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摄影的同好,常常会碰到景深长短的问题。但是景深是什么咧?老是搞不清楚。就算是知道景深是什么,那也不清楚景深的成因。为什么把光圈调小,景深就会变长,光圈调大,景深就会变短咧?在此,小弟给各位稍微说明一下。
要说明的包括:1.对焦的原理 2.景深的成因 3.景深的控制
1.对焦的原理
我们知道,最简易的像机,是针孔像机,只用一个孔来做曝光,因为孔很小,所以景深几乎是无限长。再来是用一个凸透镜来做,像是一些即可拍,就是用凸透镜做的。而一般在用的像机,则是经过一组好几片的镜片来做对焦,但是基本上,这一组透镜,他的原理,和单一一片凸透镜是差不多的。
凸透镜的对焦原理,请参照以下的图片〈图一〉:
图一 |
平行轴心的光,会在通过透镜后,会转方向,通过镜片的焦距。而通过轴心的光,不会偏折。两光之交会处,即是该物体成像之处!当然,从物体反射的光,不会只走这两条路线。但是不论是哪一条路线,只要是碰上了这片透镜,就会转变方向,在成像的点交会在一起〈图二〉。而照相机的底片或是CCD就是摆在影像成像处。
图二 |
图三 |
在图三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远近不同的物体,在凸透镜后的成像位置也不一样。所以,如果当 CCD 的位置在2 号点成像点的时候,就只有 2 号点会有清楚得成像,而1、3号点,由于成像在 CCD 上的是一个区域,所以会模糊不清。
2.景深的产生
由于人的眼睛,对面积的分辨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一块颜色的长宽,小于约1/2800英吋时,就不能分辨这块颜色的面积,于是,这块面积对肉眼来说,只剩下一个点了!所以当照片上成像的点大于这个面积时,我们就会觉得影像是模糊的。
所以当图三中1号点成像的面积,小于肉眼可分辨的面积,那我们也会觉得1号点也是清晰的。而所谓景深,就是1、3号点在清晰可辨的条件下,所包围的范围〈图四〉。
图四 |
3.景深的控制
还记得图二吗?从点2反射出来的任何一条光线,只要是碰上了这片凸透镜,都会在点2的成像处汇集。所以当凸透镜的大小变小,或是被像机的光圈挡住了一部份,成像也都还是可以清楚得在镜后形成。甚至你用手遮去了凸透镜的 一半,也不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只会减少汇集在成像处的光线。像机的光圈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控制底片的曝光!
再看看图五吧!原本应该算是模糊的点1成像,在经过缩小光圈的动作后,在CCD上形成的模糊点会缩小,使得原本应该模糊的部分,变得清楚。
图五 |
所以,把光圈缩小〈注〉,就可以增加清楚的范围,也就是说,缩小光圈,可以增加景深!
注:光圈的大小一般是指光圈口径的大小。但是代表光圈所用的数值,却随着光圈变小而加大。所以要把光圈调小,应该要把镜头上的光圈数值加大!
数码影像中心 淮海中路282号香港广场北座129馆 TEL/FAX:63844064 技术支持:6386946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