格

硬件配置方面,似乎是S9系列中最没有看点的地方,总体而言就是一次常规性的升级。S8系列中将当时最好的硬件一股脑放了进去,S9则再次重复了这一过程。

处理器方面,三星方面只表示会配备一款10nm工艺的处理器,然而我们都清楚,它使用的无非就是高通骁龙845或者是三星Exynos 9810,而根据三星以往的产品策略划分,国行版与港行版这两个与我们最贴近的版本,使用的都是高通骁龙845处理器。

这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骁龙845处理器,第二代10nm LPP工艺,性能和功耗上更胜上一代的骁龙835处理器,Adreno 630 GPU,图形性能非常突出。网络连接上配备骁龙X20 LTE调制解调器,支持最高1.2Gbps的下行速率,提供了三路载波聚合下的4x4 MIMO支持,为现有4G网络环境下的急速下行速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S9性能的最直接体现方式显然还是跑分最为直接明显。这里我们提供一个参考,高通的测试机型,在安兔兔评测的跑分中能够跑出超过27万分的逆天表现,作为量产机的Galaxy S9,我们随意一跑也有着25万的高分,总之这个成绩是一个让我们完全不必为性能发售的分数。

存储方面则是两部S9拉开定位差距的地方,首先说相同的地方,S9与S9+均提供三种存储规格,分别为64GB/128GB/256GB,并支持最高400GB的存储卡,三种不同的存储空间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实际需求,128GB存储版本的保留,更是称得上良心厂商了,毕竟它的存在不用去强迫用户购买更贵的256GB版本。运行内存上则体现出了不同支持,Galaxy S9只提供4GB RAM运存版本,Galaxy S9+则是全线6GB RAM内存起。而鉴于以往三星在系统上的“负优化”,显然6GB RAM的S9+更有吸引力。

电池规格上,S9系列与S8系列完全没有任何区别,3000mAh/3500mAh的电池容量虽说没有变化,不过骁龙845是一款更加省电的处理器,因而其整体续航表现预期是优于S8系列的。然而在充电规格上,三星再次原地踏步,依旧只提供QC 2.0级别的15W快充,这显然是旗舰机型中最慢的充电速度。

总体而言,三星S9系列的主要硬件配置规格上,是完全的常规性升级。三星似乎试图拉开S9与S9+之间的定位差距,在摄像头的使用上也呈现出这种趋势。相比较之下,显然配置更高与电池更大的S9+会有更优秀的体验,只是不知道三星的定价差距会不会十分明显。


·拍照

三星手机的拍照表现,在近来已经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是手机中的一流水平。S9系列的拍照是其主打功能,三星为其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拍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手机的拍照精细程度,是超过人眼的识别精度的。三星为S9系列打造了新的拍照硬件规格,让其解析程度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能够拍照出更多人眼无法捕捉的细微之处。

先来看一下摄像头规格,三星S9配备1200万像素单摄像头,它支持OIS光学防抖,支持F/2.4与F/1.5两档可调节光圈。三星S9+则在此基础上,额外添加了一颗1200万像素的长焦摄像头。

三星为S9提供了可变光圈的功能支持,在拍照中可以在F/2.4与F/1.5光圈之间来回切换,这并非是我们平常使用手机的那种所谓“大光圈虚化”,而是真真正正的改变了物理光圈,这点在摄像头中就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差距。其实这个功能我们并不陌生,三星W2018就首先搭载了这颗物理可变光圈的摄像头,被誉为新一代的拍照黑科技,S9的再次使用是水到渠成。

物理可变光圈的好处很多,就拿背景虚化拍照的表现力来说,两档光圈能够呈现出最自然的虚化效果,这是其它手机的算法虚化完全不能比拟的。另外两档光圈针对暗光拍照上更具优势。在暗光环境下,三星S9会自动启用F/1.5大光圈,它能够在安全环境下提供更慢的快门,既能保证拍照不糊片,同时也能够保证画面足够的亮度。而三星还提供了一个极限暗光的合成拍照模式,它最多可以合成12张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即使是肉眼不可见的黑暗环境下,也能够拍照出可见的照片来。

S9的另一项拍照新功能在于慢动作拍照,其支持960帧慢动作拍照,这种极限的慢动作拍照,能够拍摄出艺术效果十分出众的视频。

乍看之下,三星S9的960帧慢动作似乎就是索尼的翻版,不过三星是运用了新的传感器来实现这一功能的。三星配备了一个“超级超疾速全双核传感器”,它用来捕捉高速的画面,另外传感器中配备了缓存,得以实现很多索尼没有的功能。

比如三星S9的慢动作拍照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播放方式,正常的慢动作正序播放机不多说了,我们还可以将整个视频进行倒叙播放,第三种播放模式则可以在一段视频中正序、倒叙循环播放,三星官方形象的称之为摇摆播放模式。我们还可以将慢动作保存为GIF图片,方便进行分享。另外在慢动作视频中,我们还可以自行添加背景音乐,有了BGM的极限慢动作视频,表现程度自然又可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通过实际使用,我们是能够明显的察觉到,三星S9的960帧慢动作拍照,比起索尼的慢动作更具可用性,它所能够拍照的慢动作时间更长,呈现方式更具多样性,在分享方面也给了用户自主定制的话语权。

自拍上,三星S9系列配备的是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F/1.7光圈。功能上三星特别强调了AR Emoji表情的使用,它能够如同苹果那样,捕捉人的面部表情,而后会生成一个专门的虚拟表情形象,能够打造出第一无二的表情包。

但与苹果的不同的是,三星S9并不是通过几种特定的动物头像来进行表情展现,而是对每个用户都通过扫描面部特征来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表情。这方面我们还是来看视频来了解,三星S9会首先扫描面部特征信息,而在录入完成之后,就基本不需要进行用户特征扫描了。而后系统会通过扫描的人脸特色,自动打造出一个个人建模,之后所有的表情特征体现,都会通过这个建模来进行呈现,比起苹果的AR表情,明显更具个性化。

另外得益于三星对AR技术方面的重视,三星Bixby视觉也获得了新的体验,它在识别过程中,不用先进行拍照,而是直接可以对取景框中的物体、图片、文字等信息进行识别。这在翻译的识别场景下格外好用,它能够在取景框中直接通过AR的方式来替换掉原来的单词。

剁手否?这要看情况

Galaxy S9系列有亮点,也有人无我有的独特黑科技。那么这款手机是否值得我们剁手,这个还是要看情况。对于三星用户来说,如果使用的是S7系列或是更早的机型,那么不用犹豫,直接换S9,保证有飞跃一般的体验。但是S9系列对于S8/Note 8用户的吸引力并不是十分明显,单纯的拍照提升不足以打动用户去换机,再有就是设计上的变化实在不大,没有给用户足够的换机理由。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