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 Solo Buds耳机体验:32g,史上最轻Beats耳机

PChome | 编辑: 白沛然 2024-06-19 11:51:04原创

在面对同价位的国产耳机品牌时,Beats Solo Buds的优势可能更多的会集中在造型和重量方面。但作为一个Beats耳机的老用户来说,购买Beats耳机的用户大部分并不会纠结其参数配置,更多还是为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对时尚、潮流的选择买单。

Beats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具知名度的音频品牌之一,最近两年的新品可谓是层出不穷。继5月份对旗下最热门的Solo系列头戴式耳机进行更新之后。在本月,Beats带来了隶属Solo产品线的第一款TWS耳机—Beats Solo Buds。

在接触过市面上大量的TWS耳机之后,内心对于耳机的体积和重量已经有了一个固有认知。但是在拿到Solo Buds的第一瞬间,我还是被它的轻巧所震撼。

实测重量只有32g左右,作为对比,AirPods Pro的重量是56g,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有太明确概念的话。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包纸巾,重量是20g左右,也就是说Solo Buds耳机的重量比两包纸巾还要轻。是我最近几年见到的重量最轻的TWS耳机产品,甚至没有之一。

在重量做轻的同时,Beats Solo Buds的造型也做到了极致的小巧,流线造型配以圆润机身曲线,使其在着装清凉的夏日都不会占据随身的口袋空间。如果是平常健身时使用的话,还可以放在瑜伽裤的口袋里也不会有过多地异物感。配色方面,Solo Buds首发包括有本次体验的风云灰,以及亚光黑、极光紫和晶透红在内的共计四款配色,机身上也仅有一个简单的「b」字logo和一枚USB-C充电口。

打开耳机仓之后,耳机本体也保持了与机身相同的配色,整体造型则是保持了Beats家族的TWS耳机造型风格,不过相较于Studio Buds+的耳机本体来说,Solo Buds还是要略小一些。

Beats Solo Buds耳机内部配备的是与之前Studio Buds+完全相同的8.2mm尺寸的双层驱动单元,双层驱动单元就是在发声单元中间采用了两种不同材质的聚合物,外层选择柔性振膜包围,以此带来强劲均衡的音效。同时,Beats Solo Buds的发声单元与耳机的发声孔平行放置,这样就可以让声音不受到任何损失的情况下直接传递至听者的耳朵里,让声音品质得到保留。

声音质感这个方面,Beats Solo Buds并没有太多的惊喜,依旧是与此前Studio Buds+相同的“Beats味”调音,对于中频和低频有着很好的表现力。尤其是低频的力量感非常干脆,在听一些节奏较为突出的歌曲时会有很好的表现。

至于高音,Beats系列的耳机一直追求的也不是这个赛道,只能说是无功无过的“及格标准”。Beats Solo Buds是一款不具备ANC主动降噪的全入耳式TWS耳机产品,为了保证佩戴的舒适性,Beats在耳机靠下侧的位置专门进行了通风孔的激光切割,使其可以具备更好的空气流通能力,以此来提升发声单元振膜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缓释耳机仓内部的气压,避免佩戴产生不适。

实际佩戴下来,Beats Solo Buds长时间佩戴起来还是较为舒适的,全入耳式设计带来的被动降噪也能隔绝很多的环境声音,且当硅胶耳塞完全充满耳道后,单独的通风孔也平衡了耳机内外的气压,并不会有闷涨的感觉。且豆状设计也能保证稳固的佩戴,我个人认为尤其适合做一些简单的有氧或撸铁运动时使用。

同样的,Beats Solo Buds也于其他Beats设备一样兼容苹果/安卓设备。新设计的收音MIC还能提供出色的通话降噪感受,让对话更加清晰。

作为一款售价699元的不具备ANC主动降噪的TWS耳机产品来说,Beats Solo Buds的竞争力并不强悍,在面对同价位的国产耳机品牌时,Beats Solo Buds的优势可能更多的会集中在造型和重量方面。但作为一个Beats耳机的老用户来说,购买Beats耳机的用户大部分并不会纠结其参数配置,更多还是为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对时尚、潮流的选择买单。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目前的耳机产品中,无人出Beats其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