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青山护眼技术代表行业突破,减少蓝光伤害,降低视疲劳。首获视健康S++认证,为智能手机护眼树立新标杆,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智能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日益关注手机屏幕的护眼功能。今年,多个手机品牌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纷纷推出了具有品牌特色的护眼技术。调研数据显示,屏幕素质和护眼功能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手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12月15日,小米在广州召开了“小米青山护眼”技术沟通会。在会议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郑涓处长向Redmi市场部总经理王腾颁发了健康友好度认证证书,标志着Redmi K70系列成为首款通过「视健康S++认证」的手机。
为了理解护眼技术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手机屏幕为何会伤害眼睛。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钟菁博士和相关资料指出,主要原因包括:
1.蓝光影响
电子屏幕(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发出的蓝光对眼睛有潜在的伤害。长期接触蓝光可能会损伤视网膜细胞,导致视力下降或其他视觉问题。
2.眼睛疲劳
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当使用屏幕时,人们往往眨眼次数减少,这会减少眼睛表面的润滑,导致干涩、疲劳和红肿。
3.近距离聚焦的压力
长时间在近距离内聚焦屏幕会增加眼睛的压力。这种持续的聚焦压力可以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问题,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能加速近视的发展。
4.不良的姿势和照明
使用屏幕时的不良姿势和照明条件也可能对眼睛造成压力。不适当的屏幕亮度、对比度或不良的室内照明都可能导致眼睛劳损。
当前,手机制造商主要集中于减少蓝光伤害和视疲劳。然而,这个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硬件上减少频闪,可以通过提升背光开关速度来实现,目前业内已经开始逐步普及3840Hz调光,但一味的提高开关速度就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横向串扰问题,如出现显示效果不均匀的情况。再如减少有害蓝光波段也是如此,一味的减少会损失色彩显示,就会出现显示色准降低。
小米的青山护眼,是建立在「医工融合」的认知下,联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基于医工融合的理念,采用医学指导、工学实现的自研护眼新模式,可谓是对手机屏幕护眼理念和技术的双创新。而此次通过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视觉健康友好度S++认证的Redmi K70全系,是这种融合模式的成果之一。
Redmi联合TCL华星共同定制的C8屏幕发光材料,在减少蓝光的同时,保持了高亮度和高频PWM调光。此外,通过AI技术,实现了全场景的智能亮度调节,使屏幕亮度与环境光智能匹配,提供更自然的视觉效果。小米通过软硬件的深度融合,制定了11项自研显示校准算法,适配更多人的用眼习惯。
那其他品牌的护眼技术能否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视觉健康友好度S++认证?这项认证是基于数据客观的评价还是基于主观的评判呢?对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钟菁博士表示,视觉健康友好度是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了主观和客观部分,比如监测视力、眼压、眨眼次数、瞳孔大小等等。而目前小米是第一个获得最高级(S++)认证的品牌。不过因为这套评价体系的推出时间至今只有6个月,小米是参与度最深的品牌,所以目前只有小米获得了这项认证。但这项认证是开放的,所有品牌都可以申请认证。
业内其他品牌的护眼技术方向,比如在活动现场PPT中也出现的另一款某12手机,它对外的宣传是SVM(Stroboscopic effect visibility measure)值越低护眼效果越好。对此王腾表示,抛开屏幕素质看护眼,都是耍流氓。SVM是照明行业的频闪测试指标,但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单一指标不足以推动护眼行业的发展。Redmi K70以及K70Pro升级一个OTA就可以把SVM做到行业最优的小于0.1%的表现。
除了SVM值外,业内也有其他品牌将PWM调光作为技术路线,从1440 Hz、1920 Hz一路升级到3840Hz。而小米青山护眼的技术愿景显然不止是数字上的提升,小米显示触控部总经理吴仓志表示,小米发现做护眼不难,难在保持屏幕的一致性。这个屏幕仅仅是同一款手机的屏幕,更多的同品牌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视等等全生态链的护眼体验一致性。小的愿景是,将生态链中的所有主动发光设备,都做到护眼能力的打通。
虽然技术创新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认识到人类视觉的复杂性决定了护眼技术的挑战性。目前,手机品牌能做的是尽可能减少屏幕对眼睛的损伤。最终,保护视力还需依赖于合理的环境亮度和减少长时间观看屏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