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创业全面退潮?妇幼领域热情未减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18-04-10 09:12:59转载

上周五(4月6日),剖宫产5天后的张彦即将出院。在她的主治医生例行检查完后,病房里进来了另一位年轻女医生。询问并观察了新生儿的状况后,她拿出自己的手机向这位新手母亲推荐了一款专注妇幼领域的APP。

“我就在这个平台上,回家后宝宝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我。”女医生说道。

在上海某区的妇幼保健院,每一位新手母亲出院前,都会有一名医生向她们做前述推荐。经历了2015、2016年的创业、融资高潮后,互联网医疗市场趋向冷静。但目前在妇幼领域尤其是儿童医疗部分,创业的热火仍在持续。为何妇幼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热情未减?

创业者探路

“2013年、2014年出现了第一批移动互联网医疗,当时有很多互联网人跳进来说要颠覆医疗,那段时间医疗行业非常火热,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大白安心创始人黄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茜也是一名互联网医疗创业者,曾就职于光速安振中国创投。和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有点相似,在医疗领域,黄茜基本算是“外行”。2015年底,这位拥有杜克大学福卡商学院金融和医疗管理方向MBA学位的年轻人开始探寻路径。

当然,探索的过程并不容易。黄茜告诉记者,其最开始尝试的模式是做专科医生为主的双向转诊,后来转到全科医生为主的模式上面,也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第一个合伙人离开了。

从2015年底2016年初开始,互联网医疗市场开始变得冷静,不少创业者意识到医疗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事情,具备很多特殊性。

“以前互联网行业的打法都是大平台,把医生、患者拉上来,平台提供类似挂号这样的服务。不过,此后很多医疗公司因为模式不清晰慢慢难以为继,市场和创业者越来越冷静。而且这跟消费品不一样,频次太低,有很多的门槛。”黄茜说。

和黄茜一样,在摸索市场的过程中,不少创业者发现在进行线上咨询以及提供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方面,感兴趣的往往是妈妈们,特别是0~6岁儿童的家长,他们的互联网化程度和付费意愿均较高。

基于此,2016年年中,在调整为面对C端服务后,黄茜决定转向儿童家庭医生。“其实挺困难的,我创业时没有一个团队,也没有具体的想法,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挺痛苦的。像我们这类小的创业公司,在资金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调整,其实是非常难的,九死一生。”黄茜告诉记者。

多种商业模式切入

因为妇幼群体对医疗健康服务具有长期、高频的需求,在互联网医疗创业大潮略有回稳的情况下,这一广度、深度都较大的垂直领域目前仍是热门方向。并且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妇幼健康领域的市场空间再度扩大。

在此背景下,和大白安心一样,目前市面上类似专注于妇幼领域,尤其是儿童医疗的平台不在少数。

一方面,一批主打就医便捷、环境温馨的小型儿科连锁诊所此前已开始快速布点增长,如睿宝儿科、维尔诺儿科等。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在妇幼健康咨询垂直领域获取较大流量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如妈咪知道等,也开始布局线下连锁门诊。另外,包括丁香园、杏仁医生、企鹅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也陆续开设线下诊所,不过这些诊所以全科为主,部分侧重儿科服务。

除此之外,一些儿科医生选择在线上通过微博和微信科普文等积累一定数量粉丝,成为有影响力的大V,而后落地线下门诊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典型代表有崔玉涛的育学园、裴洪岗的怡禾健康等。

黄茜表示,上述几种类别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切入点各有不同,但整体来说,还是以脱离体制或多点执业的原本已经比较短缺的公立儿科专科医生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大多数依赖医生个人的经验和素质,公司平台较少有实行统一临床路径和强势的质量控制体系,线下咨询服务和线下门诊服务有时互相代替而导致不能有效结合。

丁香诊所负责人杨泽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儿科领域创业模式有很多种,未来还有其他形式。但其强调,互联网医疗公司必然是走连锁的路子。“以后连锁诊所应该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多一些。医生个人的诊所应该在三线及其以下城市更多一些。但是最终,应该是医生个人的诊所在整体体量上更多一些,甚至成为主流。”在他看来,互联网平台优势不是主要优势,毕竟医疗主要还是依靠线下,有地域成本。互联网平台会为市场培养新的医疗消费习惯,并且充当个体医生品牌孵化器。

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认为,从整个妇幼领域来看,后续可以挖掘的方向仍很多,如优生优育方向的基因测序和不孕不育,儿童营养、育婴居家服务等。市场潜力很大,就看如何设计产品,如何到达家庭客户。

卡位阶段多项问题待解

前述几位行业人士认为,目前妇幼领域的竞争还处在初级阶段,线下部分发展基本较为成熟,但结合互联网探索的新型模式还处于早期。

近两年来,为知识付费的大潮在快速兴起,在医疗行业亦是如此,要认可医生的服务就要为这些服务买单。但现实情况是,消费者并不愿意在这些线上平台过多付费。

黄茜就表示,目前对线上平台用户的培养是一大难题,用户粘度则是另一大问题。“用户留不住,平台一停止补贴,用户下滑就很厉害,服务体系上也存在问题。”

不过,行业人士看好这一领域。杨泽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后续问诊频率较高的妇幼领域会成为互联网医疗较早盈利的部分,但其强调只是儿童医疗,主要是体制内的儿童医疗服务品质短期不可能改善,给了社会资本支持的互联网医疗项目5~10年的机会。

“但不要对传统妇产科项目希望太高。妇产科,特别是产科因为行业监管更多,投入资本相对更大,体制内的产科医疗机构也在扩张,社会资本在妇产科领域的项目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与妇女有关的肿瘤、医疗美容或许还有一些机会。”杨泽方补充说道。

资本方面的反应也算得上不错。有领域内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其近期就在接洽融资一事。“态度还是很热情的,大家都很看好这块,毕竟高频高值,关键还是解决方案,没人走通这条路,都还在摸索。”侯绪超表示。

“目前儿童医疗多数企业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但是大家都才开始,各自重点还是不同。扩张太快的,会在未来2~3年死掉,主要是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供给不上,盈利遇到瓶颈。”在杨泽方看来,行业竞争估计明年初就会开始,主要在北上广深这些诊所密集的地方形成竞争,那些创办者不是医疗背景的诊所或最先被淘汰。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